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追忆

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追忆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今年78岁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年我38岁——我是大地震的幸存者。1976年的大地震,给唐山人民造成了巨大伤亡。那年,我正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据统计当时农研所共有职工及家属431人,震亡116人,受伤43人,从以上数字可知,农研所伤亡很重。大地震前,农研所房屋总的数量并不多,但墙体、房顶种类却不少。1976年的唐山地震台,在农研所西门外的土地上,建有半临时的办公室和家属宿舍,两家经常往来,堪称是兄弟单位。

文/安 邦

我今年78岁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年我38岁——我是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但有几件事我依然记忆犹新,现分述如下。

一、我为什么能幸存?

1976年的大地震,给唐山人民造成了巨大伤亡。那年,我正在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原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研所”)工作。农研所位于唐山市东部,胜利桥外,当时的办公室及家属宿舍多为平房,但因其处于地震中心,又紧邻陡河——地质比较松软,故而受地震影响很大。据统计当时农研所共有职工及家属431人,震亡116人,受伤43人,从以上数字可知,农研所伤亡很重。依据伤亡情况判定,其所处位置是重灾区,在这个重灾区我为什么能得以幸存?这主要与我所住的房屋种类以及屋内有何物品有关。

我住的是“砖墙+人字形房顶”的瓦房,瓦下有人字形的大木架。震后当时天尚黑,不便观察,天亮后我抽空看了看屋内的变化,其大致情况是:墙倒了,房顶塌了,塌落的大木架一部分被大衣柜支住;另一部分被两个摞放的木箱支住,两个木箱受压后有些倾斜,而斜面正好被我所睡铁床的床栏卡住,从而在大木架之下,铁床之上,给我留下了一个小空间,致使我得以幸存。

二、房屋不同,伤亡也不同

大地震后,留给人们总的印象是:楼房伤亡率较高,平房伤亡率较低,不同的平房,伤亡状况又不同。当时农研所的房屋多为平房,就其墙体讲主要有两种:一为砖墙,二为石头墙。从外观看,通常认为石头墙比砖墙结实——在正常情况下,确实如此。但遇到大地震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据搞建筑的师傅介绍:砖墙的砖与砖粘接物是“砂浆”(系为水与细沙、水泥的混合物)其黏结度比较好,也比较牢固。而早期石头墙的粘接物是“焦灰”(系水与石灰、煤焦的混合物)其黏结度较差——这在平时不显眼,但遇到大地震时,石头墙很容易散落。

就其房顶讲,主要有三种:一为“人字形瓦顶”;二为“石灰煤焦顶”;三为“水泥大盖板顶”。大地震前,农研所房屋总的数量并不多,但墙体、房顶种类却不少。鉴于当时的理念、水平,没能对不同房屋的不同伤亡状况做出具体比较和统计,故只能捋顺出大体趋势,即“石头墙+水泥大盖板的”伤亡最重、“石头墙+石灰煤焦顶的”次之、“砖墙+石灰煤焦顶的”排名第三、“砖墙+人字形瓦顶的”伤亡最轻。

三、众人质询地震台

1976年的唐山地震台,在农研所西门外的土地上,建有半临时的办公室和家属宿舍,两家经常往来,堪称是兄弟单位。7月28日大地震后一两天,可能是出于对“亲人伤亡”的悲痛以及对“地震台人员是否失职”的怀疑,居住在农研所附近的爱国里、东越河村以及西马各庄等地的人员分几批——有的一批十多人,有的一批几十人,前往地震台进行质询,不时有人言:你们地震台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这么大的地震不预报?也有的说:你们地震台的人是不是预知有地震,都提前跑出来了?甚至有人狂言:要打地震台的工作人员。面对上述情景,地震台的同志沉着、耐心地向众人解释说:“乡亲们,鉴于我们当今的技术水平,我们还不能对大地震做出准确的预报。不信你们看看我们的办公室和宿舍,不也都倒塌了吗?我们这的三十多名职工和家属竟死了十几位……”众人听后情绪有所平缓。地震台同志接着又说:“乡亲们,我再告诉大家一件事:河北省地震局领导闻知,近期华北地区可能有大地震的预警后,前不久专门派出了一个7人小组,去滦县附近考察了解情况,这7位同志于7月27日下午回到唐山,与我们沟通,交换完意见后,当晚就住在了农研所的待客室,而这几间待客室,正好是“石头墙+水泥大盖板房顶”的建筑,以致7月28日大地震发生后,这7位同志都不幸遇难了……”前来质询的人们,听完以上情况介绍,了解了事情的缘由,稳定了情绪,最终慢慢知情,平静地离去。针对上述,我称赞地震台同志耐心、有理、有力的解释和说明,同时我也感谢那些前来质询的人们,因为他们走后就再也没人来地震台质询。我推想:这些曾前来质询的人们,是不是回去后承当了义务宣传员?通过这件事,我联想到:真诚对待、耐心工作,使得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了解,从而明确了事情真相,化解了矛盾,最终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震后安抚以及如何尽快地恢复正常生活、正常生产等方面去了。从这件事,我也体会到了唐山人的朴实、真切。身为唐山人,我为我的同乡点赞,我为我是唐山人感到骄傲。

