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些药物易“伤血”

有些药物易“伤血”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血药物的危害:①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贫血和感染等。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用可疑药物,同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免疫有关,而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也与免疫反应有关。药物一旦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很难治疗,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伤血药物的危害:①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贫血和感染等。可导致药源性再障的药物有:氯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布洛芬、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苯妥英钠、三甲双酮、乙酰唑胺、氯磺丙脲、氯丙嗪、白消安、奎尼丁、长春新碱、硫唑嘌呤、秋水仙碱、甲基多巴、硫脲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用可疑药物,同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如输血、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和中药等)。②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属于免疫反应,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患者表现为头晕、软弱和感染征象(如发热时用普通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有:氯霉素、布洛芬、保泰松、吲哚美辛、丙米嗪、甲磺丁脲、氯磺丙脲、氯丙嗪、乙酰唑胺、苯海拉明、利尿药、卡马西平、磺胺类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等。③血小板减少症。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免疫有关,而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出现针尖状出血点、淤点或淤斑);重者可出现二便带血;少有咯血和呕血;偶有腹膜、肠壁出血;脑出血者罕见。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有:保泰松、水杨酸、吲哚美辛、阿司匹林、氯霉素、异烟肼、利福平、肝素、速尿、奎尼丁、苯妥英钠、抗组胺类药、磺胺类药物和某些抗癌药等。④溶血性贫血。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也与免疫反应有关。可导致药源性贫血性贫血的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氯丙嗪、伯氨喹林、保泰松、阿司匹林、左旋多巴、甲基多巴、苯妥英钠、非那西丁、羧苄西林、奎宁、砜类、奎尼丁和胰岛素等。

药物一旦引起造血系统的损害,很难治疗,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长期使用以上药物的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象,监测血液的变化,如果血液出现异常,或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皮疹、气促、共济失调、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作相应的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