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做百姓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永做百姓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9月,她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9年9月,她又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张程乡总人口1.2万人,回族人口6730人,占到57%,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乡。2009年6月喜晓林调任杨河乡工作。这就是喜晓林的行动准则!喜晓林立刻组织乡村干部赶往现场,深入每一户人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处在危险中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妥善安置了他们的吃住等问题。

“我是回族的女儿,从小到大,都切身地感受着党和政府对回族干部群众的关心与厚爱。这种关怀和照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们回族儿女永远不会忘记!”这是喜晓林的心里话。自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她把这些心里话转变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赢得了回汉群众的广泛赞誉,也赢得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2008年9月,她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9年9月,她又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做治穷致富的领路人

“乡长是干什么的?我的回答是乡长不是官,其实就是个领路人,就是把老百姓领上幸福大道的人。”

2007年,喜晓林担任了隆德县张程乡乡长。张程乡总人口1.2万人,回族人口6730人,占到57%,是一个典型的回汉杂居乡。境内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资源贫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众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艰苦的工作条件,群众贫穷的生活现状,像一把重锤敲打着喜晓林的心。上任之初,喜晓林就发誓一定要带领乡亲走出贫困,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乡亲们的期望。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喜晓林与乡政府一班人调整了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务、草蓄、马铃薯三大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梯田、建水库、通道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改造危窑危房、通自来水,救济救助困难群众。按照这一思路,张程乡发扬群众苦干、干部苦帮、领导苦抓的“三苦”精神,狠抓落实。短短两年,张程乡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林牧封育政策,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4.6%;基本农田、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告别了过去“牛爬不过山、路到不了村、水入不了户”的现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输出成了稳定增收的“铁杆庄稼”,马铃薯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豆豆”,实现了户均输出一名劳动力、人均养一头牛、人均种一亩马铃薯的目标,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2008年达到2070元,增幅在全县名列前茅。昔日贫穷的张程乡,现在山变绿了,路变宽了,人变富了,群众由衷地感谢党、感谢政府!

2009年6月喜晓林调任杨河乡工作。杨河乡同样是一个回汉杂居乡,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薄弱,各项工作都处于全县的末尾,摆在喜晓林面前的确实是一个“铁馒头”。有人怀疑喜晓林,有人等着看笑话,更多的人替喜晓林捏了一把汗,这更坚定了喜晓林一定要干好的决心。喜晓林到任后,察民情、访民心、找出路,“一养、二种、三抓、五突破”的工作思路逐渐明晰。养牛;种植地膜玉米、种植马铃薯;抓劳务、抓加工、抓运输;在计划生育工作上有新突破、在养殖规模上有新突破、在种植结构上有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有新突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些措施正在一项项落实。喜晓林坚信,在各级组织的帮助支持下,通过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和全乡回汉群众的共同努力,杨河乡的发展同样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如何做好乡领导的工作,我的体会是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只要你和人民群众心贴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喜晓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对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很熟悉,知道老百姓最需要、喜欢什么样的领导。“党的领导就是要站起来当伞,为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子做牛,为群众鞠躬尽瘁!”这就是喜晓林的行动准则

2004年4月,喜晓林到杨袁村挂职锻炼,担任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由于该村是纯汉族村,喜晓林克服了作为一名回族女干部的种种不便,进村入户,与村干部、村民座谈,研讨该村发展出路,结合本村实际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协助村干部做好本村发展规划。为发展该村的养殖业,多方统筹资金186万元,从外地购进良种母牛118头,建成标准化暖棚圈舍204座;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全村132户578人,467头大家畜饮水困难;发展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1060亩,户均4亩。为扩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养牛业,联系县农牧局给该村129户农户配备了铡草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置两台大型磨面机,修建党员活动室,配齐电教、办公设备,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通过喜晓林的努力,杨袁村从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也通过喜晓林的带动,加深了回汉民族间的团结和睦。在喜晓林挂职结束的那天,前来送行的群众站了满满一院子,当一面写有“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挂匾送到了喜晓林手中时,她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马儿岔村马文成一家三口,老两口都是残疾,女儿年幼,生活困难,住在两间20世纪50年代建的土坯房内,房顶露天,墙壁倾斜裂缝已成危房,喜晓林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帮助解决,并拿出自己的工资帮他修建住房。劳务输出工作中,喜晓林三次带农民工上新疆,在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中,喜晓林一直站到新疆,整天操心的是老百姓吃好了吗?睡好了吗?2007年9月,她又一次带领杨河乡的群众奔赴新疆摘棉创收,由于几天几夜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没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胃病复发,刚到目的地就病倒在了医院。人躺在医院的床上,可心却牵挂着一同出来的乡亲。她明白,自己多住几天院,群众就要少挣不少钱。病情稍有好转,她就不顾医生和乡亲的劝阻,奔波在了棉田和群众之中。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把他放在台上。喜晓林经常用温家宝总理说的这句至理名言激励、鞭策自己。

2008年6月19日,一场特大暴雨使崔家湾村五组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50户156人处在危险之中,情况紧急。喜晓林立刻组织乡村干部赶往现场,深入每一户人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处在危险中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妥善安置了他们的吃住等问题。这一忙就是三天,喜晓林没有吃到一口热饭,胃病犯了,就吃点药;自家的房子塌了,两头牛压在了里边,她也顾不上问一声,回去看一看。然而,看到群众脱离了危险,握着群众一双双温暖的手,喜晓林的心里无比踏实。

做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事实证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回汉群众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更要做好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张程乡和杨河乡都是回汉杂居乡,回汉团结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回汉各族群众之间的和睦相处,鼓励和支持各民族之间的扶危济困与互帮互助,积极而稳妥地解决民族宗教矛盾,引导回族群众依法有序地开展宗教活动,始终是喜晓林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信访接待工作中,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喜晓林都热情接待,认真了解情况,耐心解答疑问,及时帮他们解决难题,把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日常工作中,喜晓林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班子内部建设的重点长抓不懈,制定了《民族团结公约》,完善了精神文明创建方案,“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干部群众心中,全乡民族团结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民族团结工作立有章,行有效地开展,保障了全乡有一个团结稳定的良好环境。

喜晓林常对大家说:“我们做的是群众的工作,一定要以情动人,要以理服人。”“回汉人民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团结互助,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共同走致富奔小康的路子。”2008年开斋节,喜晓林答应丈夫和儿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婆婆。就在准备出发的前一天,单位有一位汉族同事由于家属患重病须住院做手术,但一时又凑不够住院费。喜晓林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当即把给准备给婆婆看病的3000元钱送到了这位汉族同事的手中,帮他渡过难关。在“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中,喜晓林一人承担了两家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对他们家庭的现状及目前市场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确定了两家各自不同的致富路子,自己掏钱为一户农民购买了1头种羊和3头母羊,帮助他发展畜牧业;为另外一家购买了优质马铃薯种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两个特困户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了家里有了电视、摩托、小四轮。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每逢节日来临时,这两户“穷亲戚”总不忘到单位来看望喜晓林。

面对组织上给予的荣誉,喜晓林诚恳地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和荣誉,是党和人民关怀与培养的结果。我将把成绩和荣誉当作今后工作的动力,倾力维护民族团结,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乡村经济发展上,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铸就民族团结情,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贫困乡村开得更加绚丽灿烂。”

(原载于《共产党人》2009年第2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