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傅山学术渊源

浅论傅山学术渊源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傅山是一位少有的通才,精通儒释道,通读经史子集。归纳起来傅山的学术渊源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钱超尘先生也对傅批《内经》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研究。对照现存傅山关于中医理论的论述和对疾病的分析,他的中医理论源自《内经》毫无疑问。傅山治学严谨,讲求探源溯流,集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又独出心裁。抛开傅山医学家的身份,他是一位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由此可知,老庄思想对傅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石 琳

傅山是一位少有的通才,精通儒释道,通读经史子集。从历史记载中得知,傅山从医,主要从甲申(1644年)明亡之年开始,《忻州志》有载:“甲申之变,遂弃青衿,游行大江以南,数年而返,焚其著作,日以医道活人,神奇变化,泄《素问》之秘。”关于他行医的记载也多有著述。清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写到:“先生既绝世事,而家传有禁方,乃资以自活。”清嵇曾筠在《傅征君传》中写到:“精岐黄术,邃于脉理,而时通以儒意,不拘于叔和丹溪之言。踵门求医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朱还《阳曲学案·提要》云:“国变后,以皇冠自放,家财散失尽矣。自中岁至盖棺,皆恃医以自给。”等等不胜枚举。那么他的医学知识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师承授受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就这一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文献专家钱超尘先生,他专门对傅山从医的学术根底和医学思想源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钱老指出,通览《傅山全书》《傅山全书补编》《霜红龛集》中有关医事活动的记载,可以看出傅山对中医经典著作几乎无所不读,而且不仅读还有所感,写有许多随感短文。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了解到他对《内经》《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唐宋之后的医家著作精熟于心。归纳起来傅山的学术渊源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深入研究《内经》

傅山关于《内经》的论述很多,如在《霜红龛集》卷二十九《杂记·四》提到了谚语“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见《内经·五运行大论》:“岐伯曰,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天之气,经于心尾巳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女胃。所谓戊巳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遁甲经》曰:六戊为天门,六巳为地户。晨昏占雨以西北东南,义取者,雨为土用,湿气升天,故此占也。”可见傅山对经文记忆纯熟,故能做到随读古籍随时与医学典籍对比考证,真正做到融会贯通。《霜红龛集》卷二十三《淮南存隽·泰族训》中云:“毛蒸理泄……《灵枢经·营卫生会篇》有此四字。”《管子·内业篇》:“得道之人,里丞而屯泄。”注:“谓凑里程达,屯聚泄散。”案,“丞”即“蒸”。“毛”与“屯”易混。然毛字明而浅,屯字细隽矣。……”通过这段文字亦不难看出,傅山对内经的研究精深入微,字字推敲,求取真意。

随着对傅山研究的不断广泛深入,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王小芸、赵怀舟等人在对傅山医著的文献考证及校勘整理研究工作中,根据马继兴先生《中医文献学》中提供的线索,不仅找到了国家图书馆存藏的傅批《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的全秩,还意外发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存藏的傅批《黄帝内经素问》。经有关专家从笔迹、字体、钤印等初步鉴定,这两部书确认为傅山先生的批注。王小芸等人研究发现,两部傅批《黄帝内经》中的批注内容、格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个本上,也用不同颜色、不同笔体做出批注,且存在红笔、墨笔相互重叠的情况。这说明傅山先生曾多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甚至可以说他对《内经》做到了累年研习。文中句读多用红笔,正文中多见字上、字旁的红笔圈注,小字夹注,出具图例等多种文献标注形式。文中出现的穴位名称多用红笔圈注于字上,或在穴位名称旁边双竖线标明。批注的内容有些是引用《说文》对条文中字的解释,多数是对条文的理解或发挥或是自己的见解。傅山如此认真细致地批阅《内经》足以见他对这部医学经典的重视程度,对于先生苦读经典,不懈钻研也可窥见一斑。这也就不难理解前面提到的《霜红龛集》里诸多记载所反映出的傅山对《内经》的内容为什么能够如此精熟。正如傅山讲到读书方法所说的:“读书不可贪多,只于一种里钻研穷究,打得破时,便处处皆融。”先生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钱超尘先生也对傅批《内经》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研究。对傅山手批《内经》的时间、流传概况以及批注内容进行了全面考证。认为傅山研读《内经》不是一年,不是一次,而是多年多次,其中《内经》经文、王注、林校对他的开悟与影响十分深刻,认为后来傅山之所以能够成为“仙医”“圣手”,绝非天授,而是来自苦读。对照现存傅山关于中医理论的论述和对疾病的分析,他的中医理论源自《内经》毫无疑问。

