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游记中的玄奘,你了解多少?

西游记中的玄奘,你了解多少?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玄奘毅然决定继续西行。困难重重,命悬一线,但是这些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这种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城。玄奘法师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被誉为“民族的脊梁”。作为文学形象的唐僧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玄奘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那种怀有美好愿望、不懈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人们口中“英雄”的共同特点。

故事流传

玄奘是唐代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陈袆(huī),自幼出家便认真研究佛学,后来又四处拜师学习,成为一名精通佛教经典的高僧,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在研究佛学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又听说天竺有很多佛经,就决定到那里去学习。

公元628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西行。一个驻守边关的士兵告诉他,如果从边关再往西走,前面就是—片八百里方圆的大沙漠了,那里谁都过不去。

但玄奘毅然决定继续西行。他又向西走了一百多里,不料迷了路。正当他口渴难耐,拿起随身带去的最后一袋水时,一阵狂风呼啸而来,忙乱中,那维持生命的最后一袋水全都洒进了沙土里。看着脚下空空的皮囊,玄奘心想:没有水,怎么能越过沙漠呢?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往回走了十几里,他又停下了脚步,原来他想起了西行前曾经立下的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步!凭着这个信念的支持,他果断地拨转马头,继续朝西边走去。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漫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玄奘在沙漠里连续走了五天四夜,喉咙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了,浑身焦躁难以忍受,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里。到了第五天半夜,天边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终于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水塘,人和马终于绝境逢生。第二天天刚亮,他又继续上路西进。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没有路标,只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困难重重,命悬一线,但是这些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不知走了多少天,他终于走出了大沙漠,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

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西行。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近七千米的汗腾格里峰时,好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玄奘自己也差点跌落冰谷,但是这些都没能使他失去信心。他带领一行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历经艰难险阻,终于通过西域各国,来到天竺。

在天竺国,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师,研究佛经原文。五年之后,他又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

公元645年,玄奘又重历来时的艰辛,回到阔别十七年之久的故土长安。他这次西行,行程5万余里,九死一生中途经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箱,并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了印度。这种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城。唐朝皇帝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亲自召见了他,并御赐他在长安的大慈恩寺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玄奘还和弟子们一起,编写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大唐西域记》。

经典启蒙

法师皆辞不许。王乃动色,攘袂大言曰:“吾有异途处师,师安能自去,或定相留,或送师还国,请自思之,相顺犹胜。”法师曰:“玄奘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神识未必留也!”因呜咽不能复言。

法师既被停留,违阻先志,遂誓不食以感其心,于是端坐,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辍,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云:“任法师西行,乞垂早食。”法师恐其不实,要王指日为言,于是方食,其节坚贞如此。

——节选自《三藏法师传》(有删改)

原文注释

①动色:这里指勃然大怒,变了脸色。色,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②攘袂(rǎng mèi)大言:挽起袖子大声说。攘,捋。袂,袖子。③吾有异途处师:我有别的方法处理大师。

④或定相留:要么平安地留在这里。定,平安。

⑤相顺犹胜:还是顺从为好。

⑥神识:精神。

⑦违阻先志:有违初衷。

⑧辍(chuò):中止,停止。

⑨愧惧:惭愧恐惧。

⑩稽首(qǐ shǒu):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垂: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指日为言:这里指对天发誓。

师者新说

玄奘法师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被誉为“民族的脊梁”。200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将孔子、老子、孙子、屈原和玄奘定为第一批对外宣传的我国历史圣贤。

玄奘西行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多得不可胜数,沿途经历的见闻也极富传奇色彩,所以,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取经的神话,特别是一部古典名著《西游记》,更使“唐僧”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作为文学形象的唐僧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玄奘虽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那种怀有美好愿望、不懈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人们口中“英雄”的共同特点。

小说中的唐僧经历了自然险境的阻挡和妖魔鬼怪的威胁,却始终没有动摇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执意求取真经,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真实历史中的玄奘,只身一人,跨越穷山恶水,历经千难万险,在坚持与执着的追求中,创造出了一个令世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学有所思

有兴趣的小读者,可以阅读《西游记》这部著名的小说,看看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有些什么异同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