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放下愧疚模式,是提升能量的前提

放下愧疚模式,是提升能量的前提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现当下的问题,面对、承认并改善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攻击这个部分。小我是喜欢评判和攻击的,不是攻击他人就是攻击自己。所以愧疚感是小我最常玩的把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削弱力量感的情绪。但在中国,几乎不会有人这么表达。在中国人的习惯里,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期望另一方给予自己更多爱的时候,通常习惯用道德谴责的方式来责备对方,试图通过让对方心生愧疚来获得想要的爱。

肯·威尔伯在他的《一味》里说,我们进化的每个阶段都是最合适

的,而下个阶段会更为合适。

我和他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要去到一个更好的方向并不需要否认现在。发现当下的问题,面对、承认并改善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攻击这个部分。小我是喜欢评判和攻击的,不是攻击他人就是攻击自己。所以愧疚感是小我最常玩的把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削弱力量感的情绪。

在后面我们谈能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能量层级图中,愧疚是能量最低的一种情绪。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都习惯利用愧疚感去控制别人。首先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这么做,而且不要配合别人玩这个游戏。

放下愧疚模式,是自爱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提升能量的前提。

整个人类群体习惯利用愧疚控制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模式,所以让我们来好好了解下我们生命中这股熟悉而又陌生的能量。

有一次我在北京一个广播节目做嘉宾,那一期的主题是关于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一些无意识的伤害。当讨论起父母对孩子哪句话最伤人的时候,主持人冷不丁问了我一个问题:周梵老师,你父母说过什么话你觉得对你的伤害最大?这个问题一下子难倒我了,这么多年的自我成长最大的成效之一,就是让我把成长过程中认为的那些伤害释放掉了,同样的经历现在再回想起来已不再有受伤的感觉了。所以当主持人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真的找不到还感觉很受伤害的回忆。一通搜肠刮肚之后突然发现还有一丝残留的心酸的痕迹,我对主持人说,嗯,还有一个,我想到了,就是我成年之后,甚至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妈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还是挺让我难受的。主持人非常好奇地问,是吗?什么话?我说当时因为有些她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我不愿意听她的话,坚持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决定,我妈气急之下说:“算了,我就当没养你这个女儿,以后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养,我自己过。”当时听到之后心里很伤感,伤感之后还有很生气、愧疚、被辜负、委屈、被冤枉等复杂的情绪。

结果主持人说,哎呀,这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吧!我自己就听过。

另一位主持人说我们不妨跟现场的听众做个调查。主持人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把内容发到节目的互动平台上,没过一会很多听众就纷纷留言,几乎有98%的听众都表示,他们都在不同的年纪听自己的父母说过类似的话。

主持人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周梵老师,为什么那么多父母会喜欢对孩子说这句话?”

我回答:“事实上,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每个人除了接受直接语言信息之外还会接受后台语言,后台语言就是那些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隐藏在字面意义背后的信息。”

在这句话中事实上表达了几层意思:

因为你的问题,所以我老了以后决定自己过;

之所以我老了要自己过是因为你是靠不住的(这里的靠不住=不孝、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自私……);

你是一个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觉得靠不住的人;

所以归根结底,你是个失败的人。

看似是一句自怜自哀的语句所传递的后台信息每一层都是对对方一种更强烈的指责和否定,所以会引发听者很强烈的负面感受。然而说话者本人的终极动机并不是为了让对方难受,这句话最核心的目的被自怜自哀、责备层层地掩盖起来,让听者没有办法感受到这个最深的诉求,这个诉求是:那样说只是想激将你,我希望我们能相处得好一点,其实我很害怕孤单。

归根结底最终极的渴望就是——我想要爱。

但在中国,几乎不会有人这么表达。在中国人的习惯里,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期望另一方给予自己更多爱的时候,通常习惯用道德谴责的方式来责备对方,试图通过让对方心生愧疚来获得想要的爱。可他们不明白的是当你让对方感到愧疚的时候只会把对方推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