首页 理论教育 肾小球疾病按病理分类分为哪几种

肾小球疾病按病理分类分为哪几种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镜下观察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有严重的足突融合现象,故亦称足突型肾病。这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血尿。发病初期病变不明显,易与肾小球微小病变型相混淆。上述病变的肾小球必须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才称为新月体肾炎。终末期固缩肾可由上述各型肾小球肾炎及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肾衰竭。

病理分型是由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和尸检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光镜)、电子显微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方法(荧光)而作出的形态分类。按肾小球病变的性质(渗出、增生、毛细血管变性、坏死、纤维化等)和病变的范围(弥漫、局限、节段)以及病变在肾小球内的部位(系膜、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囊),分为下列类型。

(1)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或仅有轻微病变(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系膜组织轻度局灶性增生),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轻重不等的脂肪变性,所以亦称为类脂性肾病。电镜下观察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有严重的足突融合现象,故亦称足突型肾病。

(2)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局灶性硬化:病变仅限于双侧肾的一部分肾小球,而这部分肾小球的病变也仅位于毛细血管襻的个别节段,偶尔波及一个完整的肾小球,病变性质因病变和病程的不同,可表现为灶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也可表现为灶状毛细血管襻的纤维素样坏死(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还可表现为灶状的纤维组织增生(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3)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内皮系膜性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明炎。

(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形态特点是病变肾小球由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的增生而造成系膜区增宽,而毛细血管壁的形态基本正常。这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血尿。

(5)膜性肾小球肾炎或膜性肾病:病变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基膜弥漫性增厚,不伴有渗出及增生性病变。发病初期病变不明显,易与肾小球微小病变型相混淆。随着疾病进展,沉积物周围有基膜样物质增生,最后可将沉积物包绕,已经增厚的基膜上又有新的沉积物和新的基膜样物质,终将导致毛细血管闭塞。

(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例用特殊染色高倍光镜下观察可见毛细血管基膜呈双层轮廓。

(7)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变性坏死,血细胞及大分子纤维蛋白大量漏出,刺激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因而形成上皮性新月体,进而纤维化形成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体积增大,将肾小球囊腔填塞,变性坏死的毛细血管襻被挤压于血管极的一侧。上述病变的肾小球必须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才称为新月体肾炎。

(8)终末期固缩肾:病变肾的大部分单位(75%以上)萎缩和纤维化,并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终末期固缩肾可由上述各型肾小球肾炎及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肾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