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石形成而引起。可由急性胆囊炎迁延未愈造成,亦可发病即是慢性。在临床上胆囊炎和胆石症常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本病多见于成年肥胖女性。发作时白细胞数升高,X线检查可发现阴性结石,胆囊壁强直,口服法或静脉注射法胆囊造影可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不佳。但胆道疾病,常可同时诱发急性胰腺炎,须加注意。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因胆囊出口梗阻,细菌感染,胆汁淤积,胆石形成而引起。可由急性胆囊炎迁延未愈造成,亦可发病即是慢性。在临床上胆囊炎和胆石症常互为因果,相互伴发。胆囊炎常诱发胆结石,胆结石嵌顿又常促发胆囊炎。本病多见于成年肥胖女性。

【诊断要点】

患者常自觉右侧季肋部胀痛不适,轻者如针刺,重者可如刀割样绞痛,并可向右肩部放射,易为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诱发,同时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叩击痛,根据炎症的轻重可出现有不同程度的腹肌强直。

发作时白细胞数升高,X线检查可发现阴性结石,胆囊壁强直,口服法或静脉注射法胆囊造影可显示胆囊收缩功能不佳。B超检查胆囊壁粗糙、增厚。

1. 实证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气短,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或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肋下或见癥块,舌质紫黯,脉沉涩。

2. 虚证 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鉴别诊断】

1. 胃炎及溃疡病胃炎 常在餐后半小时左右疼痛发作,其程度多数并不剧烈。溃疡病呈节律性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在1周以上。

2. 急性胰腺炎 疼痛、压痛多在左上腹,血清淀粉酶增高。但胆道疾病,常可同时诱发急性胰腺炎,须加注意。

3. 急性阑尾炎 高位急性阑尾炎可误为胆囊炎。但阑尾炎发病年龄一般较轻,过去无类似慢性发作史,可资鉴别。

【推拿治疗】

1. 治疗原则 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2. 常用穴位及部位 日月(右)、章门(右)、期门、膈俞、肝俞、胆俞、阳陵泉、胆囊穴、丘墟等穴,胸胁部、右季肋部、上腹部。

3. 常用手法 按法、摩法、揉法、分推法、擦法、搓法等。

4. 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左侧卧位,医生坐于其背部,在右侧季肋部用轻快的摩法3~5分钟,并分别对日月、章门、期门诸穴用指揉法各1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其右侧对上腹部及右侧季肋部用鱼际揉法或全掌揉法各1分钟。并对下胸及上腹部施以分推法20~30次。再按揉阳陵泉、胆囊、丘墟诸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得气感为度。

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均可,用食指、中指或拇指对膈俞、肝俞、胆俞等背穴施以指揉法,每穴约1分钟。最后擦胆囊部,以热为度,搓两肋结束治疗。

(2)随证加减

①实证:按揉章门、期门的时间延长;点按厥阴俞、脾俞,每穴约1分钟;搓两胁,约1分钟;掌摩胁肋部,约3分钟。指摩右上腹及剑突下,约2分钟。

② 虚证:一指禅推结合指摩气海俞、关元俞,每穴约2分钟;指按揉三阴交、太溪,每穴约2分钟。

③ 对胆囊炎疼痛甚者,先在肢体远端阳陵泉、胆囊穴附近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找到痛点后以相对重而揉的按压或按揉法予以刺激,可达缓急止痛之功效。对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加强揉中脘和按揉足三里穴。

【自我保健】

1. 以全掌在右季肋部作由内向外的推摩动作3~5分钟。若一手疲劳后,可自然更换另一手继续操作。

2. 对中院、章门(右)、期门(右)作指揉法,每穴约1分钟。3. 指揉阳陵泉、胆囊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 调节饮食,不食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2. 对疾病较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 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

4. 预防和治疗蛔虫病,减少胆道蛔虫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