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不厌精,防止病从口入

食不厌精,防止病从口入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所处时代,烹调技术比较粗糙,饮食远不如今日精美,所以“食不厌精”追求的不是美食,而是卫生,即防止“病从口入”。比如未成熟的果实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政策是与食不厌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其目地不外乎防止病从口入。要堵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必须搞好饮食卫生。假如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牙周病甚至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容貌。

食不厌精,防止病从口入

1.食不厌精追求的不是美食

可能一些朋友会对孔子有所误解,认为食不厌精是追求饮食的精美,这你可冤枉他老人家了!

孔子所处时代,烹调技术比较粗糙,饮食远不如今日精美,所以“食不厌精”追求的不是美食,而是卫生,即防止“病从口入”。

为什么孔子会有食不厌精的想法?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谷物脱壳用杵臼舂捣的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首先是脱壳率和出米率都比较低,加工出的米时常伴有未脱尽壳的谷。“食不厌精”的“精”,就是指经过挑选的优质的好米,如果谷壳没有挑出来,食用后可能引起卫生问题。

你可能不知道,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了卫生监管。比如未成熟的果实不得进入市场销售,以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礼记》)。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政策是与食不厌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其目地不外乎防止病从口入。

2.揭下食物上的“生死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被各种各样的不卫生习惯所围绕,随时随地都会吃下致命的“毒药”。甚至有时候,无意中服下这些早已藏好的“毒”。

就拿我们现在常食用的蔬菜来说,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细菌、病源微生物的侵蚀,通常人们见到的蔬菜表面上的斑斑点点正是它们留下毒素的“罪证”。吃了这样的蔬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无法避免的。有人抽样检查过梨和西红柿,2500个梨中有2130个上沾有大肠杆菌;86个西红柿中全部沾有大肠杆菌,并有57个带有蛔虫卵,而且从每毫升洗涤水中可检出25万个细菌。

记住,预防黄曲霉素污染食品的根本措施是防霉。若大米发霉,认真搓洗几遍后,在蒸饭时再稍加点碱,可使黄曲霉素大大减少。家庭中的植物油若被黄曲霉素污染,可将油烧沸,再加些粗盐炸锅,这样即可去毒95%左右。

花生如果发霉不严重,可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粗盐炒,也可使毒素减少。

所以说到底,凡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从口中吃进去不卫生的东西引起的。要堵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必须搞好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食物要洁净。食物要新鲜没变质,要洗干净,要高温杀菌。吃凉莱时除洗净外,要适当加点蒜和醋,既开味又能杀菌。做好的食品不要敞露,以免苍蝇污染。

(2)食具洁净。碗筷要洗净消毒自不必说,特别要注意砧板、菜刀的洁净。

(3)厨房洁净。厨房中如果空气污浊,充满灰尘和有毒气体,即使将食物和食具洗得很干净,食品做好后,也会落进灰尘和脏物,将干净食物污染。

(4)手干净。手接触各方面物品最多,手上常常带有很多细菌,用食品时如果手不干净,便会将手上的细菌沾到食物上,影响食物的清洁。

读完之后对比一下,看看家里日常饮食起居有无这些现象。按古人的话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病从口入可致全身性疾病

前几天一位朋友和我说,两周前,他家里买了一些大米。当时发现这些大米表面有些发黄,口感不好,还以为是糙米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吃了两周后才知道是大米已经发霉。现在他母亲的确觉得胃有些不适,有些恶心。

他和家人并不是每顿都在家里吃饭,但还是很害怕,不知道吃了这样的大米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影响?

事实上,粮食在生长、采收、运输、加工过程中,污染是难免的,不管是属于物理的还是化学的因素,都会给人的机体带来危害。特别是霉变的粮食,它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主要的致癌物之一,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偶尔少量的误食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如果被大量误用,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

“食不厌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从口入,那么你会问,一般情况下病从口入会对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事实上,口腔卫生是身体健康的“守门员”,除了不卫生的食品经口腔直接把病菌带到体内以外,小小的牙周病也会增加患上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进而危及健康。

所谓牙周病,其实是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在内的一种严重慢性细菌感染。假如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牙周病甚至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容貌。更有甚者,越来越多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的有力的临床证据显示,牙周病是构成全身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牙周病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流至各主要器官,造成新的感染。如口腔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便会依附在冠状动脉脂肪酸上,导致血块形成,影响心脏健康。又如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细菌能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在胰腺里,过多的细胞因子就很容易对负责产生胰岛素的细胞造成破坏,该类细胞的减少容易引起Ⅱ型糖尿病。此外,多项研究也表明:妥善处理牙周感染将有助减少糖尿病的局部病征,并能控制血糖代谢。

4.老人养胃首先忌口

对于老年朋友来讲,胃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如果掌握好“食不厌精”的尺度,就能照顾好自己的胃。

胃具有对食物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暖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

其中最应该引起注意的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特别是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癌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有5%~10%的患者最终可转变为胃癌,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而且,对于胃黏膜的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如治疗得当的话,病变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复查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此外,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他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

(1)细嚼慢咽,减少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2)饮食应有节律,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3)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4)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5)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