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扎根农村搞种植

扎根农村搞种植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入选理由王永波,1979年5月生,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南楼村人。2013年1月,王永波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扎根农村带头致富怀揣技术回乡创业有了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个目标,勤奋的王永波一刻也没有闲着。第二年暑假,王永波再次组织了一批下乡团队,回乡继续上一年的调研与宣传,实践的收获更激发了他扎根农村的创业热情。

■入选理由

王永波,1979年5月生,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南楼村人。

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留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南楼村,带领村民踏上了科技兴农、富农之路。

在王永波的带领下,本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他们成立了以“发展自我、与民同乐、回报父母、回报家乡”为宗旨的“南楼村大学生联合会”。虽然这些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又重新拿起了锄头,但与父辈不同,他们弄完秧苗,还要再弄电脑,奔忙在市场两端,成了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王永波坚信:怀抱理想,脚踏实地,通过不懈地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创业格言

怀抱理想,脚踏实地,通过不懈地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成绩回眸

2003年大学毕业后,王永波毅然回到家乡,十多年间,通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带领周边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2011年王永波被评选为“正定县农村好青年”,2012年高票当选为南楼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团支部书记;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2013年1月,王永波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2013年12月,王永波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塔元庄村调研时亲切接见了王永波,对他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

人物素描

王永波,1979年出生于正定南楼乡南楼村,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农业大学。从小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对农村有一种近乎天然的热爱,报考农业类的院校也缘于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西南农业大学学习和工作,循着前人的足迹,王永波如饥似渴地徜徉在农学的海洋。

慢慢地,王永波终于发现,农业经济更能引发他的兴奋点,他也立志将自己一生奋斗的方向定为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扎根农村带头致富怀揣技术回乡创业

有了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个目标,勤奋的王永波一刻也没有闲着。

大一期间,正逢团中央号召大学生“三下乡”,王永波把握机遇,暑假期间,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回自己家乡搞农村调研与科技宣传,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第二年暑假,王永波再次组织了一批下乡团队,回乡继续上一年的调研与宣传,实践的收获更激发了他扎根农村的创业热情。

2003年,王永波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立刻选择创业,而是签约到了山东滨州的一家农业企业。很快,他发现这份工作不能让他接触到农田,跟他当初的理想并不符合。于是,他辞掉工作,来到了以蔬菜大棚扬名全国、享誉海外的山东寿光县,跟当地的农民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2004年春节,学成后的王永波回到了老家正定南楼村,准备盖大棚搞蔬菜种植。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望着眼前这个上了大学却依旧没离开农业的儿子,父母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辞掉城里的工作继续回农村当农民,这让父母的老脸往哪儿搁,乡亲们又会怎样看。

王永波当然理解父母的心思。回家后,王永波几乎天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想办法哄老人开心,并大谈现代化农业的宏图大道、灿烂前景,还向他们保证:种地当农民,也一定要折腾出一番成绩来。

终于,家人默认了。可王永波接下来又傻了眼:搞蔬菜大棚,找谁来投资啊?王永波打工一年挣的钱除了孝敬父母外就所剩无几,家里更无什么积蓄。四处筹钱失败后,表哥慷慨解囊,一下子拿出10万元。

自此,王永波整天钻在他的大棚里,按照生态农业的理念,没日没夜地开始了劳作,一点一滴地打起了基础,像侍候宝贝一样精心守候那些绿色的幼苗。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他的蔬菜大棚就收益达8万元,两年后,王永波就还清了借表哥的钱,并且大棚的蔬菜也开始盈利。

办夜校请专家指导手把手教村民种植

王永波一直想着,看到自己的现代农业大棚能挣钱,其他乡亲也会跟他一起干,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致富,可这一次他“想多了”。

两年过去了,全村种大棚的仍旧只有王永波一个人,村里的老百姓谁也没有跟进的意思,这让王永波特别苦恼,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个这样的念头,“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真正算富。”

经过走访,王永波发现乡亲们对种植蔬菜的认识十分保守,但对大田种植科技却很有兴趣,而这正好又是他的强项。

于是,他又一次东拼西凑借钱开办了一家农资店,以这家店为平台,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实行会员制,一方面经营质量有保证的农药、化肥、种子,一亩地能够为村民节约生产成本几十元;另一方面借此为村民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科技信息、田间诊断、现场指导。

另外,王永波和妻子王小英依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农业专家的支持,办起了农民夜校,邀请省植保站的老师和农业行业内的技术能手免费为村民举办科技培训。

王永波自己还抽时间去外村做农技培训,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养殖技术,受到群众欢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筹办专业合作社调动村民积极性

其间,他还自费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的培训,这让他找到了与农民结合起来的好办法——走合作化道路。

2007年,王永波动员了22户乡亲,组织筹办起了南楼村的首家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定县鑫农粮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了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2000亩,成方成片,尝试适度规模发展。通过农资统购统销、共同经营经济项目等方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先后带动农户近千户。

在成功的路上,失败总是如影随形。2009年,王永波筹建了10个蔬菜大棚,开始打造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这期间,遭遇罕见的雪灾、风灾等自然灾害,损失了30余万元。

在困境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从失败中总结摸索规模经营的管理方法和窍门。2013年,王永波看准国家的政策,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等形式将土地扩展到500多亩,种植经济作物土豆、糯玉米、萝卜、白菜等,又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滴灌系统进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收益达到50余万元。

而今,全村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王永波又和乡亲们一起建起了专业农产品储藏基础设施,还在谋划着实施千亩土地流转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王永波实现梦想的起步阶段,资金常常得靠东拼西凑,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这时,在当地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的帮助下,王永波首次了解了政府贴息的小额贷款政策。

每当春耕备耕时节,王永波不再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缴纳租金的资金发愁,也正是借着这个扶持政策,王永波的梦想越走越远。

成立大学生联合会支持学子回乡创业

努力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的同时,王永波也认识到要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必须发展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早在2006年,在王永波的联系下,中央财经大学“星火”社团的两批支农调研团就进入南楼村,一面对农村的小额信贷进行调研,一面配合他们搞宣传。2007年五一,“星火”社团第三批支农队伍为南楼村民带来了200多本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筹建了南楼村图书室,这在四里八乡都是首例。

第二年暑假,“星火”社团的第四批支农队伍为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本村的大学生也参与进来,带领孩子们去郊外野炊、举办辩论赛事、时装表演、足球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们的假期生活。

之后,在王永波的带领下,本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他们成立了以“发展自我、与民同乐、回报父母、回报家乡”为宗旨的“南楼村大学生联合会”。虽然这些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又重新拿起了锄头,但与父辈不同,他们弄完秧苗,还要再弄电脑,奔忙在市场两端,成了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从2007年到现在,在这些大学生的参与下,南楼村每年都会举行春节联欢会,这成为了南楼村文化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拨拨大学生返乡创业,正定县政府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合适的项目,搭建平台,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给待遇,实现了科技反哺农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精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大学生只要拥有理想和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并且学会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取得成功。”王永波说。

王永波坚信:怀抱理想,脚踏实地,通过不懈地努力,建设新农村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