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静宁苹果的操行评语

给静宁苹果的操行评语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苹果作为“温带水果之冠”,是与葡萄、柑橘、香蕉并列的全球“四大水果”之一。但是,静宁人显然因苹果的出身而缺少了对这个“外来户”的情感认同,低估了它适应陌生环境的巨大能量。据说,已经挂果的北部苹果,已经鼓起了果农们的钱袋子。实现苹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是静宁县的决策,也是静宁苹果的行动。我不禁为静宁苹果向高处发展、向远处发展的博大情怀所感动。

甘肃 李世恩

到老家静宁看苹果,就觉得该给苹果写个操行评语了。

苹果最早是什么时候到了静宁,尚未确考,但我知道,当苹果像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并成为这块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概已经有将近30年的历史。对移民而言,30年,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都已经成为操着方言土语的土著居民了。那么,苹果呢?

贫贱不移

苹果作为“温带水果之冠”,是与葡萄、柑橘、香蕉并列的全球“四大水果”之一。据称,苹果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并列举宋人李调元的咏苹婆果的诗“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为证,这其实是把我国古代栽培的柰和林檎当作苹果的一种了。

其实,真正的苹果是19世纪中叶才远渡重洋迁徙到东方大陆这个古老国度的。天生丽质的欧洲苹果,最早在山东青岛和辽宁南部落户,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部分进入西北黄土高原。静宁作为地理意义上“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是国家首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十年九旱,“大饥,人相食,民逃几尽”的记载在近数百年的地方志书中屡见不鲜。如此贫瘠的土地,长不出像样的庄稼,耐旱的作物大概就数谷子、洋芋了,小麦、玉米都算是比较娇气和金贵的粮食。为了活命,这里的人们发明了与干旱的气候十分相宜的一种食品——麨面 (这里的“麨”字可是千万不能简化的一个字了,因为此麨面非彼炒面也),即把杂粮或根茎类植物晒干,炒熟,再磨成粉状,这样就耐存放,便携带,节省。早年的静宁麦客走西口,下关中,从潼关开镰,一路西行北上直到家里,手握一把镰刀,身背一袋麨面,只要有水喝,一日三餐可保无虞——因之,静宁“麨面客”的大名就闻名遐迩了。

把那灰褐色的、扎口的麨面和鲜红、水嫩、醇香的苹果相提并论,简直就像一个山野的莽汉面对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所以,最早在静宁推广苹果栽植时,饿怕了的老百姓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 “粮食都长不成,还能长苹果?”但是,静宁人显然因苹果的出身而缺少了对这个“外来户”的情感认同,低估了它适应陌生环境的巨大能量。当苹果一旦在这里落地生根,就和这里的杨树、柳树、榆树、桃树、杏树们一样,不仅从来都没有嫌弃,也从来没有想过逃离和背叛,反而“直把他乡作故乡”,比在其他地方生长得更灿烂、更精神。

我想:静宁苹果,不是公主,而是一个中兴大业的王子,虽出身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但遭逢变故,则布衣可穿、粗粝可食,胸怀理想,持之以恒,艰难苦恨皆可昂然受之,最终建立起了一个西北高海拔地区的苹果王国

同乡诗人王智华先生曾有《静宁苹果歌》:“静宁成纪古,龙脉续当年。汗洒邓林树,果香四海天。”就是对出现在伏羲诞生地古成纪这个“龙兴之地”上的苹果王国的最好注脚。

志存高远

静宁苹果,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坚毅的现实主义者。

静宁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147万亩,山旱地竟占到92%以上,这其实就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最早栽植时,人们觉得苹果是一个名贵的水果,自然要栽到最好的川水地里。但丰厚的回报,让苹果很快与当地百姓水乳交融,不几年就占领了南部乡镇几乎全部的川水地。此刻,苹果又该剑指何方?

雷大梁是横亘在静宁中部的一道山脉,也是静宁中部与南部的分水岭,最高处的海拔达到1900米,是典型的寒旱山区。但苹果从南部川水地里一路爬坡,攻城略地,竟然占领了这道梁上的雷大、双岘、余湾等几个纯山区乡。更想不到的是,由于山地通风、光照效果好,苹果的品质居然比川水地里的还要品貌端庄、肤色亮丽。

静宁南北两端,由于自然条件有所差异,当南部人靠苹果过上小康日子后,地广人稀的北部人还过着“朝天一把籽,秋收几箩筐”的日子。这几年,静宁苹果又移师北上,远征灵芝、三合、原安等北部贫困乡镇,星星之火,展开燎原之势。据说,已经挂果的北部苹果,已经鼓起了果农们的钱袋子。这里靠天吃饭的农民正在不知不觉间,转身为常年与苹果为伍的果农、果商和经纪人了。

实现苹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是静宁县的决策,也是静宁苹果的行动。自2006年以来,静宁苹果的推广由原来每年5万亩增加到每年10万亩,到2011年底,全县果园面积已达到80万亩,占全县耕地的54.3%。当我站在山峁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郁郁苍苍,蔚然深秀者,苹果也!

