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亿人搞饭吃

亿人搞饭吃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世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为54.7%,其中从事粮食生产的人数又占了务农人口的绝大多数。亚洲总人口25亿,农业人口接近15亿,约占总人口的60%。北美洲总人口2.4亿,农业人口仅621万,仅占总人口的2.2%。据首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农村从业人员56085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4244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34%,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5.67%。

我们有值得炫耀的业绩: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但我们也有不得不脸红的地方:我们用了4亿人来搞饭吃。

目前世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为54.7%,其中从事粮食生产的人数又占了务农人口的绝大多数。但由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着较大的悬殊。

农业人口比重最多的是非洲,总人口4.6亿,其中农业人口2.92亿左右,占了63.5%。农业人口中,从事粮食生产的又占了1.8亿,占农业人口的61.6%。而就是用这么多人口搞粮食生产,但由于生产效率低,加上气候恶劣,粮食生产量仍然明显不足,以至大多数人尚处于饥饿状态。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农业人口也较多。亚洲总人口25亿,农业人口接近15亿,约占总人口的60%。在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只有6.06亿,其余59.6%的人口从事具体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粮食生产。拉丁美洲总人口3.59亿,农业人口1.26亿,占总人口的35%.在农业人口,从事具体农业生产的0.27亿,占农业人口的40.4%.

而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粮食生产效率高,粮食生产投入的劳动力人数明显低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不发达地区。东欧和前苏联总人口3.75亿,农业人口仅0.72亿,只占总人口的19.2%。而且在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有0.4亿,占了农业人口的55.6%,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人数仅占44.4%。西欧总人口3.7亿,农业人口只有0.41亿,仅占总人口的11.1%。在农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有0.17亿,占了农业人口的41.5%。

大洋洲总人口0.17亿,农业人口仅110万,只占了总人口的6.5%。并且农业人口中的44%是从事农业经济活动。

北美洲总人口2.4亿,农业人口仅621万,仅占总人口的2.2%。而且在这微乎其微的农业人口中,也还有46%的并不直接从事粮食生产,而从事农业经济活动。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从业人口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

1952年,我国全社会劳动力有2亿人,其中农业劳动力占1.73亿,占了83.5%,这对于一个刚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站立起来的农业大国来说,似乎无须大惊小怪。遗憾的是,这种格局居然长时间未有突破,直到1970年,仍是全社会劳动力的80%搞农业。到1998年,也还有60%的全社会劳动力、75%的农村劳动力,也就是说有4亿多人在从事农业生产。据首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农村从业人员56085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人员4244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34%,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5.67%。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465人,英国可养活126人,而在中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却只能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3个人。因此,在美国, 90%以上的人口都在从事非农业产业的生产,而在中国,60%的劳动力却要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并以此养家糊口。

中国目前的农业基本上还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最典型的就是粮食生产,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精耕细作、改良土壤、提高复种指数、改种高产作物等方式,从而达到提高粮食单产目的的。据测算,1952年,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12.5亩地,而现在,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只有6.7亩。每英亩小麦所投入的劳动人数,中国是美国的13倍,可以说,中国每年生产的几亿吨粮食,完全是靠中国的农民每天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把一把抠出来的,一手一手刨出来的,浸透了汗水,渗透了辛劳。

——难为了中国的农民!

遗憾的是,大量的、密集的劳动力投入,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增加了粮食产量,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一份汗水,未必就会有一份收获。前面我们曾列表比较,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原粮,战国末年是1659公斤,西汉1789公斤,到唐朝增加到2262公斤,宋、明则开始下降,分别为2087.5公斤和2013.5公斤,至清中叶,下降到1131公斤。1949年为最低点:700公斤。解放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粮食单产和总产均成倍增加,但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农业劳动力劳均产粮却并无明显突破。根据统计资料推算,195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劳均产粮为946.5公斤;1978年为1035.7公斤;1984年为1251.8公斤;1994年为1389公斤;1998年为1166公斤。

几十年的“以粮为纲”,结果劳均产粮刚刚达到清朝的水平,尚不如刀耕火种的战国时期。

河西走廊是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而有人研究发现,就是这么一个商品粮基地,现在农民送往国库的粮食按户均计算仅比盛唐时略略高一点。盛唐时,河西走廊一带每亩粮田的平均产量合现在的76.5公斤,相当于中国1949年的水平。年总产量约合现在的22.7万吨。天宝年间,河西每年上交国家的粮食为1723758石,每户平均上交29.01石,合现在的1198公斤。这个数字与今天河西农民每户平均向国家交纳的粮食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在1000年后,作为中国的一个商品粮基地,当地农民送往国库的粮食按户均计算仅比盛唐时略略高一点。

不是当代的农民不勤劳,而是人口暴增,耕地锐减,抵消了我们的所有努力。实际上,河西走廊如今的粮食亩产量比盛唐时高出近4倍,但因为户均耕地不足盛唐时期的1/4,因此劳均产粮没有大的增加。对此,我们能怪河西走廊的农民吗?

从人均产粮的状况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中国的粮食生产步履艰难。

战国末年,中国人均产粮460.5公斤;到唐朝达到最高峰:628公斤;宋朝开始下降:579.5公斤;明朝559公斤;清朝中叶314公斤;到1949年仅209公斤。

解放后,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作了巨大的努力,但人均产粮提高速度并不理想。到1978年,经过30年时间,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才突破300公斤,达到316.5公斤,与1949年相比,每年仅增加了3.7公斤。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上风调雨顺,全国粮食普遍丰收,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0 731万吨,但人均产粮仍只有393.6公斤,刚刚恢复到清朝中叶的水平。1993年,中国的粮食再获丰收,总产达到45644万吨,但用11.85亿人平均,人均产粮反而下降到了385公斤,1994年又下降了14公斤,仅有370.9公斤。1997年粮食总产达到49250万吨,但人口也达到12.36亿,结果一平均,人均产粮也不过398.4公斤。

几年的奋斗,我们的人均粮食产量,除1996年402公斤外,其他年份不仅没有攀上400公斤的目标,反而距离目标越来越远,原因何在呢?

——不是中国的土地不争气!

——不是中国的农民不勤劳!

是急剧膨胀的人口与逐年减少的耕地,拉了中国粮食生产的后腿。

按粮食总产,中国年年第一。

按粮食单产,中国不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还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但我们的人口太多了,我们的耕地太少了!

早在1987年,美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就达到1143公斤,加拿大是1997公斤,澳大利亚1838公斤,法国929公斤,前苏联711公斤。从近10年的平均数比较,美国的人均产量是中国的3.4倍,前苏联是中国的2.1倍,加拿大是中国的5.9倍。

但是,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加拿大的1/19,苏联的1/9,美国的1/8,法国的1/3,印度的2/5,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

难为了中国的农民,难为了中国的父老乡亲!他们用这人均不到一亩半的耕地,不仅养活了中国人,而且还在赶超世界粮食生产先进水平。这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达到的奇迹。

1993年10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中国前农业部长何康颁发了世界粮食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农业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这不只是对一个前任农业部长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中国农业的肯定,对中国农民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