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说我和庞姐的缘分

说说我和庞姐的缘分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7年的一个冬日,我在《上海盟讯》上刊出了何济翔先生写的《史量才与申报改革》。我对史量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民盟第一任主席黄炎培的挚友。不久,我接到了庞姐的来电,之后又收到了她的来稿。比如,前面提到尚丁的《黄炎培》,我把书中有关黄炎培、陶行知、李公朴和史量才交往的部分提供给庞姐,还有华文出版社出版的《黄炎培日记》,我把其中黄炎培记述史量才的内容复印后快递给她。

王海波

1997年的一个冬日,我在《上海盟讯》上刊出了何济翔先生写的《史量才与申报改革》。我对史量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民盟第一任主席黄炎培的挚友。在尚丁先生的《黄炎培》一书中,我看到了史量才聘黄炎培为《申报》馆设计专员,黄炎培又将陶行知、李公朴推荐给史量才的记述。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何先生文章发表不久,我便收到了庞荣棣的来信,题目叫做“读‘史量才与申报改革’有感”。我不知庞荣棣是谁,更不知她是一位比我年长的大姐。但她的文章能与何济翔先生做一个交流,岂不妙哉!于是,我在《上海盟讯》上发表了她的文章。不久,我接到了庞姐的来电,之后又收到了她的来稿。庞姐的来稿发表多了,有人说话了,我不以为然。一则,庞姐的文笔不错,文章写得好看;二则史量才有眼光,有骨气,是个大写的人;三则史量才和咱们民盟的黄炎培、陶行知、李公朴交情很深。据庞姐统计,这些年来,她在《盟讯》上一共发表了16篇文章,列各报刊之首。庞姐说是我的功劳。其实,2008年起,我从民盟市委宣传部调任研究室,后来的文章,不应记在我的功劳簿上。

和庞姐熟悉后,她多次请我吃饭,盛情难却,我去过两次。第二次在打浦桥一个叫什么轩的饭店,非常雅致,菜品亦佳。来宾中有位从澳大利亚归来的,年龄长我几岁,同定居澳洲的华人名流挺熟。我至今记得他讲的一则趣闻:一次国庆纪念活动,储安平先生的孙子当场献艺,激情四溢地弹奏了《黄河颂》,台下的张申府先生的孙子感叹道:你爷爷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呀!那天吃饭的来宾中有位盟友,开口闭口“蒋先生”,对蒋介石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我不以为然地说:蒋介石真像你讲的这么伟大,他怎么会跑到台湾这么一个小岛去呢?多年以后,在民盟上海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我与此君重逢,他竟认不出我了,更想不起当年为蒋介石翻案的那些言论。

和庞姐交往的这些年,除了在《上海盟讯》上发表她的文章,我还帮她干过几件事。比如,前面提到尚丁的《黄炎培》,我把书中有关黄炎培、陶行知、李公朴和史量才交往的部分提供给庞姐,还有华文出版社出版的《黄炎培日记》,我把其中黄炎培记述史量才的内容复印后快递给她。这些事,对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庞姐至今记忆犹新。

回想起来,有一件事对不住庞姐。多年前的一个秋日,庞姐请了一位以撰写国民名人轶事闻名文坛的先生在静安文化馆座谈,邀我出席。我考虑再三,婉言谢绝。为什么呢?此君博览群书,文笔亦佳,但见识与我不同,大体与前面提到的那位盟友相同。

屈指数来,和庞姐相识已有17个年头了,得知她有将多年的成果汇集成书的打算,凑字成文,略表心意。

注:作者是民盟中央参政理论特邀研究员、上海盟市委宣传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