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眩晕的防治

眩晕的防治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耳源性眩晕如美尼尔综合征、迷路炎症、积液和出血等。耳源性眩晕常由迷路积水引起。听力丧失后,眩晕常可终止,因迷路功能由于多次水肿、缺血、缺氧受到破坏之故。一般为假性眩晕,在注视外物时加重,闭眼或闭一眼后症状消失,无眼震。尽快弄清发病原因,如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用。眩晕的药物治疗包括镇静剂、抗组织胺类、镇吐剂、抗胆碱能药及血管扩张药,还可配合中药治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预防眩晕发作。

眩晕的防治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视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等);“假性眩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

常见的眩晕有神经源性眩晕如颈椎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听神经纤维瘤、多发性硬化及癫痫、晕动病等。耳源性眩晕如美尼尔综合征、迷路炎症、积液和出血等。中毒性眩晕如苯妥英钠、奎宁、水杨酸、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中毒。血管性疾病所致眩晕如血压、低血压、贫血及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屈光不正及眼肌麻痹也可致眩晕。

神经性眩晕以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多因头位改变诱发,眩晕同时伴有闪光、复视、视物变形、头痛、晕厥等症状。常见病因为颈椎增生或外伤、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

耳源性眩晕常由迷路积水引起。因精神紧张、疲劳、受寒等诱发。病前耳内有胀满感,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头位改变或睁眼后加重。耳鸣和听力减退呈波动性,即间歇期可恢复,但发作愈多恢复愈差。听力丧失后,眩晕常可终止,因迷路功能由于多次水肿、缺血、缺氧受到破坏之故。

眼源性眩晕除视动性和俯视性等生理性眩晕外,主要因双眼在视网膜上成像不等干扰了视觉定位功能引起。一般为假性眩晕,在注视外物时加重,闭眼或闭一眼后症状消失,无眼震。常见原因有:①屈光异常。屈光参差、角膜病变、晶体异位和戴不适眼镜等。②眼肌病变。眼肌麻痹、隐斜等。③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剥离等。

眩晕发作时嘱患者静卧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呕吐者可予静脉补液。尽快弄清发病原因,如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用。针刺风池、百会、头椎、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眩晕的药物治疗包括镇静剂、抗组织胺类、镇吐剂、抗胆碱能药及血管扩张药,还可配合中药治疗。

不少眩晕发作的诱因为过劳、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头位体位的突然变动、颈部持久的不良姿势、血压偏低等,应注意避免。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预防眩晕发作。体质差者可提高身体素质,体胖者可增强气血运行。饮食宜素净和容易消化,不宜食用酒、浓茶、咖啡、韭菜、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

(何国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