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文化环境中绍兴城的历史演变

越文化环境中绍兴城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绍兴城是在越文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与越文化的发展演变相对应,绍兴城的发展形态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以各级政治中心为依托的郡县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形式。及至隋唐五代,随着杭州的崛起及其作为江南南部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绍兴城又由区域性城市降为地方性城市。宋代以降绍兴城的转型,集中体现了越文化灵活应变的特性。

绍兴城是在越文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自从周敬王三十年(前490)越王句践谋臣范蠡修筑山阴城,在此后两千多年时间里,绍兴城址始终没有变动,因而有人称之为“一座稳定性超乎想象的传统城市”。但城址的长期稳定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与越文化的发展演变相对应,绍兴城的发展形态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综观绍兴城的古今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主要是城市形态的初步形成;二是汉唐时期,主要是早期郡县城市形态的确立与发展;三是宋代至明清时期,主要是城市转型和传统形态的定型。

越王句践时修筑的山阴城,既继承了越国城堡建设的传统,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原有的城堡形态。进入春秋以后,随着越国国家组织的日益成型,各种城堡大量出现。如埤中是越王允常的都城,固陵是大型军事城堡,句章(又称句甬、甬句、甬东)和鄞是用以控制东部沿海地区的政治据点。城堡有着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和围墙、濠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其内部分布着密集的建筑群,形成较明确的社区布局,由此呈现出与一般乡村聚落不同的空间结构和地理景观。更重要的是,城堡大多属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权力中心,承担着社会控制核心的角色。因此,城堡的发展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的发生过程。山阴城分为小城和大城两重,其中小城作为宫室和政府机构所在地,是城堡形态的延续;大城并不是小城在空间上的简单拓展,而是有别于乡村的商业居民区。可以说,山阴城实际上是城堡向城市演进的过渡形态。

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以各级政治中心为依托的郡县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形式。在大一统格局下,绍兴城也走上郡县城市的发展道路。从秦至西汉时期的普通县城,到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地域政治中心,政治地位的上升,使绍兴城由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发展为颇具影响的东南都会。及至隋唐五代,随着杭州的崛起及其作为江南南部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绍兴城又由区域性城市降为地方性城市。不过,汉唐时期的绍兴城并不只是一般郡县城市的简单复制,而是呈现出某些与众不同的发展趋向,其突出表现是城市商业的活跃。尤其是在东汉末以降,绍兴城成为东南地区著名的绢米交易中心和商贸都市。从表面上看,所有城市都有一定的商业活动。但绍兴城商贸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乃是越文化根深蒂固的重商意识和求实精神的反映,因而其商业发展的不少方面超越了政治地位的限制。

宋代以降绍兴城的转型,集中体现了越文化灵活应变的特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此期城市转型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的显著增强,以及在此基础上都市文明的全面确立。绍兴城在发展前期就已具有这种潜在趋向,因而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进一步实现了由孤立个体到开放体系的转变,即由城乡分离格局下的单个城市发展为城乡结合的地域城镇体系。众多市镇在镜湖流域的兴起和发展,意味着原本作为行政控制区域的乡村开始真正纳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之中。这仅是城市形态的重大转变,也是发展道路的重大调整:城市的扩张不是个体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都市文明的扩散,实现地域社会的城市化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