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起点不决定终点

起点不决定终点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老威廉五个子女中最普通的一个,他出生于1839年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勤劳和朴实,是母亲送给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最好的礼物。尽管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父亲有诸多不满,但是他也不能否认父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对他切切实实地产生了影响。这种教育方式或许有点偏激,但对年幼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而言,却是至理名言。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其人生结果也不同。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在180多年前的纽约州里奇福德镇里,住着一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家,男主人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游医,靠卖一些医不好人也医不死人的假药维持生计,女主人伊莱扎·戴维森是一个虔诚的浸礼会教徒。由于威廉常年漂泊在外,伊莱扎只能独自养家糊口,抚养五个子女。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老威廉五个子女中最普通的一个,他出生于1839年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这个孩子小时候给人的印象是目光有些呆滞,好像总是在凝神思考些什么,眉宇间总有些化不开的忧郁,郁郁寡欢,又落寞不羁,人们看不出他以后能有多大出息,更不会将他同日后的亿万富翁联系在一起。老威廉的心目中,这是个最不争气的儿子,因为就他这个德行,张嘴说话都费劲,或许连一服药也卖不出去,连当个假药贩子都没有资格。好几次,威廉都想踹他两脚,问问这个古怪的家伙,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心里,自己出身低微,贫穷和卑贱好像是一把刀的双刃一样,时时刺痛他幼小的心灵。他缺少一个英雄楷模式的如山一样沉默坚毅的父亲,更让他痛苦的是他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他记忆中的父亲是个不光彩的烙印,是个令他感到丢脸的假药贩子。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归结为一个词——忍耐。

母亲伊莱扎·戴维森是个一言一行都遵循《圣经》的基督教徒,她用近乎清教徒式的克制和隐忍影响了小洛克菲勒。勤劳和朴实,是母亲送给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最好的礼物。

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是一个很讲求实际的人,他好像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结合体,时而充满浪漫主义气质,满世界闲逛,时而讲求利润,一个铜板也不放过,他从小就教育孩子们,只有劳动,才能给予报酬,而家里的任何劳动,都制订了一套标准。尽管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父亲有诸多不满,但是他也不能否认父亲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对他切切实实地产生了影响。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的游手好闲是他深恶痛绝的,他觉得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犯罪,一个人生下来就应该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中体现价值。另一方面,父亲灵活而务实的商业逻辑又给了洛克菲勒经商的天赋。

小时候,洛克菲勒就表现出了他的商业才能,他有个记账本,上面详细地记录着自己在田里干了哪些活,以此来向父亲要报酬。然后,他把这些自己赚的钱积攒下来,贷给当地的农民,赚取利息费。

医药贩子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这种教育方式或许有点偏激,但对年幼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而言,却是至理名言。这样的人生格言也许过于消极,但是对于在逆境中生存、在商场上厮杀的人是自我保护的法则。

一个医药贩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当然不会有什么社会地位,更不能妄想控制别人。人无法控制别人,就只能控制自己。

有个小故事说: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40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的关键。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可是山仍然没有什么动静,只剩下回声在山谷中回荡。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了山顶。在客观环境改变不了的时候,人要改变主观信念。正如穆罕默德说的那样,如果不能让山走向你,你就要走向山。

有的人喜欢抖机灵,显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对自己的要求却是隐藏,从少年起就开始了近乎残忍的自我控制,每天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稍微有些思想杂念就强迫自我修正,一次,他发现自己还是未脱稚气,容易喜形于色,就来到镜子前,反复训练脸部肌肉,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表情。

生活的艰辛,让一个少年失去了无拘无束的童真和快乐,而平添了许多超出年龄的坚忍和刚毅。很多年以后,当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复杂的神情。如果命运可以让他再有一次选择的话,不知道他会不会选择这种生命不能承受的重压,更不知道,以失去最快乐的童年时光为代价换回的巨额财富,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当然,一切已经不可更改。

约翰好像是被轻视、忽略的丑小鸭,独自凝神思考,有如静谧的山谷中自生自灭,自开自落的野草、野花。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在一些小事上,一个富翁的未来初见端倪。一次,他捉到了一只小火鸡,通常情况下,孩子们会给这个小家伙的腿上拴一根绳子,疯跑取乐;而约翰却将这只小火鸡视为珍宝,精心喂养,等这只小火鸡长大以后把它带到集市上卖了一个很好的价钱。世间事有舍就有得,放弃了单纯的娱乐,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获得了自己的财富。12岁时,约翰已经有了50美元的积蓄,这时,约翰又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经商天赋和近乎于犹太人的营销智慧,他把这笔“巨款”借给邻居,收取利息。

“我就是喜欢钱,这没什么不好。”约翰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他对自己的需要也非常清醒和明确。

有时候,我们不能不感叹世界的奇妙,一个医药贩子家里能走出一个亿万富翁。谁能不好奇,起点和终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