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有讲究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有讲究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家庭煎药时,饮片加压后水面应高出饮片3~5厘米,而需久煎的矿物药和补虚药,加水量要多。含有补虚药、矿物药、贝壳类、甲壳类等有效成分难以溶出者,宜用文火久煎,40~60分钟。呕吐患者宜小量频服,以免增加药物对胃的不良刺激。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有讲究

煎煮和服用中药很有讲究。中药煎煮和服用方法不对,喝下后不但对人体无益,而且有害。

一、中药的煎煮

1.煎煮器具 宜选用导热均匀,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器具,如砂锅、砂罐为最好,烧杯(玻璃制品)、搪瓷杯(完好无损的)次之。忌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具来煎煮中药,因为中药所含的鞣质、有机酸等成分,易与铁、铝产生沉淀物质,喝后对身体有损害。

2.煎药用水 宜选用无特殊异味、含杂质少的洁净水。生活用水可用于煎煮中药(河水、井水,自来水,最好沉淀1小时后再用来煎药,可澄净水中的一些杂质和有害元素)。煎药不能用热水、开水,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故只能用凉水。煎熬过程中不能添加水,煎之前水应一次加足。水少了容易煎干,水多了药液淡,量多难喝。因此,掌握适当的水量很重要。一般家庭煎药时,饮片加压后水面应高出饮片3~5厘米,而需久煎的矿物药和补虚药,加水量要多。下面是控制加水量的参考公式:首次煎水量(毫升)=药的重量(克)×10;第二次煎的水量(毫升)=药的重量(克)×6。

3.浸泡时间 中药煎煮之前先用冷水充分浸泡,便于有效成分溶出。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果实、种子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可达1小时。

4.煎煮火候、时间 火候即火力。一般煎药,先用大火(武火),沸后改用小火(文火)。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物,如解表药、化湿药等,宜用武火急煎,再用文火煎10~15分钟。含有补虚药、矿物药、贝壳类、甲壳类等有效成分难以溶出者,宜用文火久煎,40~60分钟。一般药物煎煮20~30分钟。

5.煎煮次数 通常一剂药煎两次,然后把两次煎出的药汁合并,两次服完。也可煎煮三次。

6.特殊煎法

先煎:适用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金石介壳类药物,如龙骨、石膏牡蛎、磁石、龟板、鳖甲等,宜先煎半小时左右,再与其他药物共煎。

后下:对于含挥发油有效成分的药物(砂仁、霍香等),有效成分久煎易被破坏(钩藤、麦芽等)及大黄等泄下药,要后下。

包煎:对于质地轻、易漂浮于水面的药材(海金沙、五灵脂等),对咽喉有刺激性的药材(辛夷、旋复花等),使药液浑浊的药物(蒲黄、灶心土等),当用纱布包裹后与其他药共煎。

另煎:对于部分贵重药材(人参、羚羊角等),宜另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兑服。

烊化:对于胶质类药物(阿胶、龟胶等),宜单独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使之溶化。

冲服:对于液体类药物(蜂蜜、竹沥等),或入水即化的药物(芒硝等),可直接用开水或药液冲服。

二、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消食药,宜饭后服用;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需饭前服;安神方药宜睡前15~30分钟服;有的药物(如驱虫药、峻下逐水药等),要清晨空腹服用。总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胃肠状况及药物特性来决定。

2.服药多少 一般疾病,每日1剂,每剂分2次或3次服用。呕吐患者宜小量频服,以免增加药物对胃的不良刺激。

3.服药冷热 汤剂宜振荡温服;治寒症用热药,宜热服;治热症用凉药,宜凉服;丸、散等固体药剂,温开水送服;中成药应按说明书服用。

4.药后调护 这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不断有助于药效的发挥,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服用发汗解表方后,温覆取汗,令全身微汗出,但不可使汗出过多,有利于发汗解表,又不伤阴。诸如此类方法很多,宜遵医嘱。

(陈 林 涂自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