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热量从何处来

人体热量从何处来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情况下,饮食是人体所需热量的惟一来源。疾病状态下,输液也能为人体提供热量。人类摄取的食物有成千上万种之多,吃法更是五花八门,但能为人体提供热量的成分并不多,主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3种,即营养学中所说的“三大营养素”。食物中的1克糖类在体内可以产生4千卡热量;1克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热量。

热量也称为能量、热能或热卡,其单位为卡(calorie)和千卡(kcal),故在很多科普书中热量又被称为“卡路里”。1千卡是指把1 000克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至16℃所需要的热量。热量的国际通用单位为“焦耳”(J),1焦耳是指用1牛顿的力把1 000克物体平行移动1米所需要的热量。“卡”和“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卡=4.184焦耳;1千卡(kcal)=4.184千焦耳(kJ)。

热量及其变化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热量代谢(即把热量摄入体内,然后再消耗掉的过程)是一切生命活动中的基本特征。宏观地看,人体不过是一个代谢热量的“机器”而已,每天都在重复着把热量摄入体内再把它消耗掉的复杂过程。

植物可以通过叶子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能。动物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必须通过食物来获得热量。正常情况下,饮食(食物+饮料)是人体所需热量的惟一来源。疾病状态下,输液(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也能为人体提供热量。从根本上讲,我们吃食物其实就是在摄入热量。人类摄取的食物有成千上万种之多,吃法更是五花八门,但能为人体提供热量的成分并不多,主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3种,即营养学中所说的“三大营养素”。当然,除提供热量外,三大营养素还参与构成我们身体的组织或调节身体功能,这也是它们被称为“营养素”的原因所在。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分别以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形式进入血液,并被人体转运、利用。也就是说,在人体内部,热量主要是由这3种能源物质(“燃料”)提供的,其本质为氧化反应。葡萄糖氧化后生成CO2和水,并释放热量;脂肪酸一部分直接被氧化,另一部分先转化为葡萄糖,再被氧化,其最终产物都是CO2和水,并释放热量;氨基酸通常需要先转化为葡萄糖(生物化学称这个过程为“糖异生”)才能被氧化并释放热量,其代谢产物除CO2和水之外,还有一些“含氮废物”(如尿素、肌酐之类物质)。食物中的1克糖类在体内可以产生4千卡热量;1克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1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热量。可见,同等重量时,脂肪产生的热量最多,是糖类或蛋白质的2.25倍(9÷4=2.25)。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富含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油腻食物、肥肉、油条、方便面蛋糕等含有大量热量,是典型的“高热量”食物。

除上述3种最常见能源物质外,乙醇(酒精)也可以为人体提供热量,而且,乙醇是“纯粹”的热量—只提供热量,而没有任何营养作用。它在体内也不会转化成任何有营养价值的成分,故营养学上称之为“空热”。非但如此,在乙醇代谢成热量(还有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还会对某些身体组织(如肝细胞脑细胞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需要强调的是,水不能为人体提供热量,所以人如果只喝水,不吃任何食物的话,只能维持生命一段时间。也正是因为水不含热量,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通常属于“低热量”食物。

总之,人体是靠着这几种能源物质来维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命的,直至离开这个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