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奇迹的“秘密”

奇迹的“秘密”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让“零年级学生”掌握对单词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所有这一切,我的“零年级学生”是在开始学习字母前掌握的。这是我的教学法体系的第一个“秘密”。我建议我的“零年级学生”按照图画内容想出一个句子,并且拼字板把它构造出来——现在这些拼字板已组成了一个长条状的长方形。就这样,在83天的时间里,每一个“零年级学生”都“写满”了好几本练习本。

今天能出现奇迹吗?这些刚学完识字课本的6岁儿童能否书面叙述自己的快乐和伤心呢?我有点焦急不安起来。但是,过去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坚定了信心。83天以来,我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训练他们,使他们掌握书面语的基本方法。今天的这堂课就是对我的教学法体系的全部“秘密”的检验。

这些“秘密”是这样的。

首先,让“零年级学生”掌握对单词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我使他们养成理解我故意拖长了声调念的单词的习惯,并教他们自己也学会用这样的方法读单词。在这同时,注意其中每一个语音的音响延续时间。借助一些拼字板,他们把单词的语音组成加以物化。这一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儿童先慢慢地和拖长了声调地读出一个单词,然后区分出其中的第一个语音,并摆出一块拼字板(蓝色代表辅音,红色代表元音);接着以同样的方法把这个单词读第二遍,区分出其中的第二个语音,摆出第二块拼字板。其余以此类推,直至区分出最后一个语音和摆出拼字板拼出这一个单词为止。这样,他就获得了一个标明其语音组成的单词的模型。这个模型也可以被用来变戏法:把各个语音(即各块拼字板——译者注)弄乱了重新排列,把一个语音与另一个语音互换位置,拿去某一个语音,并在这样做的时候进行观察,单词怎样被改变、被歪曲,或者“消失”了。这种能力是掌握单词书写法的基础。我建议孩子们把单词写下来,可是他们还不知道字母。因此,任何一个字母的字形都是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的。这一个过程我称之为准书写的过程。随着一堂又一堂课的练习,儿童们用这样的方法写单词的能力日益完善起来了。他们已不需要把一个单词读好几遍,只需读一遍就能区分出其中的所有语音,并把单词写下来。所有这一切,我的“零年级学生”是在开始学习字母前掌握的。

随后——从开始学习字母起——我建议孩子们用混合的方法写单词:用小圆圈(表示未学过的字母)和学过的字母。这样,每学会一个新字母,这个字母立即就被列入专门为练习书写单词而拟定的书写活动的体系中去,而准书写就逐步地转变为正式的书写,即由字母取代小圆圈。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的6岁学生在没有认识所有的字母之前,就已经开始学习单词的书写和掌握书写单词的一般方法了。这是我的教学法体系的第一个“秘密”。

其次,写句子。我建议我的“零年级学生”按照图画内容想出一个句子,并且拼字板把它构造出来——现在这些拼字板已组成了一个长条状的长方形。构造句子是这样进行的:儿童说出一个句子,区分出其中第一个单词,并放置一块拼字板,把句子复述一遍,区分出其中第二个单词,并挨着第一块拼字板放置第二块拼字板,往下依次类推。在末尾放置一块有句号、惊叹号或问号的拼字板。究竟放置什么标点符号的拼字板,由儿童根据自己想用这个句子表达什么内容而定。结果就得出一个句子的模型。儿童可以重新排列这个句子的单词,去掉其中的某个单词,或者在句子中加入新的单词。每一次这样做,儿童都应该仔细观察,句子的意思、结构有什么变化,它的内容更丰富了,还是贫乏了,并考虑怎样更好地排列句子的词序。随后,儿童们学习“写”句子:把这句子说一遍,找出其中第一个单词,把它“写”下来,即画一个略长的长方形,把句子复述第二遍,找出其中的第二个单词,以同样的方法也把它“写”下来。在句子的末尾打上句号、惊叹号或问号。孩子们逐步地养成了按图画情节编小故事并把它“写下来”的习惯,“写”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就这样,在83天的时间里,每一个“零年级学生”都“写满”了好几本练习本。当然,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读出来”上面“写”的是什么。在课上,在课间休息的时间,他们常常给我“读”他们自己的“作文”。其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早在学习识字课本的期间,孩子们就已经学会了写自己的印象和感受、用书面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方法。这是我的教学法体系的第二个“秘密”。

