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是唐太宗和他的大臣魏徵的一段谈话记录。魏徵认为,作为一国之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语源出《管子》:“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但真正能够在行动上坚持“兼听”的,历代皇帝之中为数并不多。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

6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评点]

《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所主编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二百九十四卷。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通”命以今名。毛泽东曾于1954年冬对吴晗说过:“《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本文是唐太宗和他的大臣魏徵的一段谈话记录。魏徵(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官谏议大夫,曾先后向唐太宗陈谏二百余事,反复以隋亡为鉴,提醒他要居安思危、兼听广纳、轻徭薄赋、躬行俭约,对唐太宗的施政有重大影响。魏徵认为,作为一国之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事例,说明兼听的好处和偏听的坏处。唐太宗听了,觉得魏徵说得有道理。他不但认为有道理,而且还认真地照此实践。他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励精图治,内政外交都因此取得了骄人成绩,史誉为“贞观之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此语源出《管子》:“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汉代王符《潜夫论》:“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可见这个关于“明暗”的道理,早已为人所知。但真正能够在行动上坚持“兼听”的,历代皇帝之中为数并不多。

1937年8月,毛泽东在《矛盾论》(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说:“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他要求人们观察和研究问题时要克服片面性、主观性和表面性。我们如果遇事偏听偏信,就不可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也就不可能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判断,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怎么可能不碰钉子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