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有意义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有意义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最根本的信仰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这个终极关怀,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赋予。人活着,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生存的意义。赋予人生何种意义,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人生的意义,并不是由他人来评估判断、确立认定的,而是自己负起责任,来完成你这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献。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匆匆忙忙几十年。从我们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痛苦、悲伤、忧愁就伴随我们成长;成人后的工作、就业家庭、婚姻、事业一桩桩的不如意更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加了重重的负荷。贫穷渴望富裕;富裕渴望真爱;真爱渴望长久……人的一生,似乎是一个不断承受压力和痛苦的历程。

人类,是世界文明的创造者、主宰者。但每个人在这世界上却显得那么渺小,面对现实有时竟是那么无奈,我们很想知道,“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我为什么活着?”……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有意或无心地思考过、反问过自己。

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可是,这不是人生的真谛。其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定下了奋斗终生的决心?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作家毕淑敏在安徽大学演讲时,开口一句“活着是没有意义的”,台下一片哗然;继而她话锋一转:“但你要为你的人生规定一个意义!”顿时掌声雷动。毕淑敏接着说:“也许人生本没有意义,只是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这就是我的人生意义所在。就像在西藏阿里,因为我这双卫生员的手,一批可爱的生命得以继续存在,这就是我为我的人生规定的一个意义。”该演讲的文章读到此,我不觉眼前一亮。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在该校新教工岗前学习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中,也强调了“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的观点。李萍在该稿中说,有学者认为人生有4大类16种价值:第1类是与生俱有的价值,年龄、健康、外貌、聪明;第2类是随着成长而培育的,家庭、学校、专长、职业;第3类是进入社会后奋斗的成果,财富、名声、地位、权力;第4类是较长期的需要,朋友、志趣、社团和信仰。而在这16种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信仰。李萍指出:“过去我们讲信仰会赋予两个含义,一个是宗教信仰,还有一个是社会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我们若对其做一个普通解释的话,信仰就是人对自己人生价值意义的终极关怀。”信仰,不是人生的具体目标。如那个把登上世界最高峰作为自己人生目标的英国人,28岁爬完所有登山运动员认为应该爬的高峰后,因为没有人生目标就自杀了。信仰也不是把人生目标定位为考上某大学,获取某学历。最根本的信仰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这个终极关怀,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赋予。

在物欲极度膨胀的现代社会,信仰问题尤其值得人们思索。现代社会有许多诱惑,也很容易令人在越来越多的选择中浮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苦恼,这些来源于人生的诸多方面,而且每个人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如何超越自己,就需要有一个人生的信仰。

历代贤哲们用各自的思想修身、养德。儒家用“入世”思想来修身养德,把“德”的修养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指“齐家、治国、平天下”,“私德”则仅指个人的“修身”“明德”,于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成为众多中国知识分子赋予的人生意义;道家以“出世”的超然态度“法自然”,他们的人生意义体现在追求“大道”“仙道”的“修己”或者“无为而治”;佛家弟子的人生追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脱离苦海成就佛果的人生追求,另一种是“小乘佛教”求得自我解脱、修炼成佛的人生追求;而马克思主义思想诞生后,则为共产党人指明了“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成为共产主义者毕生的追求。综观这些“个人理想”“政治理想”或者“社会理想”,抛开各种成见客观去看,“共产主义理想”是现实中最美好的社会形式,也是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

人活着,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生存的意义。你赋予人生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有意义的人生;你赋予人生没有意义,你就选择了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人生何种意义,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了高尚的人生意义,人就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如同爱因斯坦在《我的人生观》中的表述那样,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起来。而选择了所谓“现实”利益的人生意义,则会终生纠缠在“小我”的得失、悲欢中不能自拔。比如说,作为一个文化人或学者,如果不能为这个社会所具有的文明起到传承和推动作用,那么也就没有一个文化人或学者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了。

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实现,维也纳心理学家法兰克建议:除了有机会付出、参与创造周围世界,并有机会接纳周围世界对人的付出所作的反应,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体悟人世间的真善美和爱,比如欣赏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之美,阅读好书,与知己畅谈,体验亲情之爱,同时更主动去安慰、鼓励和感染周围的人。

然而,也并不是所有选择了高尚意义的人生都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它也可以如潺潺溪流般绵绵涓涓、平淡从容,还可以如澹澹湖水般水波不兴、宁静平和。这不仅由于个人选择的不同,还因为影响人生走向的因素太多。可是人的潜力又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主观上个人想不想做和以何种态度去做,而给人生一个意义,一个高尚的意义,并一直为实现这个意义而努力践行。那么,无论“时位移人”还是“顺境逆旅”,相信人都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来,使任何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仍然风雨无阻、执著前行。这样,不仅会向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迈进,更会在追索过程中丰富自我。“自成其天德,完满其自性”,方不致为虚度人生而懊悔。

总之,人生的意义,并不是由他人来评估判断、确立认定的,而是自己负起责任,来完成你这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献。人生一瞬,要做好几件像样的大事不易,但既然生而为人,就应尽自己的责任尽量把“人”字写得端正些!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像父母、夫妻、儿女、老师、学生、朋友等。因此,我们要尽心尽力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充实自己,作不求回馈的奉献。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来奉献一个人、一家人,乃至于许许多多的人,尽可能对社会、对他人有益,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