第三,我使儿童们养成条理分明地说话的习惯。即先考虑一下,说什么和怎样说,然后口头表述自己想说的话。为了使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我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操练他们慢慢地复述某种内容,慢慢地讲出自己的印象、感受。在这同时我还要求儿童给我叙述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例如,某个孩子昨天看了一部新电影,我还未看过,我就很感兴趣地要他把这部电影的内容告诉我,他也很想与我交谈他的感受。又如,我不知道,某个孩子是怎样度过星期天的,就要他谈一谈,他也很想把自己与爸爸一起玩的印象告诉我。这样,就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事务上的谈话”。但是他应该慢慢地、有条不紊地、清楚地叙述,不重复不必要重复的单词和句子。在给我或向全班同学叙述某件事的时候,甚至也可以让他手中拿一把拼字板,一面叙述,一面把这些拼字板投入到一个彩色的拼字板盒子里去。这种交流、报告点什么的渴望是那样强烈,以至它足以帮助儿童克服在事先考虑叙述的内容时所碰到的困难。

所有这一切之所以需要,也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下述能力:不急于含糊其辞、不加修饰地说出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印象,而是先作一番思考,然后再叙述,使叙述具有鲜明的思想和修辞造句的色彩。例如,一个儿童动人情感地、有表情地一口气说出了一件诙谐的小掌故:“我同爸爸一起到那个地方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真令人可笑——哈哈……哈……哈,我扔一颗糖果——就这么啪的一响,正好丢在一只猴子的头上,它就叫了起来,大家都哈哈大笑,在那里还有一个男孩子,他的妈妈在他的身上轻轻地拍了几下,因为它……它……猴子要咬人”。我要求他借助拼字板慢慢地、深思熟虑地说。下面就是他按照我的要求所作的叙述:“星期六我同爸爸一起到动物园去。在那儿有一只猴子,看上去非常令人可笑。它叫奇塔。它四脚朝天地在荡秋千,突然一下子掉了下来,正好掉在另一只猴子的头上。这只猴子非常害怕,尖声地叫了起来。这多么令人可笑!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丢给它们一颗糖果。有一个男孩子想走近铁笼子,给猴子吃饼干。这男孩子的妈妈吓坏了,赶忙把他从栅栏处拉开了。她担心,猴子会把男孩子咬伤。”

可见,如果把儿童的口语通过书面语的“过滤器”加以提炼,他们的口语将会变成什么样的。我从自己的实践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发展口语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儿童书面叙述自己的印象和思想的能力;在这同时,也要按照书面语的某些规则发展口语。我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奠定书面语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口语更迅速发展。这是我的教学法体系的第三个“秘密”。

第四,关于书写技巧。我认为这里的主要任务是不要把培养儿童的书写技能的过程同培养他们的书面语的能力割裂开来。为了解决这一任务,我给我的6岁学生们编制了附有练习和书写范例的专门的作业本。我并不要求儿童做描画字母笔画的练习来训练书写。我认为较好的办法是练习格鲁吉亚文书法中所固有的那些主要的字形笔画,在练习这些笔画的过程中学会字母的书写。这样,儿童们在日后就能毫无困难地书写任何一个字母。在作业本中我给儿童们开列了各种各样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按照图写出单词和句子、猜字谜、句子填空、用所给的字母尽可能组成更多的单词,等等。这样,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书面作业的过程中,我的6岁学生就获得了书写的技巧。这是我的教学法体系的第四个“秘密”。

Л.С.维果茨基[3]的下述理论原则是所有这些秘密的基础:书面语——这是“言语的代数学”,它具有自己的特殊的心理学规律,不能把它的结构简化为口语的结构。这一立论推翻了一条老生常谈的心理学原则:“口语+书写技巧=书面语”。我认为,这一错误的观点就是传统的小学书写教学法的灾难之所在。按照这种观点,如果儿童的书面语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那么,就应该归罪于如此限制了儿童天赋的造物主。但是,造物主以它的本来面目在造就着儿童。既然它本是无限的和万能的,怎么能如此地限制儿童的书面语的天赋呢?唷,归罪于造物主,这是多么的笨拙!

其所以笨拙,是因为我的“零年级学生”已经在把他们自己的作文交给我了。在很多人的作文上还画着插图:蝴蝶、鲜花、飞机、房子、各种人物。我立即读他们的作文,作文里没有任何臆造出来的东西,全都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我感到万分喜悦:孩子们能够描述自己的印象、情感和感受。我在完成识字课本教学的这一阶段的目的达到了。要是现在有人也请我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使我高兴的是什么?”我就这样写:“我对我的6岁学生的才能感到无比地高兴,我对奇迹的出现感到无比地高兴!”并且还要拿儿童们的37份意想不到的佳作来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