四、大防疫与小消毒

从既有的经验、教训看,大地震后,由于人和动物的伤亡、房屋的倒塌、病菌的滋生、污物的扩散,以致震后的防疫工作甚为重要,特别是唐山的大地震,发生在炎热的7月28日,因此如何在震后避免再发生大疫,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大地震后,出于对唐山人民的关切,党中央、国务院,不仅迅速调遣数万解放军和有关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伤员和利用多种地面喷洒器具,进行防疫消毒,而且特别是为了做好大面积、大范围的防疫,还专门批准了多次飞机空中喷药防疫,据悉,当时所施药种主要为敌敌畏、来苏尔等混合药剂。

世上许多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它有利的一面,有时也有副作用的一面,而“敌敌畏”就是一例。

1976年的农研所,有土地500亩,种植有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干薯等多种作物,与其相对应的,每种作物都有各自独立的研究室。高粱研究室是当时农研所的重点科室,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全省的农家品种保存、不同品种比较试验以及新品种选育等。偏偏碰巧,在上述多种农作物中,高粱是对“敌敌畏”最为敏感的作物——少量的敌敌畏液落到高粱叶上后,叶片上始显红色斑点,若有较多“敌敌畏”液落到高槃叶上,叶片则显有红色条斑——全叶变红——直至枯干。

作为一种杀虫剂,敌敌畏对蚊蝇等害虫有着良好的杀灭效果,但空中飘落下的药雾,也的的确确对高粱造成了巨大伤害。届时高粱研究室同志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然而他们很快表明了态度:防疫消毒是大事,它关系到唐山市几百万人民的安全,我们的高粱虽然受了些损失,但这只是局部的、短时的,我们会通过以后的加倍工作来予以补偿。那时我是植保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高粱研究室同志的朋友和同行。我真的为我的同行、我的朋友“识大体顾全局”的言行所感动,并继而暗下决心——积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农研所的植保研究室,主要是研究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的,而防治病虫的措施之一就是喷洒农药,喷洒农药就离不开喷雾器。通过多年工作,我对喷雾器比较熟悉。大概也正因此,震后所领导分配给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所内的防疫消毒。如此在震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是天天背着喷雾器在办公室、简易房、食堂、卫生间以及临时垃圾场等地,进行喷药消毒。我这项工作比较专一,比较简单,直到蚊蝇停止活动前,农研所从未出现过疫情,我想这也与我的工作有一定相关,我自己觉得我完成了所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做了一件应做的事,从而也有点“心安理得”之感。

五、围捉玉米地里的猪

大地震前,胜利桥之西有一大冷冻厂,胜利桥之东有一大养猪场,而这个养猪场就在农研所的南邻。由于农研所没有什么厂房机械设备,所以恢复生产较早、较快。震后不几日,据在地里干活的农工同志们反映,他们在靠近养猪场的玉米地里发现有成片倒伏的玉米,接着看见有几头黑猪在玉米田内跑窜,为减少猪对玉米的损害,经研究决定围捉玉米地里的猪。不久挑选出二十多位身体比较强健的中、青年男同志(我也是被选中者),组成了一个小分队,成员们有的拿锹、有的拿镐、有的手持棍棒。具体实施是自东、南、西三个方向分头前进,一同将猪驱赶到北方。此法果然奏效,待猪跑出玉米地后,众人速持器具合围扑打。后来这几头猪陆续被农研所食堂加工成菜肴改善职工生活。吃在口里的猪肉是香的,但吃这种肉的香与我们正常生活中的肉香是绝对不一样的,说句心里话,我们宁肯清淡些,也不愿品尝这种特殊的肉香……

唐山大地震已过去四十年了,四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人们一方面始终怀念震亡的亲人,一方面关照着震伤者、截瘫者。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经济兴国、科技兴国、文化兴国、军事兴国,近期又响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清除贫困,使全国人民早日共同步入小康。

我身为一个已退休的老同志,诚心地愿用尚有的余热,与大家一起,共圆一个中国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