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或“看法冶

或“看法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最终会真相大白, 历史会作出公正的结论。至于说, 为了警惕和克服自己的缺点, 经常征求别人的意见, 这不属于上边所说的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范围之内。从领导上来说, 印象或看法, 也确是一个问题。人对人总是会有一定的看法, 而领导者对下级干部当然也不例外。看法是由许多具体事物归纳分析而形成的。这种看法, 有时是对的, 有时又是不完全对的。如果自己的看法不符合实际, 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

有一位同志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干部, 一有机会就要问他的上级, “领导对我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 有一次, 他又问起这个问题, 他的上级作了这样一个回答:“你要问领导对你有什么看法, 你可以去问问你下边的同志对你有什么看法。 领导对你的看法, 无非就是集中了你下边同志对你的看法。” 这个回答很好。 不知道这位同志是否从这个回答中得到启发, 以后究竟是否还向他的上级问起这个问题, 不得而知。也许这位同志有这种 “爱好”, 那是他自己的自由, 可以不去管它。 不过, 一个人总是关心别人对他的看法, 特别是关心他的上级对他的看法, 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闹革命, 干工作, 总不能说就是为了使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看法。 就这个同志本身来说, 经常关心别人特别是关心上级对自己的看法, 实在是不必要的。 如果说, 这种关心出于个人主义、患得患失, 那就更不应该了。 作为一个革命干部, 首先应当经常关心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 是否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 是否符合于党的原则。 凡是符合于党和人民的利益, 符合于党的原则,即便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给某些人以不好的印象, 甚至引起某些误解, 对个人来说, 也无足轻重。 因为最终会真相大白, 历史会作出公正的结论。 决不能为了换取别人对自己的一时的好印象,而牺牲党和人民的利益, 牺牲党的原则。 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是好是坏, 自己可以不去管它。 印象好坏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正确的标准。 从本质上来说, 这种标准只有一个, 就是党和人民的利益。 当然, 这也并不是说, 就可以不注意方式方法。 越是自己站在正确的方面, 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越要注意耐心谨慎, 防止盛气凌人。 至于说, 为了警惕和克服自己的缺点, 经常征求别人的意见, 这不属于上边所说的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范围之内。 这是两回事, 不能混为一谈。

从领导上来说, 印象或看法, 也确是一个问题。 人对人总是会有一定的看法, 而领导者对下级干部当然也不例外。 看法是由许多具体事物归纳分析而形成的。 这种看法, 有时是对的, 有时又是不完全对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事物的发展, 看法也会有所发展和改变。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看法, 并不奇怪, 没有看法倒是奇怪的事情, 问题在于这种看法是否合乎实际。 从领导者来说, 更重要的则在于不从一时一地的看法出发来考虑问题, 更不要以一时一地的看法为依据来决定问题。 古人说, 盖棺论定。这不是说不盖棺就不能有什么看法, 但是尽管可以有看法, 然而不要论定。 有些人, 其实盖棺也不能论定。 现在不是有人替曹操翻案吗! 观察一个人, 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要听其言, 而且要观其行; 不仅此时此地要观察, 而且彼时彼地也要分析; 不仅工作上思想上的情况要了解, 而且生活上的问题也要注意。 有时候, 对于一个人, 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印象, 这就需要多观察, 从各方面作出具体的分析。

有的人, 如果交给他一个任务, 他可以当面满口应承, 毫无问题, 甚至说得似乎有根有据, 明明做不到的事情, 也一定说是能做到, 只剩下没有立军令状了。 但是, 实际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不是打了折扣, 就是硬着头皮往下 “贯”, 这难免就要发生一些强迫命令之类的毛病, 有的甚至阳奉阴违, 说的一套, 做的又一套。 有的人正相反, 接受任务的时候, 如果越过实际可能,就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臆想的种种理由, 说明实际困难, 请求调整任务。 如果自己的看法不符合实际, 就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但是任务一经确定下来, 就不折不扣地努力完成任务。 对于这种人, 有人可能说他是叫喊困难, 在困难面前低头, 甚至可能说他是讨价还价。 从而也可能因此落下一个坏印象。 但是, 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这两种人比较起来, 究竟是哪一种好呢? 我认为还是后一种好, 而前一种不足为训。 后一种人可以说是老老实实,一是一, 二是二, 做不到的决不说大话, 硬说能做到; 而能做到的也决不敷衍, 说到一定做到。 前一种人, 当时可能给人一个好印象, 但是这种好印象是没有基础的, 虚幻的, 一到客观事物面前就会走向反面。 后一种人, 一时可能给某些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但是事实会出来讲话, 作证, 在事实面前, 坏印象也会转化, 走向反面。 无数的事实证明,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是不会吃亏的。

现在回到印象这个问题上来。 所谓印象, 常常是一种表象,而且又常常是一时的表象, 印象是一种感性的东西。 印象总是要有的。 不过, 不应当停留在印象上面, 为印象所支配。 必须经过分析归纳, 上升到理性, 这才能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当然, 要这样做, 就必须经过长期的观察, 经过斗争的考验。 中国有句俗话,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我们应当有这个决心。在坚持原则、 坚持真理的前提下, 不怕什么人有坏印象, 不怕被误解, 甚至不怕受一点什么委屈。

(原载 《吉林日报》 1962年4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