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洋楼的秘密

西洋楼的秘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西洋楼是中西建筑风格杂糅的“嵌合体”。西洋楼的设计,会不会存在一个仿照的蓝本呢?对于文献、图档十分有限的西洋楼景区而言,这份材料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由于西洋楼景区建筑的布局和细节几乎没有一处相同,故对残损构件的辨识显得尤为困难。通过与老照片进行比对辨析,工作人员辨识出其中12件属于谐奇趣,并明确了位置。在整个西洋楼景区,最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当属“水法”,也就是喷泉。

在圆明园内有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景区:它的面积仅占到全园总面积的1/50,却因为材质特殊,不易被劫掠、焚毁和偷盗,在英法联军的劫掠焚烧后,比绝大部分景区保存得更为完整;四十景图来不及留下对它的描绘,它的形象却深入人心,几乎成为圆明园最重要的象征。

这个为数字再现工作带来重重难题,也制造了不断惊喜的所在,就是中国传统皇家园林中最早的大型欧式建筑群—西洋楼景区。

西洋楼景区位于长春园的北部,总平面呈T字形,占地面积约70 000平方米,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由西向东陆续修建,大部分景区在1760年前建成,包括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等10余处建筑景群。

西洋楼景区迥异于中式建筑体系:西洋柱式代替了梁架结构,巴洛克或者洛可可风格的纹饰代替了彩画,完全无法依照传统中式建筑的规律进行推算复原。然而,它也不是典型的西式建筑。由乾隆年间宫廷画师绘稿、造办处匠师制版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20幅是现在可见的关于西洋楼形象最系统的记录。从留存至今的铜版画上看,西洋楼景区第一座竣工的建筑“谐奇趣”的砖石结构墙体上,顶着一个中式的庑殿顶;巴洛克风格的砖雕上出现了牡丹主题的纹饰;更令人意外的是,经过对遗址的测量发现,这个外表欧式的建筑群,用的竟然是合乎中国工匠习惯的计量单位:丈、尺、寸……可以说,西洋楼是中西建筑风格杂糅的“嵌合体”。

这种奇妙的组合,“归功”于建造西洋楼景区的独特“班底”—设计师为供职于宫廷的耶稣会传教士,如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等,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建筑学训练,而施工者则是土生土长、并未领略过西洋建筑的中国工匠。

高明是3D复原团队中西洋楼课题的主要负责人,自接手之初,他便意识到对于这个特殊的案例,必须打破常规。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设计范式的匮乏。既然建筑并不是设计师郎世宁、蒋友仁等人的本行,那他们在设计中难免照猫画虎。西洋楼的设计,会不会存在一个仿照的蓝本呢?

偶然一次机会,研究者们在一位同时代的法国耶稣会教士前往北京时所带书籍的清单上发现了一本建筑书籍:17世纪法国建筑学家夏尔·达维勒(Charles d‘Aviler)所著的《建筑教程》(Cours d’Architecture)。几经周折,他们从欧洲找到了这本古书,经过比对,书中所绘的诸多建筑样式都能在西洋楼景区找到高度相似的实例。高明分析说:“考虑到那个时代著作、出版事业远不如今天这么发达,而能在西洋楼建造期间,出现在北京耶稣会士群体中的欧洲建筑书籍,更是屈指可数。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郎世宁等人在设计西洋楼建筑时曾经大量地参考此书。”对于文献、图档十分有限的西洋楼景区而言,这份材料的重要性毋庸赘言。

虽然相对于中式建筑丰富的研究成果积累,西洋楼的复原工作毫无先例可循,但它也有自身的优势:更为丰富的实物遗存和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自1873年德国的恩斯特·奥尔默以来,多位摄影师为这个景区留下了整个圆明园最早也最丰富的影像记忆。数字再现西洋楼,就是从这两方面优势都最突出的谐奇趣开始。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一、二层皆七间,顶层三间,楼前左右九间弧形游廊连着两层八角楼厅,是为皇帝演奏中西乐器之处。

在谐奇趣遗址现场,复原团队一共搜集到石构件700余件,其中有纹饰雕刻或典型特征的大约150件,99.9%以上的石构件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由于西洋楼景区建筑的布局和细节几乎没有一处相同,故对残损构件的辨识显得尤为困难。一种利用计算机完成的虚拟拼接技术发挥了重要的功效: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记录所有实体构件的点云数据,运用这些数据在计算机中制作出构件模型,然后根据其尺寸、形状、特殊纹饰,对照影像资料,在电脑中完成“拼图”,局部还原建筑。

