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谓“双重”

何谓“双重”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重”这个词,只在太极拳的语汇中才有,并且特别地提出“双重为病”的论点。任何事物,在同一时间、空间内都不应该有“双重”的现象。4.还有人在批评某些不正确解释意见后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太极拳界对双重理解不甚一致。”甚至弓步,如果双脚前后相距过长,屈腿膝盖超过足尖,失掉弹性劲而发滞时,也是不符合太极拳要求的。推手时发生顶牛或步子过大,出现失掉弹性的灵活而发滞时,亦可称为“双重”。

王宗岳首先在《太极拳论》中提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双重”这个词,只在太极拳的语汇中才有,并且特别地提出“双重为病”的论点。如果仅就字面来讲,那倒是很简单,不外乎是有两个重点而矣。可是仔细琢磨,并非如此。任何事物,在同一时间、空间内都不应该有“双重”的现象。现在不扩大研究其他方面的双重。只是如何把王宗岳说的道理融会,应用到日常练功之中来进行探讨。

下面先把具有权威性的各家解释列出来。

1.有人说:“在练拳之时,骑马坐裆,握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气也未敢出,此为双重。”

2.有人说:“双重则滞”,有彼我之双重,有一己之双重。太极拳以虚灵为本,单重尚且不可,况双重乎!”又说:“虚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无滞耳。善应战者,常制人而不制于人,何况自为人制乎?其功虽纯,苟不懂双重之弊,犹未学耳。”

3.有人说:“譬如两处与彼相粘,其力半均,彼此之力相遇两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两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矣。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偏沉,则彼虽有力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敌用力,我松劲,敌力虽大,而我可以走化,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两人互相抵抗。率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同意这个观点的人进一步解释说:“双重之病”是指推手的双方僵持不动的象征。“偏沉则随”是指一方能以放松即解决了矛盾。练太极拳最怕双重之病,一有双重则必与对方相抵抗。对方用力,我也用力、发生顶抗,这样就发生了力大胜力小的结果。倘若对方用力时,我能松劲不与对方抵抗,而在对方虚弱处加以还击,这样就可以用小力胜大力了。

4.还有人在批评某些不正确解释意见后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太极拳界对双重理解不甚一致。”有人认为双重云者:“若双手用劲与方向皆同,而两足用力与方向皆相同,皆为双重。惟两手用劲与方向相同,为手之双重。两足用劲与方向相同,为足之双重。两手两足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则为全身双重。”(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不如把全身双重说成“上部躯体与下部躯体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才能叫做全身双重”。因为你已把手、足单独列出,按语言的顺序,就该说身躯部分了。亲爱的读者,请您仔细想想这种两手两足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的姿态是什么样呢?只能是臀部坐在地上,猫着腰两手两脚向前连推带蹬的用力加之于一重物之上的情景吧!否则,练何种拳术,做什么样的体育或生活中的动作,才是这个样子呢。真是可笑之极。而且还包括上面所说的第二句话:“足之双重”,请您分析“两足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之说”,人在地面上活动或做任何动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两脚踩着地面来支撑身体,暂不管哪只脚用力大小,其两足用力的方向是相同的。除去躺卧时两足不用力外,只有练劈岔时两足方向相反。人在不停地走动时,脚向前迈出时,两足方向不同。或者做跑跳动作时,两足离地的刹那间双足才能不用力和方向不同。还有一种姿势就是一腿独立,另一只腿抬起,向外出脚,这个姿势更难持久。如果说只有双足不用劲与方向不同才不叫双重,恐怕没有人能够避免,包括王宗岳也只能长久地保持躺卧状态,才能不犯双重之病)。这种提法有片面性,照上面说法,简化太极拳中起势则成了全身双重之病了,岂不一开始就错了吗?显然这样说法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是他未分清双沉与双重的区别,误将双沉理解为双重。拳论说:“双重则滞”,而起势没有任何滞的感觉,又怎能称之为双重呢?《太极轻重浮沉解》中也明确谈到:“双重为病,失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同也”。这里将沉与重剖析得很清楚。“填实”即为“尽实”“绝实”或“病实”的意思,形容实中丧失弹性,属于失掉灵活的僵力,是一个不符合太极拳要求的病态。具体说:太极拳中的马步,杨式太极拳“揽雀尾”式中的双手按式、八十八式、吴式、杨式、孙式术极拳中的“如封似闭”的双手前推等(笔者注:陈式太极拳也有双手同方向的动作)。正确的做法(不失弹性劲)都称之为双沉,不能叫做双重。如果动作僵硬、重滞不灵,方可称为双重。例如马步,两脚相距过宽,下蹲太过,失掉弹性劲而影响动作灵活时,即应叫双重。甚至弓步,如果双脚前后相距过长,屈腿膝盖超过足尖,失掉弹性劲而发滞时,也是不符合太极拳要求的。这就犯了半重、偏重、滞而不正的毛病。推手时发生顶牛或步子过大,出现失掉弹性的灵活而发滞时,亦可称为“双重”。总之,凡是不利于肌肉张弛变换,动作丧失灵活协调,劲力不符合弹性的掤劲,都要力求避免。

以上所引述的例子代表了大部分练太极拳者对“双重”的解释,应当说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杨澄甫所说:“前说(偏沉双重之说)有车轮之比,犹如一脚偏蹬轮,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又如右脚蹬右上方,左脚蹬左上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自明,无须细说。”

