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荒漠植被现状及其恢复可行性分析

荒漠植被现状及其恢复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 荒漠植被现状及其恢复可行性分析2.1 西南区植被类型西南区地势起伏较大,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构成了本区植被的主体。此外,还有盐穗木群落和芦苇群落。群落由数十种高等植物组成,分层比较明显,小乔木层有梭梭及零星分布的白梭梭。草本层植被较多,其中以盐生草、碱蓬的分布最为广泛。林下植物分布较多的有白刺、黑果枸杞,草本层有盐爪爪、骆驼蓬、盐生草等。此外,有少量的白梭梭镶嵌其中。
荒漠植被现状及其恢复可行性分析_新疆干旱、半干旱

2 荒漠植被现状及其恢复可行性分析

2.1 西南区植被类型

西南区地势起伏较大,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构成了本区植被的主体。此外,还有盐穗木群落和芦苇群落。

2.1.1 梭梭群落

梭梭是中亚广泛分布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超旱生小乔木,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大,是干旱区主要的建群种。在研究区,梭梭是主要的植被类型,几乎覆盖了整个研究区,但盖度变化较大。群落由数十种高等植物组成,分层比较明显,小乔木层有梭梭及零星分布的白梭梭。梭梭高以50~100 cm为主,树冠多呈馒头状,基径1~8 cm,盖度5%~45%,变化较大。白梭梭以点缀的形式在群落中镶嵌分布,株高大都在2 m以上,树干基径在10 cm以上。群落中地形相对低凹处还有较多的幼苗,1~5年生高在3~30 cm。此外,还分布有大量的僵株,有的仍直立着,有的已枯散在地上。小灌木红砂在群落中有少量的分布,大都在地势较低的积水处;到了秋季植被呈现出一片黄色而红砂却为红色,十分醒目。草本层植被较多,其中以盐生草、碱蓬的分布最为广泛。针茅、小獐茅、补血草、穿叶独行菜等物种同红砂一样依照微地形呈丛状分布。车辙道是人为干扰下产生的下陷微地形,是经常积水的地方,因此有成片的胖姑娘、扁蓄、小獐茅以及低矮的芦苇(高60 cm)分布。草本层还有霸王、猪毛菜、老鼠瓜以及东方旱麦草等。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淡黄色,很干,板结,紧实,块状,中壤;

5~15 cm:淡黄色,有锈斑,中壤,块状,稍疏松,干,有根;

15~35 cm:红棕色,黏土,稍紧实,大量锈斑,毛根多,有芦苇枯根,干,块状;

35~65 cm:青红色和红棕色相间过渡,黏土,片状,紧实,干,有大量锈斑;37~40 cm:为沙层;

65~95 cm:青灰色,有锈斑,黏土,片状,紧实,干;

95~125 cm:青灰色,有锈斑,黏土,片状,很紧实。

2.1.2 白梭梭群落

白梭梭是干旱区的建群种之一,生态幅度较狭窄,分布面积比较小,和梭梭交界处有一定的过渡带。在研究区主要分布在林带边缘的一小片地方以及沙化的土地上。白梭梭高约2~5 m,树干直径约10 cm,盖度大都在 50 %以上,郁闭度较高,林下有大量的白梭梭小苗,但长势差。林下植物分布较多的有白刺、黑果枸杞,草本层有盐爪爪、骆驼蓬、盐生草等。梭梭与白梭梭的过渡区大体上沿群落交界处呈带状分布,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的白梭梭较稀疏,下层的梭梭盖度约 5 %~20 %。层片结构可分为三层:白梭梭层、梭梭及白刺层和草本层。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灰棕色,粒状,干,很疏松,多孔,植物粗根,中壤;

5~15 cm:黄棕色,片状,干,疏松,植物粗根,有细根,有锈斑,中壤;

15~35 cm:有锈斑,有较多细根,黄褐色与红棕色相间,片状,稍紧实;18cm 处有 5cm 厚的沙层;

35~65 cm:黄褐色,干,稍紧实,片状,有明显的层状结构,锈纹,根系中量;38cm处有 5cm 厘米厚的沙层,沙层中有较多细根,有锈斑;

65~95 cm:青灰色向红棕色过渡,稍干,紧实,根量少,有锈斑,块状,黏土;

95~125 cm:青灰色,片层结构,较潮,有锈斑,锈纹,根系少量,黏土,很紧实。

2.1.3 盐穗木群落

盐穗木群落地势较高的地方有明显的冲刷痕迹和大量砾石,植被十分稀疏,且有大量的光板地和不毛之地。盐穗木高60 cm左右,同化枝很少,颜色黄绿,死枝和活枝共存,没有发现龄级较小的植株出现,老株和僵株顺风向倒伏,植株旁大都堆积有小土堆,混生的梭梭大都较矮(高50 cm左右),株数很少,长势一般。

