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弘扬戏剧文化的几点思考

弘扬戏剧文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把流派凝固化、神圣化,认为流派是永恒的顶峰,老师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流派只能继承不能创新,则将扼杀艺术的创造力,窒息艺术的生命,最终也将使流派丧失生命和活力。虽然越剧是强调写意的,但今日戏剧文化表现手段的丰富多样性,已远非越剧诞生时的百年前可比,因此应把越剧广阔的时空自由度与具体的可感受性结合起来,制作出更为精湛的舞美布景。当前,拓展戏剧市场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培育青年观众。

弘扬戏剧文化的几点思考

戏剧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剧不够景气的今天,廊清一些基本理论,很有必要。

一、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

在戏剧创作中,“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已经说了多年,但是,作为一种创作主张,还缺少明晰的诠释,有相当多的创作者、相当多的剧目制作单位都对这个口号存在着某种误解。似乎我们的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代表主旋律的,一部分是呈现多样化的;“主旋律”是时代精神比较强的,“多样化”则是更多追求娱乐性;“主旋律”是拿奖的,“多样化”则是赚钱的;“主旋律”是大力倡导的,“多样化”则是可以允许存在的,等等。这样,就使“突出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形成了二元对立。这种认识误区在创作实践中产生了不良后果。一些所谓的“主旋律”作品,把主旋律仅仅局限于题材的选择,把主旋律看成宣传品,看成政策或形势的图解,忽略了对生活内涵的审美表现,作品主题不鲜明,故事不动人,情节悖常理,给人的印象是“假、大、空”,离实际很远,离生活很远,离群众也很远,不是“三个贴近”,而是三个脱离,甚至是枯燥的说教,成为马克思早就批评过的那种“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又有一些作品,则在“多样化”的掩护下表现出同样被马克思所批评过的那种“糟糕的个性化”倾向,宣传极端个人主义,推崇抽象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爱情至上观,表现畸形的人性等等。

“突出主旋律”与“坚持多样化”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关系,也不是主从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辩证法认为,没有不通过个性表现的共性,因此,所谓“主旋律作品”不应当成为独立的艺术存在;同样,也没有不表现共性的个性,因此“多样化”也并非就是“非主旋律”。认识和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对于我们热情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的作品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主旋律作品同样要讲究艺术个性,你作品的认识价值再高,教育意义再大,时代精神再强,如果忽视了观赏性和娱乐性,忽视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那实际上也就是忽视了它的“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其“价值”是很难在市场上得以实现的。

二、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首先是创作的继承和创新。以越剧为例,越剧以曲调悠扬婉转、表演细腻深沉、叙事完整流畅而见长。在近百年的越剧舞台上,不乏艺术精品。尤其是袁雪芬等艺术家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越剧改革,创作出了一批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呼声、伸张人间公道的好作品,才把越剧这个从“落地唱书”演变而来的艺术品种推向上海、推向全国,成为影响全国的大剧种。在剧目创作上,一改传统的宫廷恩怨、才子佳人的模式,排演了《祥林嫂》等一批优秀剧目。可以说,《祥林嫂》的诞生,使越剧获得了新生,使传统越剧从剧本内容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创新。

其二是表演的继承和创新。同国粹京剧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越剧也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艺术流派。流派的个性越鲜明,特色越浓郁,艺术的魅力就越强。演员在台上一拉嗓子,票友们就能熟悉而亲切地分辨出他属何派。正是凭借了艺术流派的继承和延传,才使越剧艺术大放异彩。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把流派凝固化、神圣化,认为流派是永恒的顶峰,老师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流派只能继承不能创新,则将扼杀艺术的创造力,窒息艺术的生命,最终也将使流派丧失生命和活力。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从不少优秀青年演员拜师以模仿为主要手段,以“像不像”老师为最高衡量标准的思维和行为中,就可以发现,依赖继承、迷信权威、不敢创新的现象在戏剧界是普遍存在的,它直接导致了近20多年来戏剧舞台上领一代风骚的名角寥寥无几的局面。真正的艺术家往往是既弘扬传统精华又能推陈出新的改革者。如果老守着“鹦歌班”的简单旋律和程式,越剧怎会发展繁荣到辉煌的今天。我们的前辈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都能创造出艺术的辉煌,我们更应当加倍努力,不断创新,攀登更高的艺术巅峰。

