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年保健文化

老年保健文化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程度与老年慢性病患病、认知异常、健康自评有关。在国外,“自理模式”已广泛用于临床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保健工作,且对老年保健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和病人的康复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老年人自理训练并不意味着医疗、护理和保健任务的减轻,相反要更耐心和周到。

(一)文化程度对健康的影响

文化程度与人类健康关系极其密切。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明显不同于青壮年时期,除各种慢性病相继出现且长期存在外,还面临各项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能力及认知能力的降低;同时步入老年后,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以上改变均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有作者调查了广东省某市4 729名55岁以上老人,从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认知能力、ADL及健康自评四方面,探讨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

文化程度与老年慢性病患病、认知异常、健康自评有关。与文盲者相比,文化程度愈高这三种健康状况愈好。受教育年限短者,健康自评“差”、日常活动能力降低、长期存在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高于受教育时间长的人。文化程度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地位的综合指标,能很好地反映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其原因是文化程度不仅是受教育年限多少的标志而且还决定着经济收入、职业的好坏等。另外,也与人的健康信念、卫生行为密切相关。

进入老年期,劳动能力丧失,原有工作的老年人生活主要依靠退休金,而无工作者则主要由子女资助,或享用社会福利,或靠亲友接济。调查发现,享用社会福利者患病、认知异常、日常生活活动失能的可能性较有工资或退休金者高,因为他们多为生活无依靠的孤寡老人,年龄偏大,体弱多病。而依靠子女资助,或亲友接济者患慢性病的可能性较有工资或退休金者低,但认知能力异常者较多。经济获得子女资助或有亲友接济,说明与子女和亲友的关系较好,有比较好的社会支持。研究还提示,与子女关系良好者的健康评分高于差者。

(二)“自理”文化理念

“自理”的概念是由Oren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在国外,“自理模式”已广泛用于临床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保健工作,且对老年保健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和病人的康复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国内,“自理模式”还没有被广泛的采用,尤其是对老年病人自理保健和自理医疗、护理,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自理模式的必要性 自理是一种为了维护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老年病人的康复和心理健全,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都发生着持续的变化,需要不断的调节自我状态。老年人处于疾病之中,自理文化理念的形成和培养就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

2.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西方文化强调个性发展,在实现自我的背景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自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很快扎根于老年医疗、护理和保健的观念、意识和实践中。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崇尚家庭的天伦之乐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孝敬老人为美德;在即使没有疾病的老年人,家庭生活也不是完全自理的,生病后更依赖子女和医护的照顾,能自己干的也安心于别人的帮助。在对自理的需求上,老年患者可能有自理的主观愿望,但同时可能又有对子女的依赖。这种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使老年病人的自理有一定难度。

3.促使自理模式实施的方法

(1)转变观念:从事老年医疗、护理和保健工作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在思想认识上了解自理理论的实质和内容:①人类在健康问题上有自我照顾的本能,而环境只是对自理产生影响的外在条件和因素;②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保健应注重引导、支持,提供可使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环境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协助老年人克服健康方面的缺陷;③对老年患者不仅要补偿由于年龄和疾病造成的自理缺陷,还要积极帮助他们恢复自理能力。

(2)鼓励自理锻炼:老年保健工作者要有意识地把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对自理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调动老年人自理的潜能和需求。在老年人有可能照料自己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替代他们所做的努力,但不能因此放弃医生、护士们的责任和努力。老年人自理训练并不意味着医疗、护理和保健任务的减轻,相反要更耐心和周到。

自理文化模式在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保健工作中虽有一定难度,但老年人有自理的潜在能力和需要,只要积极调动这种潜能,通过正确引导和帮助,自理模式是可以在我国老年人保健中得到应用的,它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文化活动的保健功能

1.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对于延缓衰老,提高其健康寿命和寿命质量,尽量减短生命中带伤残和需别人照顾的年限,以老年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治疗”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实践表明,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能使老年人在生活上得到充实,精神上得到调节,心理上得到平衡,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大有益处。

2.有利于发挥老年人潜能 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参加老年文化活动,经常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实现老有所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还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大脑潜能,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3.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来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可以使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完善人格,使晚年生活更放异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开展老年人社会文化活动,可以丰富“老有所养”的内涵,增进“老有所健”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潜力,扩充“老有所学”的范围,提升“老有所乐”的品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