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韧·责任·谦逊

坚韧·责任·谦逊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她打开了史学界研究史量才之门。对史量才的史料整理研究已是她对社会的强烈责任。这个称呼并不是一般的客套,而是了解她对史量才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曲折艰辛之后由衷的尊称。值此庞老师研究史量才工作30周年之际,我们当仁不让地倡议史量才研究委员会为她举办一次庆祝座谈会。

杨继光

2004年某天,庞老师电话找到我工作的静安文史馆,问水利局将要搬迁,下家是谁?希望我馆要下来。水利局办公处原是史公馆,其所在地属我馆管辖。就这样,我们为留住史公馆一道努力而合作。房子没能按我们的意愿、要求留下,但我们留住了庞老师,共同为传承、弘扬史量才精神、推进史量才的研究联合作战到今年,正好10年了。10年中,我们做成了大力发扬光大史量才精神几件事:举行纪念史量才遇难70周年研讨会,赴杭州为史量才集体扫墓,到龙华烈士陵园祭奠史量才,参加浙江理工大学纪念史量才诞辰130周年暨遇难75周年大型研讨会,举办庞老师著作《申报魂》首发式,组织纪念史量才诞辰125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发布会,邀请著名学者来文史馆作史量才学术报告,共同发起筹备成立上海史量才研究委员会等。在这10年共同努力和愉快合作中,史量才的社会影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庞老师的为人也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们在庞老师身上看到一种坚韧。文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一门沉寂而艰难的工作,光有目标还不够,还要有方法,还要有长期坚持的精神。庞老师开始投入史量才的史料收集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在茫茫书海中寻找相关史料,可谓大海捞针,因此,每有一点点小进展,就有一种欣慰,就转化为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推动着她走上了30年的史量才史料编研之路。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她打开了史学界研究史量才之门。

我们在庞老师身上看到一种责任。在每一次与她交流中,我们都被她强烈的使命感所感染。对史量才的史料整理研究已是她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史量才的“三格”:人格、报格、国格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爱国的情怀。通过她的史料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一位身材矮小人物的高大的爱国形象被勾勒出来了。正是不断地挖掘,使庞老师更深更广泛地了解了史量才这个人物的价值。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史量才的“功绩”、“三格”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收集、整理、研究和交流成为她又一层面的目标。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她不断笔耕、奔波下,一大批领导、学者和专家也关注起史量才的研究。史量才的母校浙江理工大学(原名杭州蚕学馆)成立了中国史量才研究会,上海历史学会成立了上海史量才研究委员会,先后建立的这两家研究学会都把加深对史量才的专题研究看成一种集体责任。

我们在庞老师身上还看到了一种谦逊。30年来,对史量才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在她的身旁已积累起高高的成果,但她从来没有提及自己的成就,相反自嘲式地说:“我是一个马汰嫂、一个老太太,没有太大的作为。”自古以来谦逊是个美德,但体现在庞老师身上还是一种气质。她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在前辈、学者和专家等人士的交流中发现新的东西,运用并推进于自己对史量才史料研究工作。

记得,到她家登门拜访,第一次见到她,我和同事们就亲切地叫她“庞老师”。这个称呼并不是一般的客套,而是了解她对史量才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曲折艰辛之后由衷的尊称。她为人低调、朴实而传统。她的生活除了对史量才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是简单的,她的衣着朴素,饮食也是简单随意。退休之后,她的生活中心更倾心至一代报王——史量才的研究,倾心换来是越来越丰富、精彩、饱满的史量才形象。

在我接触到的熟悉庞老师的朋友中,几乎每个人都对她的勤奋执著、对人友善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平凡的人,从一条陌生的小径开始一步步摸索前行,走出了一条长长的路,不歇脚、不停步地继续走下去,使路途越走越深远越宽广,越走队伍越壮大,正是对庞荣棣老师30年辛勤工作的最好写照。我们期待她老而弥坚,继续走出更为宽广的路来。

值此庞老师研究史量才工作30周年之际,我们当仁不让地倡议史量才研究委员会为她举办一次庆祝座谈会。而她也在为研究文集的出版忙碌,这样,她30年来所写下的一篇篇传承、弘扬史量才功绩、精神的文章,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弱变强过程的记录,可以给被忽略50多年的史量才历史记忆又续上了新鲜血液,也是薪火后传的有力佐证。在此,也送上我对庞老师的一份祝福!

注:作者是静安区文物史料馆馆长、上海史量才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