群落地势中等地段,盐穗木长势中等,分布稀疏,有少量的白刺、盐生草分布,白刺常形成小土堆。此外,有少量的白梭梭镶嵌其中。盐穗木群落中地势较低、易于积水的地方,盐穗木长势较好,高约 1m,同化枝多,颜色翠绿,多为几株成丛生长,物种也比较丰富,盖度可达 25 %以上。混生的梭梭、白梭梭长势较好,与盐穗木不同的是呈单株分布,白刺有成片的分布,说明这里有较高的地下水。其他,还分布有盐节木、盐爪爪、红砂、碱蓬、盐生草等植物,株数较多,长势较好。整个盐穗木群落盐化特征比较明显。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壤土,有约0.5 cm的盐结皮,有孔隙,棕色,很疏松,潮,粒状;

5~15 cm:钙斑明显,稍紧实,潮,红棕色,黏土,块状;

15~35 cm:青灰色,有钙斑,有大量锈斑,很潮,紧实,黏土,块状;

35~65 cm:青灰色向红棕色过渡,潮,紧实,黏土,块状,有大量钙斑,有锈斑;

65~95 cm:75~80 cm处有一青灰色土层,其余红棕色,紧实,块状,很潮,黏土,有大量钙斑,有断续的泥炭层约1 cm片状。

2.1.4 芦苇群落

芦苇群落是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以草本建群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群落,不但面积大,生长好,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芦苇群落分布在研究区地势较低的地段(海拔270 m),地形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群落边缘有大量的白刺、黑果枸杞、小獐茅、盐爪爪分布,土壤表现出了一定的盐化特征。芦苇是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的建群种,高约1.3 m,总盖度平均50%(变化为35%~90%),高矮均一。当年的植株和上年的枯株混合密集生长。除建群种芦苇外,仅偶尔见到骆驼刺、蓝刺头、田旋花、戟叶鹅绒藤等少数共建植物种。

2.2 西北区植被类型

西北区地势较平坦,梭梭、白梭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由于表层土壤较疏松,盐生草、骆驼蓬等几种草本植物也有较高的频度。

2.2.1 梭梭+盐穗木群落

梭梭+盐穗木群落属于梭梭和盐穗木的混生群落,分布地势较高,土壤盐化较重,盖度约5%,仅有盐生草等少量草本植物的生长。盐穗木长势较差,分布稀疏,还有较多的僵株。

2.2.2 梭梭+白刺群落

梭梭+白刺群落与梭梭+盐穗木群落相接,按照西南—东北走向由梭梭逐渐过渡为白刺。群落中的梭梭长势较均一,植株高度约60 cm,白刺长势较差,虽有成片生长的,但多为单株分布,成丛性差。此外,其中还有小面积的柽柳灌丛生长,高约2 m。草本植物盐生草、骆驼蓬分布较多。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灰棕色,沙壤土,疏松,粒状,干,多孔隙;

5~15 cm:5~10 cm层同上;黄灰色,稍疏松,干,块状,有大量的毛根和芦苇枯根,有锈斑,壤土;

15~35 cm:淡黄色,沙壤土,有大量毛根和芦苇枯根,稍紧实,有大量锈斑,较干,粒状;

35~65 cm:30~50 cm层,淡黄色,沙壤土,有大量锈斑,有根(少许芦苇枯根) ,较干,稍紧实,粒状;50~65 cm层,红棕色,有锈斑,黏土,块状,稍潮,稍紧实;

65~95 cm:65~70 cm层同50~65 cm层;75~95 cm泥炭层,黑色,稍潮,黏土,较硬,块状;

95~125 cm:青灰色,稍潮,有泥炭层,紧实,块状,黏土。

2.2.3 白梭梭群落

白梭梭群落分布于一个小沙丘上,植株长势均一,高约1.5 m。有少量的梭梭、白刺、骆驼蓬伴生,还有许多的柽柳僵株(高约60 cm)存在。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灰棕色,沙壤土,很疏松,干,有根,粒状,有钙斑;

5~15 cm:灰黄色,有锈斑,粒状,沙壤土,疏松,干,有主根;

15~35 cm:灰黄色,有大量锈斑,有大量芦苇根,较疏松,沙壤土,较干;

35~65 cm:淡黄色,有锈斑,有大量芦苇根,紧实,块状,黏土,较干;

65~95 cm:65~85 cm有毛根,块状,黏土,有锈斑,红棕色,紧实,稍干,青灰色;

