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摩擦

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摩擦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路军出动了4个旅又13个团的兵力。朱德这边,已在4月2日接到了毛泽东的急电。目前威胁最大的是绥德、皖东。朱德早日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华北地区的国共摩擦。华北的内战危机暂时消除了,但相安无事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团结抗日。正如彭德怀说的那样:“打了反摩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摩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1939年底和1940年初,国共两军在山西河北等地大战。

战争的规模很大,如“晋西事变”晋军出动进攻决死二纵和八路军晋西部队的军队,就有61、83、19、33共4个军和75师、新3旅等部。八路军进行了反击,并在10几天内就把这些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全部驱逐出晋西北,兵力当然也不会太少。

影响更大的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这场大战只打了4天(1940年3月5-8日),全歼了朱怀冰任军长的97军(中央军)和游杂部队1万余人。八路军出动了4个旅又13个团的兵力。

在决定打这种仗之前,彭德怀对国民党将领中的中间派做了一些试探。

1939年12月,彭德怀在西安拜会主管整个北方各战区的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向程潜列举了不少著名的流血事件,并愤怒地说:

“上海‘四一二’事变,长沙马日事变,把第一次大革命变为反共反人民的十年内战,反得好吧!送掉一个东北,把日本人接到武汉来了。”

“今天谁要反共,他先放第一枪,我们立即放第二枪,这叫礼尚往来。还要放第三枪。”

程潜说:“放第三枪就不对了。”

同一个月,彭德怀又来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驻地洛阳。专门拜访卫立煌。

卫劝彭:“相忍为国。”

彭说:“顽固派不忍怎么办?有打内战的危险。”

卫说:“内战是打不得呵!再打内战就完了。”

在各处拜访时,彭德怀还碰上了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孙殿英听了彭的话后,说:

“照你们的方针办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

彭德怀琢磨道,“打第三枪就不对了”,这意味着“打第二枪”还是可以的,“等于中间派批准了反摩擦斗争。”

“再打内战就完了”,表示国民党主力部队并不想打反共的内战。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意思是:“你们打他呗,我新五军是守中立的。”

顽固派的军队是该打的,问题是怕人们不了解,不好向人们交代。

理由当然很充分,自1938年以来,顽固派连续制造了陕西旬邑事件、山东博山惨案、河北深县惨案、湖南平江惨案、河南确山惨案等一系列屠杀共产党员、八路军新四军官兵及其他抗日干部的事件,不用武力制止一下,还有完没完?

问题是舆论工具主要控制在国民党手中,国民党是执政党。你说的话,知道的人少,他说的话,知道的人多。

卫立煌已是八路军的好朋友了,但对反摩擦战他也不知怎么说才好,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晋军敢打决死队乃至八路军,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为有卫立煌的中央军撑腰。晋军第8集团军总司令孙楚在派兵包围决死三纵第8团时,就对着被骗到团部开会的连、排长们大叫:“你们已被中央军包围了,快投降吧!”后来一打,孙楚的这个集团军失去在晋东南的所有地盘,军队损失十之七八,而卫立煌部却一动也不动。气得孙楚对着卫立煌大吵大闹,说卫立煌“见死不救”。

一个集团军(实际上只有2个师)被打得所剩无几,地盘也丢了。虽是自取其咎,但卫立煌也不好再指责孙楚。

更令卫立煌不满的是,他颇为重视的一支游击队一一黎明支队也在战中被打得七零八落。

卫立煌抱着“相忍为国”团结抗日的愿望,只叹息几声,没再说什么。他手下的一些人则吵嚷个不停,有人说:“看啊,奇文共欣赏的!一个纵队政治部主任竟称战区司令长官为‘百川先生’,还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也有人说:“一下子搞掉两万人,还把人家的防区夺走,太过分了一点!”

还有人说:“我们这么多军队,就不信打不过共产党。”

卫立煌对这种情绪忧心忡忡。

更使卫立煌难办的还是蒋介石下命令了。

1940年4月中旬,朱怀冰军被歼灭之后,蒋介石从重庆给洛阳打电话,命令卫立煌把太行山以南的八路军打出去。

卫立煌说:“这恐怕不行吧?会扩大内战,影响抗日的。”

“你不要管这些,先把八路军赶跑再说。”

“我看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抗日,国内的事情慎重一点为好!”

“娘希匹!你卫派想干什么?服从命令,立即去晋南部署队伍,一定要武力解决!”

