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老年保健的概况

我国老年保健的概况

时间:2022-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政府对老年工作十分关注,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和老年保健模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

五、我国老年保健的概况

中国政府对老年工作十分关注,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和老年保健模式。

1982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

1996年10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赡养与抚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

1999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国老龄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地方各级政府也相应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与此同时,建立了老龄协会及老年学研究、老年大学、老年体育、老年书画、老年法律、老年科技、老年保健等非政府群众组织。在农村,70%的村民委员会建立了村老年人协会。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非政府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2000年8月,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确定了21世纪初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城镇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为主要的养老保健体系。农村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先后又制定了《中国老龄工作发展纲要》(1994~2000年)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把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不仅居世界第一,而且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世界少见的。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老年医疗保健事业,我们正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健模式。

(一)老年医疗保健纳入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工作任务之中

城市、农村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工作任务之中;省、市级的二、三级医院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条件的医院还创建了老年病科(组)、老年咨询门诊、老年人门诊和老年人家庭病床。有些省、市对70岁以上的老人就医,凭老年人优待证,可优先挂号就诊、交费、取药;如需住院,优先安排床位等,采取了方便老人就医的措施。

(二)医疗单位与社会福利机构密切结合

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到社会福利机构中指导并直接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和防病治病。举办健康讲座,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等。

(三)开展老年人家庭医疗护理

各级医院开展了方便老年人的举措,送医送药上门,开展家庭医疗护理和社区康复工作。

(四)举办各种院外或中间保健设施与服务项目

有些城市开办了老年日间医院、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等,为社会、家庭排忧解难。全国已开设家庭病床65万多张,其中较大数量是为老年患者服务的。我国的老年社区和家庭医疗保健正在逐步发展,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等中间保健设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般医疗保健服务。

1.敬老院 主要由乡政府建立,收纳的是孤寡老人。敬老院对老人实行保住、保吃、保穿、保医、保葬,不收取任何费用,多数敬老院环境优美、院落宽敞,房屋布局合理,文化娱乐、医疗设备齐全。

2.养老院 养老院是我国城市开办的集中供养老人的福利机构,属于国家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收养的对象为无依无靠、无家可归、无经济来源的城市孤寡和残疾人。养老院的生活服务设施比较齐全,有文化娱乐室、康复治疗室、洗衣房、浴室等。

3.社会福利院 社会福利院是民政部门在城镇举办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对象主要是城镇中无亲属子女赡养、无生活来源,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孤寡和孤儿、残疾人,既管吃住,又管医疗,福利院中生活、医疗设备齐全,有些还有家用电器,生活比较方便。

4.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居住的民用住宅,既有公办的,又有私人办的。帮助缺少住房、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以及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解决居住和生活上的困难。房间成套,设备较全,条件较好,配有少量管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老人们居住在一起日常生活有人管、小病不出门,较好地解决了老人晚年的生活起居,营养保健、体弱生病需人照料等问题。费用完全自理。

5.托老所 托老所为社区老年服务项目之一,有日托、全托和临时托3种形式,对白天家中无人照料,感到生活不便的老人可以日托;子女临时出差的老人可办临时托;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可以全托。方式灵活多样,使老人和子女都感到很方便。一般费用自理。

6.大力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以老年自我保健、疾病防治知识为主的老年健康教育,使广大老年人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

7.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健身活动,以减少疾病,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8.离退休医护人员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义务服务。

9.一些大中城市开展了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研究及群防群治,如北京、上海、天津开展了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恶性肿瘤等的研究。

10.加强对老年医学的研究,全国已建立不同规模的老年医学研究所(室)40多个,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调查研究。

11.加强对老年医学人才的培训,医学院校设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等专业课程。

(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

1.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第一层次: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供款的模式,即企业和个人为主,政府提供补贴,实行现收现付筹资方式。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第二层次: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为主,个人为辅供款,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企业职工,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实行激励机制,保证缴费者退休后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为充分的保障。

第三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执行保障和储蓄功能。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第四层次:传承家庭养老保障。家庭成员对老人的赡养是互惠互利关系的体现。年轻一代对父母提供照顾,也为自己将来获得子女照顾创造了道德基础,这种供养与反哺的循环使家庭养老能够延续。

2.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是基本社会养老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是出于制度内的资金不平衡的需求,缺少统筹机制。这种以扩大覆盖面为手段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政策背景,使非国有企业产生了其缴费将被用作于退休人员较多的国有企业,进行实质上是现收现付性质的收入转移支付的预期,而与此同时,国家又没有对非国有企业及其缴费相对应的养老金承诺作出制度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保证。制度漏洞是造成覆盖率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国有、集体企业使用农村、外来劳动力临时工,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城镇自由职业者、农民工,大部分没有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因为,其中的很多制度规定是很难执行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国家规定个体户按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18%~20%缴费,其中:10%~11%记入个人账户,8%~9%记作社会统筹部分。个体户的雇工也是这个总比例,只是个人缴8%~9%,其余由雇主缴纳。自由职业者按这个总比例,全部由个人缴纳。由于操作很麻烦,而且很难得到这些人的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规定中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本来是个人全部缴纳的,但是进入社会统筹部分其所有权则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如果他们中途出现意外,继承人只能继承记入个人账户的那部分,很难吸引他们入保,这种规定不被理解。这是非国有经济不愿意参加目前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原因,也是扩大覆盖面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

3.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 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当前个人账户中的养老基金完全是由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管理的,政府既是监管者,同时又是账户的直接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个人账户中积累的基金难以得到有效地运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即现收现付部分;而个人账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账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并且,为了保证养老基金的管理效率,这样的基金会应当是竞争性的,即成立多个基金会组织,职工可自主地选择决定加入哪一个基金会,也可自由地退出。政府间接作用的增强则表现在加强监管职能方面。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应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定期考核其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

4.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发展的主体。企业和个人寿险储蓄安排的养老保障将成为城镇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补充性质资金来源,也是提高退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非缴费普惠性养老保障目标是贫困老人,利于消除贫困。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同时,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均是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亦可发展社区养老。

(李素霞)

复习题

1.简述日本的老年保健特点。

2.简述我国老年保健模式。

3.美国老年保健的成熟经验对我国的老年保健有何借鉴意义?

4.简述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

5.简述老年人的保健策略。

6.如何科学全面地理解“健康老龄化”?

7.简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主要途径。

8.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9.简述促进健康的策略。

10.老年保健的措施有哪些?

11.简述社区老年保健的四级预防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