85~95 cm:锈斑层;

95~125 cm:95~105 cm层同上;105~125 cm层红棕色,青灰色,稍紧实,片状,稍干,黏土。

2.2.4 梭梭+白梭梭群落

梭梭+白梭梭群在西北区的分布面积最大,梭梭的植株较多,总盖度约13%;白梭梭镶嵌分布于其中,高可达3 m以上,在局部地区也有成片分布的。除白刺、黑果枸杞有较多的分布外,还有几个小面积柽柳灌丛的分布,高约2 m。草本层中盐生草、盐爪爪、骆驼蓬的分布频度较高;补血草、猪毛菜、小獐茅等也有较多的分布。典型群落土壤剖面特征如下:

0~5 cm:暗灰棕色,有大量毛根,稍疏松,粒状,干,壤土;

5~15 cm:暗灰棕色,有大量芦苇根、锈斑,干,中壤,粒状;5~9 cm层有大量钙斑;9~15 cm层:灰棕色,有大量锈斑,大量毛根(芦苇根) ,干,较疏松,壤土,块状;

15~35 cm:同9~15 cm层,32 cm处芦苇灰迹层,有芦苇根,壤土;

35~65 cm:大量芦苇根,青灰色,稍紧实,干,锈斑,毛根,块状,黏土;

65~95 cm:红棕色和青灰色相间,很紧实,黏土,干,锈斑,块状,有根;

95~125 cm:95~105 cm层,红棕色,紧实,稍干,有根,锈斑,块状;105~125 cm层,青灰色,锈斑,块状,稍干,很紧实,黏土。105 cm处泥炭层,0.5 cm厚。

2.2.5 柽柳+芦苇群落

此群落属于人工撒播柽柳种子,并经输水干扰后改造而成的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超过20种。群落以柽柳、芦苇、扁蓄等物种占优势,小甘菊、补血草、盐生草、大翅霸王也有大量的分布,还出现了顶羽菊、小香蒲等中生、水生植物,植被总体盖度较高,达到65%以上。柽柳大都为1~2年生,高度多在1~2.5 m之间,幼苗众多。芦苇高度约1.5 m,大多与柽柳混合生长。

2.3 恢复可行性分析

研究区地表蒸发强烈,盐分聚集,形成盐漠或重盐碱地,缺乏地表径流,严酷的生境只是潜在的植被退化的一个方面。石油资源开发利用使地表的植被大量破坏,从石油勘探到油田建设,大多数工作都是在地表进行,破坏大面积的荒漠植被,运输车辆从荒漠中来回运输,碾压土壤,引起土壤沙化,甚至还有漏油现象,使荒漠植被受污染而枯死。此外,还有无节制的乱砍滥伐、樵采等强烈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起因。如果排除这种干扰,生态系统有自身修复的能力,按一定的演替过程会有相当水平的恢复,一方面可以使残留植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引入人工植物的成功提供保障。采用行政(如建立纠察队) 和封育的措施,消除人为压力,让生态系统缓慢地自行恢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荒漠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为了防止植被退化,就必须大力采用人工促进措施,合理用水,培育荒漠植被,促进荒漠植被的恢复与发展。研究区的荒漠灌草植物,如梭梭、白梭梭、柽柳等在极端干旱的严酷生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具有抗风沙、抗干旱等极端的抗逆境生存能力,土壤水分条件得到改善,便使植物迅速繁茂生长。如芦苇,在土壤水分条件恶性化的情况下,地上部分枯死多年,只要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就可萌生新的植株并以种子或根迅速繁衍。根据荒漠植物的特性,利用自然地形引洪、利用生产弃水(如鱼塘水) 或农闲水进行灌溉,改善荒漠区的土壤水分条件,如柽柳的种子撒播,可以在9月成苗,第2年再补水2次,并引导其根系向深层伸展,两年生的柽柳(高1 m以上)即可免灌或1年补1次水而自然生繁。

在地带性的植被中由于土壤的隐域性特征使植被在空间表现出异质性的特点,不同地段的植被差异性较大。选择满足特定种群生存最低需求的立地,因地制宜,以特定优势种通过自然或辅以一定人力建立先锋群丛,构件荒漠植被恢复的据点,这是实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突破点。通过人工种植措施(如种植梭梭、白梭梭),采用科学的方法先实现分散的簇栽,当形成植丛规模后,就近各点连接成面,使严重受损地段迅速恢复起来。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可以在农业区外围培育一道生物屏障,在较大范围内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减风沙流速度,防止地表风蚀就地起沙,并将大量沙物质拦截沉积在荒漠带内,从而有效减少风沙流的携沙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