这个比喻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明显易懂的例子。我们国家是自行车王国,很多练太极拳的人都会骑自行车。就拿自行车两个脚蹬子来说吧!如左脚用力下蹬右脚回松,右脚用力下蹬左脚回松,能使中轴带动轮盘绞动链条驱动飞轮,而后车轱辘转动,车身才能行走。如果人一上车就同时两脚用力下蹬,则两个脚蹬子不能转动,车身也不能行走,而要偏倒,这就是在骑车时犯了双重之病。车能前行是偏沉则随。这种浅显的道理,每个会骑车的人不用先学习什么科学理论或请人讲解就会懂得的。可是这个道理用到练拳之上就不同了。尤其是有些人用好心去加以解释,结果各执一理,众说不一,反倒让人昏昏然了。

以上所举的各种说法(除手之双重、足之双重、身之双重是不懂太极拳的人的说法),假若让我们再细致地推敲,也会发现不少问题。

1.练太极拳的人一开始学拳就讲“用意不用力”,最忌用力,怎么两个人一推起手来就会都用力顶撞,形成双重呢?是不是说与做不一了?

2.在推手时,对方用力,我亦用力,双方相持不下者为双重,那么力大胜力小之后也要偏向一方,这又如何解释呢?如此,若用蹬车轮打比喻,它自然也会转动的。

3.两人推手时都用力叫双重。那么一个人自己练拳式(盘架子)是否也能出现双重之病呢?

4.是否应该在练太极拳基本功时,就要长期坚持避免双重?给以后练推手时做准备。如此等等。

现提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指正。

射箭运动是我国古老的武术项目(也是世界的竞赛项目),现在大部分人都不会射箭了,但射箭的道理都会懂得。箭在离弦以后,是箭镞的顶尖引领前进,箭尾部的羽毛掌握方向(虽然它是从最末端受力后才发射的),整个箭身才能正常前进。假如再从箭身上找出第二个点引领前进是不可能的。万一在刹那间有一外力作用在箭身某处,则此箭必然改变方向或坠落,用此例来讲,我们给箭的最前顶尖起个名字叫“意点”(领动点),也就是说此箭只有一个意点才能正常前进。如果在此箭上再有第二个不同方向的领动点(意点),就会在未到达目的地时下落。我们把出现第二个意点时就叫做双重(双重也是出现了第二个领动点和两个方向)。

同样的道理去拽一条不太长的绳子,去拉一根长一点的棍子,也只能是在手握着之处有一点领动。此绳,此棍才能顺利地随着而进。此间,也不许出现第二个意点。

在光滑的地面上有一根圆棍,你用手去推其一端(不是顺着棍的方向往另一端推),此棍只能改变方向而不能使之有大距离的移动。只有推动棍的中点,才能使棍顺着力的方向前进。

你若顺着水平方向推动圆球的垂直与球体中心的点,才能使球体挪动。如果不是推动这一点,而是随便地推球面上的任一点,此球只能转动。实际上,你让球挪位的推法就是推动着球体的前后、上下、左右互相垂直的轴线中点。

用以上举例的道理应用在太极拳上时,第一种情况多是指练拳、推手之时某一个具体动作应该是只有一个意点、一个实点、一个方向。如同时出现第二个意点(不同方向的另一意点),就犯了双重之病。此时两点之间出现了“线”,加上你脚下的重心垂点,就形成了“面”。则出现变转不灵的“滞”,就会被人所制。

后两种情况,是在推手时,由我主动做出试探性的“问劲”。向对方身上触动,让对方出现破绽(僵硬、呆滞),使身体被触及的部位变成“线”、变成“面”(俗语叫打横)造成我有利于进攻其要害之处。

在推手中,如对方往我身上加诸“意”“劲”“力”之时,我要像棍的一端或球体那样迅速转动,不让对方摸到我的中心点(重心),不出现两点(打横),并能即刻判断出对方来力之方向、速度和大小而做出恰当的变化,使其来力落空。这就是太极拳术语中所说的由“听劲”而及“懂劲”了。

无论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任何的一动一静只能有一个“意点”(在前领动的顶点;与对方接触的用意观察点)。而绝不可以(不管在何处,何时)再出现第二个或更多的意点。如果有意无意地出现两个以上的意点,则是“双重”了。

人体之动可由“力”来领动,更细致的是由“意”领动。凡是出现两个(处)以上的“领动部位”也可以说是“点”(即便是没有意识到、习惯性的自然反应或客观因素影响而不自主地)都是“双重”。

我们这里所说的“点”,是没有长度、面积、体积的,只是在理论上存在的形象而附着于身体的某部分之上。用最简单明了的话来说:在身躯、肢体做某一个具体动作时,只由一个意点领动,就是“偏沉则随”。否则出现两个以上的意点分动,就是“双重”之病。尤其是自己练太极拳时,对身体的各部位绝对要避免之。

在平时练拳用功之时,一定要用“意识引导动作”。把意念放在最先引动的位置上,引领前进达到规定的、设想的空间。由此部位带动全身像链条一样的“节节贯串”,密切协调地进行到底。千万不要用力,否则很容易会不自然地出现两个以上的意点而犯双重之病。

如果自己在练功时能如此细致、存心、致意地进行严格训练,在双人推手互相促进时,都能主动地松净、用意识领动,彼此用转化改变对方的来力,不出现“顶、扁、丢、抗”之病。真能正确地训练、不断地提高,加强自己体肤灵敏的感觉,达到“懂劲”,再加上“愈练愈精”。再加上“默识揣摩”何愁功之不成?

当然,练功还有其他要领,不在此讲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