更高、更远——一颗小小的苹果,其内心是何等的强大。我不禁为静宁苹果向高处发展、向远处发展的博大情怀所感动。

多予少取

种植苹果,可不是一个轻省的活计。春节一过,就要拉枝、整形、铺反光膜;开花结果了,还要疏花疏果;果实稍大点,还要给套袋;成长期,还要防治虫害;快采摘时,还要去袋着色;最后,就是采摘、分类、装箱、运输、储存;当果树抖落一身的重负,寒风和着雪花飞舞在林子里时,人们就得赶快挖营养槽和施肥。转眼,又一个轮回开始了。这不奇怪,因为苹果和人一样,这是生活的必须,而不是额外的奢侈。

那一天,当我们一行冒着毛毛细雨行走在静宁古成纪遗址上的果园时,还有披着雨衣干活的果农在园子里忙碌着。我想起了南宋时期布衣诗人翁卷的诗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果乡静宁,闲人岂止只是四月才少?但这些忙碌的人们,之所以忙得快乐、忙得充实,就是他们时时刻刻被苹果的品格所感动着,他们愿意像照婴儿般照顾苹果,因为苹果就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知道,和养在温室里的花花草草相比,他们亏欠苹果的真是太多了。据资料反映,静宁年均降水423.6毫米,在这块干旱的土地上,要把小麦种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是作为“移民”的苹果?

人都说夫妻相处时间长了,会长得比较像,谓之“夫妻相”。静宁苹果和静宁果农耳鬓厮磨近30年,他们在品格上也有了极为相似的一面——那就是我们静宁“麨面客”不怕旱、不惧苦,咬着牙、狠着命也要干出名堂的那一股子韧劲!

常年缺水的静宁苹果,给人们奉献的是水灵灵的果实和白花花的银子——而今,全县挂果园面积38万亩,总产量40万吨,产值1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0%;已经受益的果农达5万多户,户均纯收入南部4万元、中部2.5万元,有14.5万人靠果业稳定脱贫。

他索取的很少很少,但奉献的却很多很多。这句话,我要虔诚地献给静宁苹果!

见贤思齐

静宁这地方,历史上是出了一些人物的。且不说诞生于古成纪的人文始祖伏羲,也不说天下李氏郡望流播于外名垂青史的王侯将相和文人墨客,仅土生土长、从这里走上历史舞台的人物,就有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碑刻《西狭颂》主人公的东汉良吏李翕;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南宋著名军事家吴玠、吴璘、刘錡;有备受康熙皇帝嘉奖的正一品治漕能臣慕天颜;还有被誉为关陇地区一枝独秀的乾隆时期女诗人江瑞芝;被评为“殆香山之流亚”的光绪年间著名诗人王源瀚等等。至今,静宁人的追求还可以用这样一副对联来概括:“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几乎是在苹果落户静宁的同时,恢复了的高考制度为贫穷的农家子弟提供了向更高、更远发展的可能和条件。于是,子弟们秉承先辈们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以“教师苦教、学生苦读、家长苦供、社会苦帮”的“四苦”精神,创造了连续30多年在平凉全市第一,并于近年在甘肃第一的“状元县”的高考传奇,有许多学生还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地或从事高校教育,或从事科学研究,清一色成为学界精英。据统计,静宁县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约占全县人口的1.83%,高出全省0.71个百分点。这个数字的背后,除了传统的因素,苹果效应应该是最为坚强的经济后盾。

毫无疑问,静宁人是先于静宁苹果走出国门的。早在苹果种植刚刚推广之际,还没有市场观念和世界眼光的静宁人,把苹果的市场仅仅定位在乡镇或县城的农贸市场上,那时他们的口头禅是:“种那么多苹果卖给谁?”但是,随着静宁苹果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禀赋独特的品质和不甘平庸的信心,终于招徕了外地客商的青睐,每到苹果采摘季节,静宁就有许多操着外地口音的各路客商前来抢购。先是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后来又出口俄罗斯和东南亚,这几年,又成为北京奥运会特供果品,最后又直接出口欧盟等国际高端市场。

可以说,静宁苹果是追随着静宁留学生的足迹走向世界的,静宁苹果因而也带着静宁这块土地特有的灵气与同祖同宗的欧洲苹果同台亮相,仪态万方。

苹果素有“智慧果”的美称。那么“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就该是“智慧之乡”,静宁人也该是“智慧之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