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速决战还是持久战

速决战还是持久战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8月7日至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正式决定“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中国共产党依据敌我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持久战略指导方针和实行持久抗战的作战原则。这四个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胜战,抗日战争是这四个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的比赛,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并结合当时当地和自身实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和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年8月在洛川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鉴于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艰苦性,以及蒋介石企图驱使红军开赴前线充当炮灰的险恶用心,提出坚持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方针。道理很简单,“因为没有独立自主,就会失去党对红军的领导权、指挥权,前途可想而知;不是着重于山地,红军便没有可靠的依托和周旋余地,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术特长,发展壮大自己;离开了游击战为主的作战形式,以几万红军去同几十万日军硬拼,那就等于送上门去被敌人消灭,这正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4]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持久性,揭示了侵略者必然失败的本质,提出先是战略防御、继以战略相持、最后战略反攻的总体战略设想,正确预测了这场战争的进程,得出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这一鼓舞人心的科学结论。《论持久战》是中华民族顽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的高度体现,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为取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国民党政府大本营颁布的战争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方针,较之过去的方案大大前进了一步。明确提出以武力对抗侵略敌寇;以“持久战”为作战指导的基本主旨等等。但是,贯彻持久战主旨的部署和指导缺乏周密考虑和计划,在全面战争爆发初期即准备于主战场正面以柔性攻击等,或多或少背离持久战,而带着轻敌和速决战略的成分。国民党实现持久战战略的途径,主要是靠内线持久的阵地防御战。这种受制于敌和被动挨打的内线防御战,不能有效地歼灭敌人,很难实现战略持久。

1937年8月7日至12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正式决定“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8月18日,他在发表的《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中,具体阐述了“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随后,国民党军事当局把“持久消耗战”思想归纳为“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其实,李宗仁早在1933年的《焦土抗战论》中就有进行敌强我弱和对应战略的分析。他指出敌人在速战速决,以迫我作城下之盟。“但吾人必须避我之所短,而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众民,山川险阻等优越条件来困扰敌人,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5]还提出,到敌人被诱摄入我国广大无边原野时,我即实行坚壁清野,使敌人无法利用我们的人力和物资,并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破坏敌人后方交通,使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入泥沼之中,积年累月,则暴日必败无疑。这就是所谓的“焦土抗战”。由此可见,国民党的长期消耗战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其片面的部分,主要是缺乏在有利条件下的主动性和机动性。

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是与其单纯片面抗战方针联系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种消极军事战略方针,因为从根本上忽视了全国抗日军民在抗战中的决定作用,又没有将有效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为实现抗战战略的首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同时这种“持久消耗”战略,缺乏战场作战方针作为基本支撑和内容。它是国民党长期形成的“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层层设防,处处据守”“深沟、高垒、厚壁”等消极防御作战思想在战略上的反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频频失利,从军事上讲,实行单纯防御作战方针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依据敌我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持久战略指导方针和实行持久抗战的作战原则。由于抗日战争是长期的,国共两党的合作也必须是长期的,这是抗日时期一切政策的出发点。由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8月上旬送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确立全面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明确提出:抗战的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在战役上应以速决战为原则;战略上的内线,而在战役的指导上则应是外线作战,以求包围和歼灭敌人;其主要作战方式是运动战;避免持久的阵地消耗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全面总结抗战十个月的经验,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全面论述了持久战的战略指导思想,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悲观错误思想。他指出在作战原则上,必须是正规战和游击战相结合,以正规战为主;把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以运动战为主;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是指导中国抗战的重要理论武器和必胜法宝。

国共两党在对日作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中国共产党满怀胜利信心,准备长期战斗。而国民党在抗战开始时,是“亡国论”;全面抗战后,当取得一些胜利时,“速胜论”又占了上风。在中共内部,也有一些人存在着盲目乐观和轻敌思想,认为不出四年就能打败日本,因而轻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忽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进一步澄清党内外在抗日战争问题上的错误思想,提高广大人民的抗战胜利的信心,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从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的总根据出发,对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由于敌强我弱,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日本对中国进行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必然失败和中国必然获得最后胜利;日本国度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经不起长期战争,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中国则是得道多助。这四个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胜战,抗日战争是这四个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的比赛,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日本只能横行一时,不能横行到底;中国决不会亡,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归结到底就是:由于国民党腐败反动,共产党还弱小,所以中国不可能速胜;由于有先进的共产党,积极依靠人民打人民战争,所以中国不会亡国,所以抗战一定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军事理论著作。它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科学预见,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内在规律,并指明了中国人民争取胜利的道路,从而在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极大地坚定和增强了全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指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双方各有政权、军队的合作,是具有广泛民族性、曲折复杂性的合作,是没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的合作。这些特点,表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共同的民族敌人,又存在着复杂的阶级矛盾。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在1937年8月25日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就科学地预见到:“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的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

为了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克服错误倾向,统一全党思想,确定共产党在新阶段的基本方针任务,中共中央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扩大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王稼祥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1)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正确的;(2)毛泽东、朱德等人领导的八路军执行了党的新政策;(3)中共中央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理论;(4)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中央领导机关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他十分明确地提出:“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就是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就是冲破国民党的一切限制,放手发展自己的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