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孩子打针的时候

当孩子打针的时候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家里和路上就给孩子讲明打针治病的道理,避免任何与疼痛有关的暗示,使孩子轻松上阵,取得孩子的主动合作。面对打针小痛的现实,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其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人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融洽的感情。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开窍”和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6.5 当孩子打针的时候

孩子生了病,有时需要打针。随着我国计划免疫的推广,即使是健康的小孩,为了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结核病和小儿麻痹症等传染病,也免不了要打针。当孩子打针的时候,有的孩子闭着小嘴,一声不吭;有的轻声叫嚷:“好疼啊!轻一点!”那种天真可爱的勇敢精神真使人赞叹不已。但是,大多数2~7岁的儿童都害怕打针,他们跨进医院的大门,心里就非常紧张。打针的时候,有哭的、有叫的,也有挣扎吵闹的,真可谓是千姿百态。陪同来打针的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就范,说理的、逗弄的、哄的、骗的,的确也是软硬兼施,各有招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启发式。在家里和路上就给孩子讲明打针治病的道理,避免任何与疼痛有关的暗示,使孩子轻松上阵,取得孩子的主动合作。

(2)期待式。对打针的时间、注射的部位、操作的护士,提出几种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作出自愿打针的决定。

(3)鼓励式。给予恰如其分的口头表扬,或给其以微笑、亲吻、搂抱、拍肩膀、给小奖品等鼓励。

(4)强迫式。平时就把打针作为惩罚的手段,孩子稍有越轨,就进行恐吓:“你再吵,我叫医生给你打针!”孩子生了病,就强迫其打针,如有挣扎,则就尽全力将其四肢压紧,像杀猪一样。

(5)哄骗式。用花言巧语哄骗孩子,明明是上医院去打针,却对孩子说:“带你出去玩”、“带你出去买糖吃”;明知打针是有小痛的,却说“打针一点不痛的”,等等。

以上五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效果大不一样。前面三种方式,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使孩子明白打针治病的道理,有一种安全感和温暖感,心悦诚服地接受打针。面对打针小痛的现实,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其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人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融洽的感情。通过打针,还能使孩子增长知识,认识社会,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是值得提倡的。后两种方式,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儿童的大脑还比较脆弱,经不起外界的强烈刺激。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打针,会使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急剧上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其失去心理平衡,引起生理功能失调,从而降低抵抗病菌的能力和康复能力。有的孩子由于情绪极度紧张,甚至会大哭失声,出现呼吸停顿、嘴唇发紫、四肢抽搐的窒息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大人也不要惊慌失措,只要轻轻拍打患儿背部,顷刻便可复原。

强迫孩子打针的另一个弊端,是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们眼里,父母是“暴君”,医生和护士都是“敌人”。今后容易养成任性、自卑、执拗、冷酷的性格。有的还会引起逃跑、遗尿、梦魇、神经质等心理和行为变化。用哄骗的办法同样是不可取的。不符事实的说法会损害父母自己的形象,降低今后教育的效果。孩子单纯无知,模仿性很强,容易沾染说谎的习惯。面对打针,最好是回避“痛”的话题,如果难以回避,那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明只是有一点小痛,要求孩子勇敢地配合。自作聪明、有意无意地欺骗孩子,有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把2~7岁的孩子称为“开窍前的儿童”,认为人的智力有50%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有30%是在4~8岁之间获得的。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开窍”和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良好发展,不仅要在孩子的吃饭、穿衣、睡眠、学习、游戏、交谈诸方面像对待幼苗那样精心地进行培育,而且不能忽视像打针这样的“小事”。打针对孩子是一种强刺激,打针发生的一切也许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烙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