二、遍读医学典籍

傅山治学严谨,讲求探源溯流,集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又独出心裁。对于博采众家,《傅山全书》第七册卷二十九云:“吾家自教授翁以来,七八代皆读书解为文,至参议翁著。下至吾,奉离垢君教,不废此业,然大半为举业拘系,不曾专力,至三十四五,始务博综。”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傅山开始广发涉猎经史子集,也开始了学习医学之路。在重点研读《内经》之余,遍读历代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本草纲目》《南阳活人书》《证治准绳》等在《霜红龛集》中均有提示。《霜红龛集》卷四十中记载了他研究《南阳活人书》的心得:“《南阳活人书》一百一问,非不精细,吾亦不无二三则疑之。来星海多所拨辩。唯太阴腹痛一条,桂枝芍药加大黄汤最得长沙奥旨,不可思议也。”在《霜红龛集》卷十一有《卖药》一诗中,表达出《伤寒》《金匮》是在《伊尹汤液经》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之意,处处透出傅山深思博考的读书精神。

三、融合老庄道家思想

抛开傅山医学家的身份,他是一位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身处理学奴性盛行时期的傅山,旗帜鲜明的反对理学道统,研究诸子百家,尤对老庄学说倍加推崇,他自称“老夫学老庄者也”。他曾手批《庄子》一书,并注释过《老子》,他读老庄的体会感想在《霜红龛集》中有着相当数量的记载。由此可知,老庄思想对傅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对于明朝灭亡之后,傅山遁入道家之门也就不难理解。

在医学方面的师承关系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没有找到明确记载,但是对于其入道的经历及道学师承关系却十分明确。据乾隆《阳寿县志》及《傅山全书·新编傅山年谱》记载,傅山曾于甲申之变后的同年中秋隐身黄冠,在寿阳五峰山龙池,拜道教中颇有名望的还阳真人寺郭静中道长为师,正式出家为道士。从时间上来看,傅山入道先于傅山行医。

道家本身就十分讲究养生,更是擅长利用各种传统医学的手段辅助修行。因此,傅山研读大量医学著作就不足为奇了,期初可能就是为了“博综”和辅助修行,但同时也为后来的行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现存文献中还有一些傅山在道教医学方面的著作。南京图书馆藏有题名太原傅山青主纂的《丹亭问答》抄本一种,台湾也有一些傅山抄本的道家养生著作。台湾学者萧天石在研究了收藏于台湾的四部傅山亲笔手录整理的道教医学著作即:一,《丹亭真人卢祖师养真秘笈》,署太原傅青主录,有礼亭考证记;二,《丹亭悟真篇》,署太原傅青主录;三,《傅青主丹亭问答集》,署太原傅青主纂,有天笃老人石舟题字并序;四,《丹亭真人卢祖师玄谈集》,署太原傅青主手录秘本之后主编了《道藏精华》丛书,由台湾自由出版社于1983年进行了影印出版。在《道藏精华·单亭真人传道秘集》的序中云:“青主曾师事龙门派卢祖师丹亭真人,尽得该派秘诀法要,纂录以传世。”郭静中、卢丹亭均为道门名士,这些都为傅山道教的承袭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在傅山的医学思想中带有鲜明的道家思想。表现之一,用辩证法的思想指导医学实践。傅山继承了老庄“有生于无”的哲学思想,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与无的统一,并认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当变”。他将这种思想运用于医学,将有无解释为“气”,认为气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因此尤为重视气化学说。气化学说在《傅青主女科》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傅山认为气化是月经形成的关键,他说经水“出于肾,乃癸水之化”。在治疗上更是运用“精满化经”“补气以生血”的理论。表现之二,是他寓于人事中的道家养生哲学。傅山并不认可道家的神仙之说,认为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但是经过努力,益寿延年还是可以做到的。他将道家的恬静虚无的养生原则应用于中医养生,主张以守神来排除外界的干扰,修身养性,从而健康延年。当然,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道家思想的局限性,如他对“鬼胎”的认识,对“季经”的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鬼神色彩,应该予以正确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