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术运动中常见损伤原因及防治

武术运动中常见损伤原因及防治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度疲劳状态运动时,人体力量、精准度、共济功能、警觉性、注意力均显著下降,运动损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大。面对众多类型的运动损伤,只要遵循以下预防原则,即可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①遵守体育锻炼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一般原则。

(1)造成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心理状态、训练、运动技术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少年的骨骼发育与骨周围肌腱发育相比,相对较慢,所以骨的肌肉肌腱附着部容易发生损伤。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质含量降低、骨质脆,以骨折较为多见。女性如有月经紊乱,就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易发生疲劳骨折。体重超标的人,身体的灵活性、耐力相应较差,关节磨损也较常人更快。在过度疲劳状态运动时,人体力量、精准度、共济功能、警觉性、注意力均显著下降,运动损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大。每种运动项目都有自己的易伤部位,如:网球运动易使锻炼者造成“网球肘”,长跑运动会导致锻炼者膝外侧疼痛症候群等。另外,外界环境等因素也会造成运动损伤,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过低或过于潮湿,器械劣质,服装和鞋子不合适,缺乏必要的防护器具,运动场地不平坦或有小碎石杂物等。

(2)运动损伤防治:运动损伤的种类很多,各个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位的运动伤害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是小损伤多、慢性伤多,严重及急性伤较少。在慢性的小损伤中,有的是一次急性损伤后尚未完全康复就投入训练而造成的,还有的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当局部负荷过大造成的。在大众健身中,锻炼者运动损伤的发生情况与运动员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较大差异:急性损伤者相对较多,而劳损者较少。面对众多类型的运动损伤,只要遵循以下预防原则,即可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①遵守体育锻炼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一般原则。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无论伤病与否都要区别对待,如果不加区别地给以同样的运动量与强度、学习同样难度的动作,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就会受伤。训练课中避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②注重拉伸练习。拉伸练习是有目的地将肌肉和软组织在运动前、中、后进行拉伸,使被拉伸的肌肉或软组织得到充分的放松。这有利于肌肉的疲劳恢复,防止肌肉的拉伤,保持肌肉的弹性,避免造成运动技术的僵硬和变形。准备活动时的拉伸练习是把肌肉和软组织的内部黏性减轻,增加弹性,提高肌肉温度;预防运动中的肌肉拉伤,主要采用主动性的拉伸训练;训练后的拉伸练习则是放松僵硬疲劳的肌肉,加速肌肉内部代谢产物的排出,减少肌肉的酸痛,尽快恢复体能,主要采用被动拉伸。③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为避免可能发生的损伤,最好掌握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如: 自高处摔下或落下时必须双腿并拢相互保护以避免膝、踝关节的损伤,学会各种滚翻动作以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各种支持带的正确使用,等等。④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例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应加强腰腹肌的训练,提高腰腹肌的力量,并增强其协调性和拮抗的平衡性。⑤重视小肌群训练。人体的肌肉分为大、小肌群,小肌群一般起固定关节的作用。一般的力量练习往往注重大肌群而忽视小肌群的练习,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增加了运动时受伤的概率。小肌群的练习多采用小重量的哑铃或橡胶拉力,大重量的上肢练习往往有害无益。另外,小肌群练习时应结合多种方向的运动,并且动作要求精确无误。⑥注重身体核心区稳定性练习。核心区稳定性,是指包括骨盆和躯干的力量和稳定性。核心区力量和稳定性对于完成各种复杂运动动作至关重要。传统的核心区训练多在固定平面上进行,如常练习的仰卧起坐等,功能性不强。核心区的力量练习应同时包括腹部的屈曲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⑦加强自我监督,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制定一些特殊的自我监督方法。如:易患髌骨劳损的项目,可以做单腿半蹲试验,出现膝痛或膝软即是阳性;易伤肩袖的项目,应经常做肩的反弓试验(上臂上举170°时,再用力后伸),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易患胫腓骨疲劳性骨折、足屈肌腱腱鞘炎者应经常做“足尖后蹬地试验”,伤处疼痛者即为阳性。⑧创造锻炼的安全环境。体育器具、设备、场地等在锻炼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例如:参加网球锻炼时球拍的重量、捏柄的粗细、网拍绳子的弹力应该适合锻炼者个人的情况;女性的项链、耳环等锐利物品在锻炼时应暂时不佩戴;锻炼者应根据运动的项目、脚的大小、足弓的高低选择一双弹性好的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