“啪哒”一声,电话断了。

卫立煌只好从洛阳赶到晋南,召集27军军长范汉杰、93军军长刘戡和14军军长陈铁在晋城开会,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

军队移动是要时间的,卫立煌又立即传信给朱德,请他快来制止这场内战。

朱德这边,已在4月2日接到了毛泽东的急电。电文大意是:目前局势相当严重,蒋介石似已下决心,即挂抗日的招牌,做剿共的实际。目前威胁最大的是绥德、皖东。拟120师主力回延安,对付国民党的90军,除344旅继续南下外,再增兵南下,打通与华中新四军陈毅部的联系。朱德早日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华北地区的国共摩擦。

真不巧,八路军总部已在先一天下了个命令:八路军各部从4 月10日开始,对敌人的交通来一次“总破袭”。

要执行毛泽东的指示,只能取消这道命令,对兵力重新部署。这时左权还在前线指挥作战,彭德怀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于是,朱德又只好在总部停留了一阵。一接到卫立煌的来信,朱德大惊,也就不管总部还有几位军事首长,立即扬鞭策马,向晋城赶去。

在过去的交往中,朱、卫已情同手足。

这次,两人同居一城,却不能见面。一个住城东,一个住城西,相距四五十里,一切交涉,均由部属传话。

多别扭啊!但为了避免更大的难堪,也只好这样了。

通过交涉,朱德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蒋介石只提要把八路军赶出太行山以南的地区,并没有追究朱怀冰军被歼的事。

这就好办了。这块地盘虽然是山西的粮仓,而且并不姓蒋,但为了顾全大局,让给你就是了。我们反正吃惯了包谷南瓜,不稀罕这点大米土豆。

毛泽东同意,八路军可以退出太行山以南地区。

蒋介石的命令,本来就是要把八路军打回太行山去,既然八路军同意退,还有什么话说呢?非要打,八路军也不是好打的。

几天后,双方达成协定:国共两军防区,以临汾、屯留公路及长治、平顺、磁县一线为界。北面为八路军防区,南面为中央军防区。

卫立煌高兴了。他没动一兵一卒,就“收回”了林县、陵川、长治、壶关、晋城、阳城、高平及豫北等地区的一大块地盘。

朱德更高兴。制止了内战,此其一。还有其二、其三、其四,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抗战开始时,蒋介石承认了一个陕甘宁边区。太原失陷后,又承认了一个晋察冀边区。现在,等于又承认了一个太行山区。

这种承认有意义吗?

有!而且很大。

1938年秋以来,为什么国共摩擦那么多呀?顽固派有个说法,叫“收复失地”,从共产党手中“收复失地”。他们的意思是,我是政府委派的这个县(地区、省)的县长(专员、省政府主席),这个地区属我管辖,你们必须走。共产党则说,这个地区是我们从日本人手中夺回来的,不能交给你。交给你,日本人一来,你又跑了,怎么行?说着,说着,就打起来了,有的干脆说也不说就打起来了。划了一个防区,顽固派就不敢往这个里面走了,硬要闯进来,也好说话得多。

问题一解决,朱、卫两位老友又高兴地聚在一起。

晋城没什么好玩的,而且地处前线,日本鬼子马上就要打来,也不好敲锣打鼓地庆祝一番。两位率兵数十万的总司令就像“老顽童”一样相偕去看打铁,还带着酒,边喝边看。

晋城的手工冶铁很有名,打得出绣花针来,两位老总带上随从在作坊旁席地而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四处飞溅的火花就像鞭炮烟花,为团结抗战的民族意志获胜而祝贺。

随后,朱、卫一起来到洛阳。

这下可大不一样了。卫立煌此时已是一战区司令长官,便以这一名义,召集洛阳师长以上将领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朱德。卫立煌还是河南省主席,又以这一名义召集党界、政界及社会名流举行盛大宴会款待朱德。朱德带着的警卫连战士则与军队和地方的选手轮番举行篮球友谊赛。

朱德对这种气氛很满意,临行前还赋诗一首:

出太行

1940年5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华北的内战危机暂时消除了,但相安无事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团结抗日。该“打第三枪”了,对准民族的敌人打,而且要比自卫反击的“第二枪”打得响10倍、100倍。正如彭德怀说的那样:“打了反摩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摩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谁能说这种指导思想不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