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迅速引起急性全身感染致病菌

迅速引起急性全身感染致病菌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定义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显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第一节 传染性疾病的特点

1.定义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并造成流行。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2.感染过程中的各种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

(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3.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包括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所组成:

1)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麻疹、白喉、SARS等。

2)水、食物、苍蝇主要见于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它既可经消化道传播,也可呼吸道传播。

4)吸血节肢动物(又称虫媒传播)主要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或幼虫、虫卵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