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东沙漠造城记

中东沙漠造城记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吴杰来到科威特,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五年。沙漠里造房子,第一道难关就是炎热。科威特属热带沙漠型气候,夏天平均气温45摄氏度,最高可达52度。每天早上4点半开始干活,中午11点至下午4点禁止露天作业。中外方管理人员在由中国一冶承建的科威特新城项目前合影留念。于是,中国一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朝鲜、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希腊等国家劳务人员,组成一支“多国部队”。

中国一冶集团 齐郑

每天早上4点,吴杰准时起床。早上洗漱完毕后,出门去食堂吃饭。

天蒙蒙亮,远处一座清真寺正矗立在晨曦中,周围的别墅鳞次栉比,充满异域风情。如果换个角度远眺,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漫漫黄沙。这是一座美丽的新城,坐落在科威特海滨的热带沙漠里。每天,吴杰踩着黄沙穿行其中,为建设这座城市殚精竭虑。

整整五年,吴杰和一群中国同事,带领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人队伍,在黄沙中建城。如今,这座新城即将竣工交付。

新城位于科威特城外15公里,名叫加伯·阿尔·阿迈德,由中国一冶建设,吴杰正是该项目的总工程师。2011年,中国一冶中标该项目。同年,吴杰来到科威特,在沙漠里一干就是五年。

这是一座全新建起的城市,功能齐全。城中包括11个片区的1475栋别墅,14栋住宅楼,并配套建设了7座清真寺、4个商店群、1个商业中心以及各类学校。

沙漠里造房子,第一道难关就是炎热。科威特属热带沙漠型气候,夏天平均气温45摄氏度,最高可达52度。一年至少6个月都是夏天。拉车门的时候一定要戴手套,不然手会被烫伤。除了炎热,沙漠里最可怕的还是沙尘暴。基本上每周两次,经常没有任何征兆。工人们有时正在工作,突然就黄沙漫天,风沙打在脸上生疼生疼。

对于吃苦耐劳、适应性极强的中国人来说,自然环境再恶劣都不是事。

吴杰说起沙尘暴的时候,显得轻描淡写。这位45岁的湖北汉子,从31岁起就进入中国一冶海外公司,从普通技术员做起,一直做到总工,可谓见识多广。

怎么克服高温?分时干活。每天早上4点半开始干活,中午11点至下午4点禁止露天作业。夏季地面温度常达70度,普通鞋子会烫得开胶,项目部买来厚底劳保鞋。

搅拌好的混凝土易干怎么办?吴杰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干式混凝土,获得技术专利。整个工程下来,他们获得了六项专利。

工人在沙漠里怎么生活?项目部把后勤都安排妥当,工人住的都是别墅,两人一间房。科威特城在15公里外,工人去购物,项目部还派车。

中外方管理人员在由中国一冶承建的科威特新城项目(2011—2016)前合影留念。(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项目施工,人手是关键。中国工人技术较高,但成本昂贵。于是,中国一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朝鲜、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希腊等国家劳务人员,组成一支“多国部队”。项目现场劳动力将近3000人,其中中国人有600多人,其余都是外国工人。这么多工人,文化风俗,包括信仰都有差异,管理工作自然十分重要。

“其实,外国工人比较好管理,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尊重就够了。”吴杰显得游刃有余。每到斋月,根据习俗,巴基斯坦工人白天不吃饭。这个时候,就把他们的工作安排在夜晚。白天安排其他人就餐时,尽量避开巴基斯坦工人。对于朝鲜工人,要把后勤生活保障到位,把工资按时发放到位。部分印度工人技能水平较差,就打散编入中国班组,由中国工人带着他们施工。但遇到需要赶工期的时候,顶在前面的还是中国工人。

科威特建筑行业采用欧美标准,设计起点高,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土方回填,严格按15厘米一层,分层夯实,每层都要报验,缺少一个环节,监理会拒绝签字,就拿不到进度款。

科威特人习惯采用书面方式沟通,对合同、技术标准执行极为严格,没有半点商量余地。因此,项目部施工人员精神高度紧张,经常错过吃饭午休时间。

项目部用5个月时间完成样板房施工并通过验收,令业主和总承包方刮目相看,赢得了科威特人的尊重。

“出国工作后,感觉越来越爱国!”吴杰在国外工作十几年,最大的感受是,祖国越来越强大,自己的腰板也挺得越来越直。一名巴基斯坦商人曾在吴杰面前感慨:15年前,甚至10年前,国外各类建设项目中,中国人普遍都是劳工身份,而现在,中国人都成了项目经理。

中国一冶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继舟也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公司主要对国外进行劳务输出,90年代开始从事项目分包,后来开始正式承接项目。如今,中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建筑公司基本都来自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