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乡下人冶

和“乡下人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一点说, “城里人” 究竟怎样看 “乡下人”, “乡下人” 又怎样看“城里人”, 是不是就像戏里所描写的那样呢?那时候, “乡下人” 对 “城里人” 是不信任, 甚至是仇视的。反过来, 再说农民如何看待 “城里人”。“城里人” 并不都反对中学生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反对知识青年下乡, 轻视劳动, 特别是轻视农业劳动。

最近看了一个戏, 故事写的是一个城市里的知识青年, 高中毕业后到山区农村参加劳动的问题。 由于受到小商人家庭的影响, 开烟床子的妈妈扯后腿, 这个青年开始就有些犹豫, 以后虽然到了农村, 但是经不起困难的考验, 由犹豫而动摇, 最后竟想离开农村回到城市里。 后来, 在支部书记和大家的帮助下, 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 终于坚定起来, 在农村安家落户。 这是一出好戏, 故事很生动, 语言也很风趣。 看了这个戏以后, 不但得到了艺术享受, 而且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

对于这个戏本身, 从剧本到演出所取得的成就, 这里不想多说什么, 因为自己对于戏剧完全是外行, 不敢妄加评论。 现在我想谈的是看了这个戏以后所联想到的一个问题, 这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关系问题。 这出戏并没有直接描写这个问题, 只是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提出来的。 但是我觉得, 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今天,在我们的戏剧里, 究竟应当怎样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关系。 具体一点说, “城里人” 究竟怎样看 “乡下人”, “乡下人” 又怎样看“城里人”, 是不是就像戏里所描写的那样呢? 看了戏以后, 在我的脑子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 没有解决。

在旧社会里, 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 城市统治、 压迫、 剥削农村。 那时候, “乡下人” 对 “城里人” 是不信任, 甚至是仇视的。 旧社会的城乡对立, 是有具体的阶级内容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城市领导乡村, 乡村支援城市, 城乡互助, 工农联盟。 但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城乡对立的残余, 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别, 还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 从加强城乡互助, 巩固工农联盟的意义出发, 如何在戏剧里正确表现城乡关系, 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 今天我们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 城市的主体是什么。 我们的城市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城市, 城市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当然, 城市里的阶级关系是很复杂的。 直到今天, 我们城市里还有一个相当广泛的小市民阶层。 这个小市民阶层, 建国后一直处于被改造的过程, 而且比起解放以前,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小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 还有相当大的影响, 不可轻视。 但是, 假如在戏剧里以城市里的小市民, 开烟床子的, 来代表 “城里人”, 满台上只见这么一个 “城里人”, 而且从小市民的阶级偏见出发, 来看待“乡下人”, 认为农民粗野, 不讲道理, 等等, 这样来表现城乡关系, 恐怕就值得考虑。 作为观众, 难免要提出一个问题: 什么是城市的主体? 工人阶级是怎样看待农民的呢?

反过来, 再说农民如何看待 “城里人”。 戏里通过农民间的对话, 把 “城里人” 特别是知识分子, 描写得绘影绘声, 挖苦得淋漓尽致。 比如谈到知识分子到山区农村来游览, 总是说, 这也美极了, 那也美极了, 见到一块石头也揣起来, 拾到一片树叶也要夹到本子里。 要是叫他们住到农村里, 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农村里有卖酱油的也成了新闻, 等等。 应当说, 这段描写是很生动、 很深刻的。 但是, 这是否能算是反映了今天的城乡关系的主流呢? 我看不能。 因为这里说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情况, 并没有反映工人阶级的情况。 要反映城乡关系, 离开城市的主体,离开城乡关系的主流, 夸大城乡对立的残余, 是不可能正确表现出来的。 当然, 戏里也写了支部书记对待这些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正确看法, 但是从整个剧本和演出来看, 支部书记这个人物, 从语言到形象, 写得都是不深刻的, 显得没有力量。

小市民的思想感情, 不仅同劳动农民是对立的, 同工人阶级也是对立的。 “城里人” 并不都反对中学生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反对知识青年下乡, 轻视劳动, 特别是轻视农业劳动。 对这种思想加以批判, 是应当的, 问题是从什么思想出发去批判, 是从工人阶级的思想出发, 还是从农民的思想出发, 从城乡对立的观点出发去批判? 从农民的观点, 从城乡对立的观点去批判, 其结果, 不是克服小市民思想, 而是夸大了城乡矛盾。 这恐怕有违作者的初衷。

(原载 《吉林日报》 1964年4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