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的煎煮与服用

中药的煎煮与服用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药汤剂的质量与煎煮器皿有密切的关系,应选择沙锅、瓦罐、玻璃或搪瓷的煎煮器皿,不可用铁、铜、铝具煎药。此外,如果要将药材做成药包煎煮,一定要选用纯棉纱布包裹药材,这样药易溶于水。中药也要按照医生嘱咐用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每剂药的总煎出量在500~600毫升,可分2~3次服用。

“汤药苦口利于病”,煎煮中药汤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看似简单的煎煮,但却是个技术活,如何让汤药发挥最大药效,那就要认真了解一下煎煮中药的方法了。这对治病、养生都十分必要。

煎药前的准备

(1)将中药浸泡20~30分钟,好让药物充分吸收水分,让煎出的药液疗效更好。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浸泡药材的水最好是冷水,60℃以上的热水浸泡会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溶出。但是不宜用水冲洗药材,经水洗的药材会丢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尤其是经研碎的粉末药材,和部分经炮制的药材。

(2)选择正确的煎药器皿。中药汤剂的质量与煎煮器皿有密切的关系,应选择沙锅、瓦罐、玻璃或搪瓷的煎煮器皿,不可用铁、铜、铝具煎药。此外,如果要将药材做成药包煎煮,一定要选用纯棉纱布包裹药材,这样药易溶于水。

(3)选用凉开水煎煮汤药。煎药最好不要用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氯,氯是强氧化剂,会破坏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但水烧沸后,氯会挥发掉。

煎药中要注意的几件事

(1)用水量一般需要高出药面3~5厘米。中药也要按照医生嘱咐用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

(2)中药并非煎的时间越长、煎得越浓效果越好。煎中药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饮片中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长时间煎就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而且过浓过多的中药汤剂,还会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所以煎药时,药液应保持一定的量。

(3)煎药时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药量,使药材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

(4)煎药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沸前宜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减少水分蒸发,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溢出。

(5)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有些滋补药也可煎三次。取药包好后,一煎药沸后煎15~20分钟为宜,二煎药沸后煎10~15分钟为宜,滋补药可适当时间长些。

煎药后注意服用方法

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因此,每剂药煎好后,一定要注意服药方法。

(1)汤药应趁热及时滤出,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再吸附。滤药时应尽量“压干”滤净。每剂药的总煎出量在500~600毫升,可分2~3次服用。

(2)按照病症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服药方法。汤药煎煮完毕,一般应在温而不冷时服用,但热性病者应冷服,而寒性病者应热服,如冬天受寒引起的感冒服用的发散风寒药最好热服,服后避风寒,遍身微微出汗为宜。

(3)对于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在服药前嚼一点生姜或橘皮末,然后再服,可防止呕吐。

其实,服用中药汤剂重在对证,在服药时,如果不明白,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可以询问一下医院的主治医生,这样既安全又会对病症起到最大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