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梁灵光任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梁灵光带领顾委委员们,固定列席省委常委会议,参与重大问题和决策的讨论;对新的领导班子的决定,积极支持,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梁灵光还组织力量贯彻落实调研报告的实际问题,比如部分解决了广东与西南直达火车问题。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1985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梁灵光任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省顾委”)主任。根据小平同志关于顾委的工作“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精神,他带领委员们积极参与省委重要决策的讨论,围绕改革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研思考,及时向省委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较好地发挥了助手和参谋作用。

梁灵光组织顾委委员们集中学习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等一系列中央、省的文件,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提高同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一致的自觉性。

梁灵光带领顾委委员们,固定列席省委常委会议,参与重大问题和决策的讨论;对新的领导班子的决定,积极支持,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比如广东省“六五”经验总结、“七五”计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省级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和推荐等,都认真组织讨论,向省委提出建议,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省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被省委重视采纳。对其他一些工作方面的问题,如山区建设、能源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环境保护等等,也及时提出意见供省领导参考。

遵照胡耀邦同志提出的“多作点调查研究,多搞点社会工作”的精神,他亲自主持奔赴西南和苏南的调查组,主笔撰写详尽的调研报告,供省委决策咨询。梁灵光还组织力量贯彻落实调研报告的实际问题,比如部分解决了广东与西南直达火车问题。

一、积极开展同西南各省的经济协作,大有可为

1985年10月,梁灵光到省顾委后选择了大西南作为第一个考察点,先后考察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在西南各省,召开了协作座谈会,共同回顾了近年来互相之间开展经济协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了各省对今后开展协作的意见和建议。

考察结束,梁灵光撰写了《积极开展同西南各省的经济协作,大有可为》的报告给省委,建议省委领导应积极开展同兄弟省市,特别是西南各省的经济协作。文中有4个部分:(1)我省同西南各省开展经济技术协作的现状;(2)积极开展同西南各省协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协作的内容、办法和政策原则;(4)关键是交通运输问题。梁灵光指出,积极开展同西南各省的经济技术协作,对于我省经济发展,是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我省要成为全国的“窗口”,首先要向华南、西南地区开放;“对内辐射”的目标,也要先面向华南、西南。加强协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把我省和西南地区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让西南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雄厚的基础工业与技术力量发挥作用。这样,我省经济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加速腾飞,同时,也支持和促进了西南经济的发展。

开发西南,开展经济协作,最急待解决的是交通问题,为此梁灵光亲力亲为、多方协调,最终比较完满地解决了问题。当时,连接广东与云贵川的主要运输线只有3条,而且都不是直达,四川、贵州两省就交通不便一事早就打过报告给铁道部,要求增开一条广州经贵阳至重庆的直达客运线路,但一直未实现。梁灵光考察回来后,为此专门找了广州铁路局,要他们想办法调配,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开通了一条广州至贵阳的直达客运列车,以后又延长至重庆、成都。从此,云贵川连接广东的陆上交通就比较方便快捷了。

二、从无锡、江阴、常熟、沙洲四县市看“苏南模式”经济的发展

1986年10月,梁灵光到沙洲(今张家港市)、无锡、江阴3县和常熟、苏州、无锡、常州4个市参观考察,苏南几市县的乡镇工业发展情况令他大开眼界,“苏南模式”对他启发颇深。