其三是音舞及道具布景的继承和创新。就越剧艺术而言,是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坚持越剧姓“越”,不能把越剧改造成近似话剧、舞剧或其他什么剧种,不宜用电子乐器伴奏越剧唱腔,不要简单地改变越剧的表演程式,随意加快节奏,更不要以降低艺术品位、抹煞艺术个性的代价,去迎合一部分尚不入门的观众的欣赏习惯。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排斥艺术创新,相反,惟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持艺术个性的生命力。传统戏改革的一大任务,就是要融入时代感和时尚感。越剧应当向话剧学习,制作可视性和真实感更强的道具布景,丰富音乐、灯光、舞美的展现手法。服装也要通俗化,拉近青年观众与戏剧感受的距离。虽然越剧是强调写意的,但今日戏剧文化表现手段的丰富多样性,已远非越剧诞生时的百年前可比,因此应把越剧广阔的时空自由度与具体的可感受性结合起来,制作出更为精湛的舞美布景。

三、牢固占领阵地,努力拓展市场

戏剧、影视、音舞等艺术作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引导功能,因而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地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的生产和传播,绝大部分都要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商品交换,转化为群众的消费。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变为广大群众的消费对象,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就越实在;艺术感染力越强,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就越能深入人心,阵地就越牢固。不能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立起来,把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和占领文艺市场对立起来。艺术性再强,导向错误,全盘皆输;思想性再强,没有观众,也是徒劳。

当前,拓展戏剧市场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培育青年观众。正如演员的希望在青年一样,观众的培养、市场的希望同样寄托在广大青年身上。青年观众少的现状不能成为戏剧可以远离青年的理由,反而更应该增强争取青年观众的紧迫性。今天的老年戏迷并不是上了年龄才喜欢戏剧的,而是通过多年的戏剧艺术熏陶出来的。港台歌星、流行歌曲及其他一些“快餐文化”和表层文化,能够吸引我们一大群年轻人,难道有着短则百年、长则数百年艺术积淀的戏剧文化,竟不能激荡起青年求知求美求乐的心?在人类艺术宝库的所有门类中,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是最需要通过灌输和熏陶才能被接受的。为什么现代京剧只在40多岁以上的人群中流行,只因他们在年轻时每天能感受到的艺术就是这些“西皮二黄之腔”、“豪言壮语之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今的文艺工作者和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学一学流行歌曲的推销方法和传播经验,用贴近青年人生活的好作品,锲而不舍,努力传播。不要简单地责备戏剧节奏慢,也不要一味地抱怨青年人欣赏水平低。只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青年人这块阵地,一定会被中华民族的戏剧文化占领的。在这方面,大中专院校负有特殊重要的职责,那里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的聚集地,具备接受戏剧艺术熏陶的良好条件。

四、要搭台,更要唱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句时尚了好些年的口号,事实上也成了很多地方、很多党政领导认识和处理文化与经济相互间关系的一个基本理念。这句口号的意思很明白,文化,包括戏剧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等等,无非是推介城市、招商引资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助手和工具。诚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形式,都可以对经济基础产生作用,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句话是说得通的。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绝对化,片面化,认为文化仅仅是经济的舞台和工具,就会在实践中产生很大的谬误。有的地方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倾心,而对文化事业热情不足。有的领导一说到文化体制改革,就一味地让剧团走向市场,自生自灭。有的领导在安排预算时,总是要对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打一个大的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文化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足,认识有偏。为了振兴戏剧,我们必须廓清对文化的认识,淡化文化的“舞台”论和“工具”论,强化文化的“主体”论和“目的”论,把发展戏剧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作为现代社会和当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2008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