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颐和园抒怀

颐和园抒怀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出国轻宾馆,乘汽车行驶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颐和园。颐和园内总面积达4350亩,水面积占了3/4,全园不同形式的古建筑有3000余间。沐浴着春光,徒步进入颐和园的长廊。长廊是颐和园的著名建筑群,长达728米,是迄今为止世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颐和园的制高点“智慧海”就建在万寿山之巅,顺山势而上山廊,就到了高达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有114磴的巍峨建筑——“佛香阁”。掺杂着种种情愫的颐和园,不能不让人用异样的眼光去打量。

去北京,不能不去颐和园,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领略到帝王追寻的梦境。

走出国轻宾馆,乘汽车行驶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清代帝后的花园和行宫,望着古朴典雅而又宁静雅致的宫墙门,眼前的一切使我感到激动。从东宫门进入,水天空阔的昆明湖便浮现在眼前,整个园内的主体建筑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颐和园内总面积达4350亩,水面积占了3/4,全园不同形式的古建筑有3000余间。清晨昆明湖碧波荡漾,远处一些老年人倚在东堤旁的铜牛栏杆上开始了晨练。踏着青石板的路面,漫步在玲珑多姿、造型优美的玉带桥上我伫立良久,不禁想起老舍先生,想起了不合时宜的混乱制度下的人生遭遇。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由山泉汇聚而成。据记载,当年郭守敬引了昌平神山泉入泊,又将泊水引到了北京城内,而成为了漕运水库。明代时,因为此地的自然风光旖旎,西山重峦叠翠,泊水碧波万烦,遂兴建了寺庙亭榭。到了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漪园兴建动工,该园便是今天颐和园的前身,后来乾隆帝为庆祝母后六十大寿而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西湖便更名为“昆明湖”。虽历经磨难,但至今园内建筑完好无损。带着对历史的疑问,我们来到了湖东坝。坝中间有一座150米长的十七孔桥,形若彩虹,匠心独运,不远处的南湖岛也在草木葱茏中矗立其间。由于时间紧促,我们只好按原路返回,承载着对古文化的依恋踏着春色向北前行,步行不几里,便到了仁寿殿。

富有文化韵味的古建筑群,在参天松柏的映衬下更显示出它的古朴与典雅。倚在殿门前的栏杆旁,望着殿内高大并象征皇权的宝座,似乎又使我们看到了帝王听政的威严和气势。闻着散发着浓郁气味的古柏,看着不同肤色游人的面孔,又使我感到了帝王尊严之所在。漫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永寿斋等殿堂楼阁,每处都充满了宫廷的韵味并尽现了帝王嫔妃们生活的豪华奢侈,这无疑成为我们追溯历史本源的佐证。

沐浴着春光,徒步进入颐和园的长廊。长廊是颐和园的著名建筑群,长达728米,是迄今为止世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在273间的长廊里,让我又一次领略到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设计水平。在枋梁上彩绘了八千多幅图画,这些图画大多都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物,还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蚩尤等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千幅图画栩栩如生,无一重复,这里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也讲述了几百年,令我们甚至是外国游人也惊叹不已。回味着乐寿堂、玉澜堂内的文物陈设,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震撼,这就是富有文化宝典的古建筑艺术群。

走出长廊,我们来到万寿山。万寿山是燕山的支脉,高达60米,原名为瓮山。万寿山的两侧是由一座宫殿、三座楼阁、一对亭台、一个石坊和数十间的游廊组成,因山势高低不同而建。无论鸟瞰,里观外看,皆有置身画中之感。颐和园的制高点“智慧海”就建在万寿山之巅,顺山势而上山廊,就到了高达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有114磴的巍峨建筑——“佛香阁”。站在围廊上俯瞰万寿山之前山,昆明湖及两山的峰峦尽收眼底。湖中的三大岛——南湖岛、团城岛、藻签堂似散落在碧波上的巨形翡翠宝石;排云殿、乐寿堂、玉澜堂、仁寿殿、长廊、清晏舫、玉带桥等五光十色,巍峨博大,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又一次展现在眼前,点缀在峰峦如聚的山间,颇有气宇轩昂之感。

带着眷恋之情游完了整个园林,其园林集天然和人工结构为一体,正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然而,这又使我不禁浮想起慈禧当年挪用军费大修颐和园的情景,残酷的剥削,以至于在当时的工匠们中流传着“进山一百斤,出山五十斤”的谚语,至于冻死、饿死、累死者不可胜数。

掺杂着种种情愫的颐和园,不能不让人用异样的眼光去打量。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堆砌起来的古建筑,仰视她是无可厚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