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进安的根雕情结

贺进安的根雕情结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8年,贺进安退伍返乡,商南石棉厂听说他懂得根雕艺术,便聘进厂里搞根雕。无奈之下,贺进安只有采用这个下策。那一夜,一场狂风暴雨搅扰贺进安一夜未曾合眼,猜想树根定被洪水冲走了。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组来到了清油河贺进安家中,看到根雕惊叹说,这是一个奇特的根雕,对之赞不绝口,进行了多角度拍摄。

贺进安,1964年生于清油河碾子沟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乡村医生。清油河水赋予了他艺术灵性,从小喜欢画画的他,1983年应征走入军营,在部队里,西双版纳浓郁根雕艺术氛围对他耳濡目染,便狂热地投入根艺。西双版纳军分区的宣传部长喜爱根雕艺术,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与当地根雕艺人联系开办根雕学习班,贺进安有幸参加了这个学习班。1988年,贺进安退伍返乡,商南石棉厂听说他懂得根雕艺术,便聘进厂里搞根雕。创作的根艺作品参加了南阳市四省经济协作交易会,作品备受与会者关注。由于当地经济落后,人们虽很热爱他的作品,但无钱购买。厂里作品堆积无法变钱,因拿不到工资,便回到老家种地,空闲时到山上找树根,加工出来后被朋友们无偿地拿走,妻子说,如此耽搁工夫,荒芜了农田。闹得夫妻不和,便停止了所喜爱的根雕艺术。当了几年村支书,因为他为人正直,只知道为群众办事,不计个人得失,家中渐渐贫穷,无钱盖房,赶上移民搬迁好政策,举家迁到集镇中心居住,建房资金全部贷款,为了还账,辞去村干部之职,携妻带子前往浙江温岭打工,在那里苦干六年,还清债务后返乡,见商南搞根雕的发了大财,想到自己是商南第一个搞根雕的人,因条件所限而落伍,决心重操旧业,上山找寻有益的树根。有一次发现一个好的树根材料长在山石之间,用时七天终于掏出了这个树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武关河里拾奇石,意外发现沙滩上冒出一节不同寻常的树根,可上下河滩不通车路,距最近的人家也有三四里地,就回家找了六个人,第二天去将树根剖出,足有一吨多重。大伙看着树根发愁,虽然刨出来了,怎样才能运走呢,有人出主意说,河水深、宽,能否将树根拥入河水中,用水力冲到有路的地方。无奈之下,贺进安只有采用这个下策。大伙忙活一个多小时将树根推入水中,结果树根太重沉入河底,不见了踪影。他十分沮丧,坐下吃完带来的干粮,依依不舍赶回,仍牵挂着这个树根。此时正值盛夏,洪水高发期,担心被洪水冲走,熬煎得茶饭无味。那一夜,一场狂风暴雨搅扰贺进安一夜未曾合眼,猜想树根定被洪水冲走了。第二天一早,骑上摩托车,赶到武关河树根落水之处,水大,无法过河,绕到落水树根对面山上,一看树根冲到距原来落水处有半里之地的一个沙滩上,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自言自语说这个树根真与自己有缘呐!隔了三天,步行10余里,花钱请来一辆铲车,将树根铲到公路,用车运回家中。风干一年。来围观者都认定这个树根是铁匠树,此树年轮大约一千年,在岩畔生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将她刻画成千姿百态,像云龙,像雄狮,像奔马,像神鹿,在我看来,她是一只跋涉的骆驼。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打磨,作品成形。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组来到了清油河贺进安家中,看到根雕惊叹说,这是一个奇特的根雕,对之赞不绝口,进行了多角度拍摄。

他也喜欢绘画艺术。闲暇时不忘涂抹几笔,以山水见长。无疑,这种艺术的不断磨砺,也增长了他的艺术素养。走进他的工作间,墙上画作墨迹未干,角落里布满奇石,有飞天、黑玫瑰、大象,不一而举。还有雪花石,图案纷呈,神采各异。凸现出大自然的美好。场院堆满了奇形怪状的树根,期待他打磨加工。

在他的墙上,我读到他的《打工感怀》

整日里埋头苦干,

浑身流淌着臭汗。

就这样竭尽全力劳作,

老板还是说你手脚太慢。

就这样为了心中的理想

为了明天的希望,

承受着艰辛劳累,

一天天消磨时光。

是啊!人生的富有不取决于所拥有的金钱和地位,而在于精神追求。贺进安对根雕艺术是这样理解的:根雕是众多艺术门类之一,她历史悠久,是取众家之所长,既属雕刻门类,又从雕刻艺术中剥脱而出,她既有中国画的大写意手法,又有书法草书行笔之意,她是天地人合为一体的产物,她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她美就美在像与不像之间,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让每个观赏者都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根雕艺术的魅力所在。

走出贺进安的创作室,那方骆驼根雕仍在眼前跋涉着,丝毫没有倦意,她在穿越沙漠、蹚过险滩、攀援峻岭……

这不正是一个勇于探索勤于跋涉者的写照吗。

原载《商洛日报》2011.08.06

《西安商报》2012.07.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