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吃药之前先“看看表”

吃药之前先“看看表”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钟支配人体血压、脉搏、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人体各器官都有自己的节律。⑶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日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研究表明,健康的细胞主要是上午分裂,而癌细胞是整天分裂。因此,晚上进行化疗可能会少杀死一些健康细胞。

10.吃药之前先“看看表”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医院或者药店买药时,医生或者店员都会告诉我们服药的时间,或者一些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确实,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正确的药,可以提高药的疗效。

许多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顺序决定的。生物钟支配人体血压脉搏、心跳、神经的兴奋抑制、激素的分泌等100多种生理活动,人体各器官都有自己的节律。应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达到最佳疗效。

⑴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⑵滋补药:适宜在早晨空腹时或晚上临睡前服用。

⑶降血压药物: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日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⑷哮喘药:夜间任何人肺部的工作效率都不如白天高,所以哮喘病人往往在夜晚呼吸困难,且在夜晚容易丧命。哮喘病专家有时就把某些药物夜间服用剂量增大到早上的2倍。

⑸过敏药:在临睡前半小时服用,可减少嗜睡等副作用。

⑹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宁宜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⑺补铁药:缺铁性贫血者每晚7时服药比早晨7时服药吸收率要高1倍。

⑻助消化药: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前者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可使之与食物充分混合。

⑼抗过敏药: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⑽抗癌药:在下午至晚上对患者使用细胞毒,患者比较容易承受。研究表明,健康的细胞主要是上午分裂,而癌细胞是整天分裂。因此,晚上进行化疗可能会少杀死一些健康细胞。

⑾抗生素及消炎类药物:抗生素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药1次。消炎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时服用。如服消炎止痛等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1次服药。

心脏病药:在早晨6~8时服用,见效快,收效明显。

⒀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抑制胃酸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以选择每晚睡前服用,因为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

吃药也要看时间,切不可随意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样才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让药物最大限度起效。

温馨提示

吃药后,应喝些白开水以促进药物排空和吸收,服药期间大量饮水有利于药物排泄,防止药物造成肾损害,加速体内代谢。服用磺胺类药物时更是如此,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有时会从尿液里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严重时,结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另外,感冒病人服用APC等退热药时,饮水量大一些,有助于机体大量排尿,以代谢体内的毒素,同时,退热药会使患者大量出汗,饮水可使体内水分得到及时补充而避免引起虚脱。

服药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吃东西,特别不要吃蔬果。因为蔬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这些物质会与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使药物作用改变。一些水果与抗生素作用会大大降低药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