那时,全国有三个模式,一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乡镇企业模式,二是苏南的集体乡镇企业模式,三是温州的个体模式。所谓“苏南模式”,主要就是依托大中城市,以集体为主,以工业为主,以市场为主,大力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考察结束,梁灵光有感而发,撰写了《从无锡、江阴、常熟、沙洲四县市看“苏南模式”经济的发展》一文给省委,介绍了江苏“六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的成就,无锡、江阴、沙洲、常熟四县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四县市发展经济的主要经验。四县市发展经济突出以工业为主体,工业中又以乡村工业为重点。当一个乡的工业占工农业产值的80%—90%时,他们不是把资金大部分用于消费,而主要是积累起来,然后进一步地扩大再生产,这种“母鸡下蛋”“滚雪球”的办法,使得四县市的乡镇企业以母厂带子厂、老厂分新厂的方式逐步发展起来。当时,广东省“六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集体和个体的)37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26亿元(含集体与个体),1块钱的投资还达不到1块钱的产值增长(当然要做具体分析,其中大约44%是用在非生产性的建设上)。但江苏5年投资218亿元(也同样有非生产性建设),产值增长646亿元,1块钱的投资有将近3块钱产值的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并没有中央给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可是整个的发展速度要比我们快,这的确很值得我们深思。苏南四县市搞了个农业上的规模经营,即农村的生产资料基本上是集体所有,农民的收入主要也是靠集体的分配。他们还把承包到户的商品粮田搞成小的集体农场,由专业户承包。这种小集体家庭农场,机械化程度高,它不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让更多的人从事工副业,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们的收入甚至比工厂还要高。鉴于苏南的情况,梁灵光向省委领导提了五条建议:第一,需要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努力赶超。建议省里有计划地组织省、市、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批外出参观学习,认真调查研究,发挥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再集众家之长,补我之短,这样就能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第二,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相应发展第三产业。为了加快工农业,特别是我省比较薄弱的乡镇工业的发展,结合苏南、温州的经验,因地制宜,各有重点。市(地)、县、区、乡、个体(包括联户)五个轮子一起转,加快发展,同时省里要加强宏观方面的规划与指导,以避免某些盲目性,提高经济效益。第三,苏南乡镇工业基本上是依托上海等大城市起家的,广东省毗邻港澳,如何发挥广州这个中心城市的作用,如何发挥香港的作用,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建议对以广州为中心,以深圳、珠海为窗口,以佛山、江门等中小城市为骨干的珠江三角洲如何加速发展,并发挥这个经济开放区对全省以及华南、西南地区的作用,认真进行规划,逐步组织实施。现在还要考虑到1997年香港收回后,以穗、港、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如何配合协作,对内促进华南以及全国的“四化”建设。第四,从江苏以及广东省“六五”期间的经验教训看来,要加快广东省“四化”建设,在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必须继续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生产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把工农业搞上去,其他方面相应协调发展,而不能走什么捷径甚至靠买卖洋货赚钱来解决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我省对外开放的优势,加强外引内联,更好发挥“四个窗口”与“两个扇面”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苏南之行所做的调查报告递交省委后,引起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省的三级干部会议上分发给大家讨论。事后,江苏省委也转发了这份调查报告。

三、视察海南,提出合理化建议

1987年1月,梁灵光与许士杰等同志到海南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前后大概用了10天的时间,走了海南10个市县。考察结束,梁灵光和许士杰于2月5日写出《关于视察海南的情况汇报》,提出发展热带作物要重视市场预测,加强宏观指导,要充分利用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及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海南热带作物的生产率,如两院掌握亩产橡胶200公斤的技术,而海南农场亩产仅50公斤,农民仅30公斤。还建议改革农垦管理体制,把全部国营农场下放给海南地方等。

三亚,梁灵光了解到,这里是典型的热带海区,发展海水产品养殖的潜力很大,有世界上最好的白蝶贝珍珠母贝,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实验站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已培植出直径1厘米半的大珍珠,专家们认为它的光泽和厚度都是世界罕见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成果,没有将优势发挥出来。于是,梁灵光向海南建议,应充分利用三亚一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本身的技术力量,提高珍珠的数量和质量,把白蝶贝珍珠母贝作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到国际市场上换取大量美金,同时又可促进珍珠事业的发展。另外,他还建议他们,在新的形势下要更新观念,加强宏观指导,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和能力,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项目,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变海南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开放促进海岛的全面开发。这些意见后来大部分被海南采纳。

在省委的支持下,省顾委还参加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革命教育;参与党史、新四军资料的编写审定工作,给革命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988年5月24日,在广东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梁灵光代表省顾委就省顾委成立五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向大会做了全面的汇报,27日,党代会批准了这一报告,认为“五年来,省顾委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