除了石构件,研究人员也试图将收藏于圆明园文物库房中的200余块琉璃构件“拼”回原处。通过与老照片进行比对辨析,工作人员辨识出其中12件属于谐奇趣,并明确了位置。同时,多彩琉璃构件在老照片上呈现出的深浅不一的高光,激发出一个大胆的尝试:给西洋楼“上色”。

“一开始,我们凭借经验,主观地认为黑白老照片上深色的构件,应该匹配实物颜色同样较深的蓝色;反之,较浅的部分则应该对应黄色、绿色的琉璃构件。”但一次对库房琉璃构件的整理,改变了高明的认知,“当时我一眼认出一块浅黄色的琉璃残片,无论花纹还是形状都与照片中一个显色为深色的构件匹配。”

通过纹饰、形状等依据被定位的琉璃构件越来越多,高明的判断很快得以证实:与之前的臆断恰恰相反,所有蓝色系的琉璃构件在老照片中,确实呈现出较浅的灰色,而黄色、绿色在老照片中则呈现出较深的灰色。这意味着,整个谐奇趣的色彩将和以前的认知,来一个“大反转”。老照片的显色为何与今天不同?原因尚无法确认,高明猜测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所用的湿版摄影法,显影剂往往由摄影师个人配制,配方上的不同导致了这种不同的显影效果。

在接连对西洋楼景区几个建筑的琉璃构件进行统计后,高明和他的团队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对于整个景区第一个竣工的谐奇趣,海晏堂、大水法等10余处后期建筑的琉璃构件大幅度减少。是因为对试验性质的谐奇趣外表并不满意,有意识地调整了设计?还是随着对西洋建筑的熟悉,不再依赖于中式的装饰手法?还有待学界更深入的研究。

在整个西洋楼景区,最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当属“水法”,也就是喷泉。其中尤以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报时水法最为著名。铜铸的十二生肖头像,按照每昼夜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正午时则同时喷水,是一种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的水法形式,俗称“水力钟”。

来自罗马马克斯·普朗克艺术史研究所的赫尔曼·史林姆博士,和复原团队一直保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他在惊叹西洋楼水法的艺术成就之余,更好奇一个问题:这些喷泉每日吞吐的泉水,来自何处,又如何运转呢?

今天在谐奇趣北部和海晏堂东侧,仍能看到夯土高台的遗迹。其上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根据样式房图档可知,这些就是当年的蓄水楼,也就是水法的水源所在。蓄水于高台,可以为水法提供充足的水压。海晏堂蓄水楼内还涂有一层“锡”,用来防渗,因此也被称为“锡海”。

有了水源,还需要一整套机械设备和地下管道,才能使水法运转。但是对乾隆帝而言,水法乃至整个西洋楼景区,更多的是用来满足“中国之大,无奇不有”的猎奇和炫耀心理,对其中蕴含的西方先进技术并不感冒。以至于园中工匠并未掌握水法运行的机械原理,一段时间以后,就只在皇帝游赏时,临时用人力或畜力引水了。

时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术而无法破译的难题,在今天借助现代科技看到了解决的希望。史林姆博士做出了一种全新的尝试,他用透地雷达(GPR)和内窥镜,对谐奇趣区域进行了探测。这两种设备对地下构筑物的探测能力,帮助他初步证实了样式房图档记录的输水管道分布情况,并找到了可能曾埋设水管的暗沟。这意味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从技术上完全破译大水法、十二兽首等水法奇景的秘密。

如今,圆明园90%的景区已经初步完成数字复原,但仍有太多的谜题悬而未解。数字再现并不仅仅局限于展现,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反哺研究。正是通过一砖一瓦虚拟搭建,今人才得以从一个远观者、俯瞰者,变成一个建造者、体验者,才能真正从“人”的维度,去体味这座万园之园的不朽魅力。随着圆明园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再现圆明园也在不断进入新的层面,从建筑庭园到内部陈设、器物衣冠,从园林景致到人们的园居活动、节令仪典。从这个意义上说,再现圆明园不会,也不应该有终结的一天。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