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干渠防洪警示录

西干渠防洪警示录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时,部分管理所报告几条山洪沟出现洪水。赶回管理处后得知,金山滞洪区围堤因洪水超标漫溢溃决。事发次日,随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领导一行,到灾区察看灾情并慰问受灾群众。晚11时许,接管理所报告,第五滞洪区因溢洪堰失事造成围堤决口。洪水下泄,造成木材库、石油站、商业仓库、民航机场和宁夏大学被淹,贺兰山军马场、芦花公社3万亩农田受淹,合成氨厂和机砖厂停产2个月的严重后果。

西干渠防洪警示录

焦盛昌

宁夏人引黄河水开垦贺兰山东麓土地的愿望由来已久。今西干渠西侧有一条古渠遗迹,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史王询在西夏昊王渠旧址上奏开的“靖虏渠”,并留有“今日劳民非我愿,他年乐土为谁开”的诗句。该渠规模宏伟,就其断续显在遗迹辨认和实测1/10000地形图证实,渠长近180公里,引水量约80立方米/秒。渠线与西干渠约略平行而稍高,由上而下以1/9000~1/6000的比降,依地形高低半挖半填。今就现存遗迹判断,凡山洪通过之处,渠迹荡然无存;无山洪干扰之处,渠迹显在,故毁于山洪之说,颇为可信。

西干渠是黄河青铜峡建坝后的产物。该渠于1959年11月1日开工,动员5万名水利职工和民工苦干一个冬春,于1960年5 月10日初步建成通水。

西干渠由河西总干渠引水,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横贯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4县(市),止于平罗下庙乡暖泉村,尾水入第二农场渠,全长112.7公里,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沿线有较大山洪沟43条,其中调查洪峰流量每秒100立方米以上的18条,其中100~200立方米/秒的8条,大于200~300立方米/秒的5条,大于300立方米/秒的5条,汛期严重威胁着沿线保护区内各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65年我走出校门,一到宁夏便与西干渠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之后,倒也悠闲,唯有一事难以忘怀,时不时地涌上心头,令人心悸和不安。

1998年5月20日,时隔10年,却因刻骨铭心而记忆犹新。那天,正值灌水紧张期,管水和用水单位都忙得团团转。上午10时,天气晴转阴,不久便下起雨来。雨时大时小,时续时断。心中不由暗喜,满以为是场缓解供水紧张的及时雨。14时20分开始,干渠全线降雨,银、贺段降雨强度在逐渐加大。18时,部分管理所报告几条山洪沟出现洪水。为监测洪水动向,按照惯例,我们上了沿山(战备)公路,巡回观测各山洪沟的来洪情况。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紧。20时后,银西段大小沟道多数来洪。凶猛的洪水穿过沿山路上的桥、涵、过水路面,翻滚着向干渠东侧的滞洪区涌去。顿感情况不妙,心在收紧。21时50分,车载台隐约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金山滞洪区(位于干渠下游的贺兰县金山乡)发生问题。之后,车载台故障,联系中断。赶回管理处后得知,金山滞洪区围堤因洪水超标漫溢溃决。洪水集中下泄入渠,致使干渠东堤多处决口。

事发次日,随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领导一行,到灾区察看灾情并慰问受灾群众。汽车一下沿山公路便无路可走,道路被毁,沟坎纵横、草石成堆、一片泥泞。经辗转迂回,到中午才赶到金山乡政府大院。大家挤在乡政府食堂里,听了简短情况介绍后,便急匆匆赶往受灾现场。一路上,房倒屋塌、渠毁路断、遍地是水,倒伏的电杆、受淹的庄稼、淹死的畜禽、晾晒的衣物、焦虑的人们、期盼的目光,目不忍睹,令人揪心。

事后经调查统计,受灾生产队24个,受灾户数1806户,计6810人,其中,无家可归的363户,计1435人;倒塌房屋982间,形成危房715间;农田受灾面积56127亩;冲毁渠道67294米,破坏建筑物3761座,冲毁道路21100米;淹死家畜4615头、家禽8600只,据不完全统计,灌区总计直接经济损失达8317.0万元。

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抗洪救灾、只争朝夕,渠沟及时修复,生产恢复正常,家园得到重建。痛定思痛,令人顿悟,1998年“5·20”洪灾其实是28年前1970年“8·17”洪灾的重演。

1970年8月17日午后,银川段雨不紧不慢地下着,天黑后雨势逐渐加大。晚11时许,接管理所报告,第五滞洪区因溢洪堰失事造成围堤决口。洪水无控制集中下泄,洪水很快充满渠床,向上下游两个方向流去。逆流沿渠而上,倒流到方家圈退水闸时,东堤漫溢决口,很快拉毁退水闸。顺流沿渠而下,由于当时东堤单薄,致使东堤漫溢决口86处。洪水下泄,造成木材库、石油站、商业仓库、民航机场和宁夏大学被淹,贺兰山军马场、芦花公社3万亩农田受淹,合成氨厂和机砖厂停产2个月的严重后果。

西干渠1970年“8·17”洪灾后,管理处对西干渠安全运行有了以下两点认识:一是干渠东堤不决口,大灾不发生;二是干渠在缺乏纵向控制情况下,渠水、洪水全线贯通、叠加,一处发洪,全线吃紧,灌溉、防洪工作十分被动。为争取主动,必须强化干渠工程建设。但是,由于本灌区受益面积小,水费收入少、职工人数多,人均水费收入仅为本区其他自流干渠管理处职工人均收入的一半左右。有心无力,只能做一些撒胡椒面的维修性工程。直到1981年,随着上级部门投入力度的加大,水费征收制度的改革、调整,在本处两代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下,管理处坚持“干渠不倒、工资不少、经济公开、节俭办一切”的理财原则,积极筹资、全力以赴,干渠东堤加固工程和“5·6·1”调控工程(即在干渠上修建5座节制闸,将干渠分割为6段,并在镇北堡修建一座双功能的滞洪区,让整个干渠起到分区平衡水量的作用,使洪水得到控制),逐渐全面有序展开。一干就是17年,全处职工克己奉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到1997年,干渠东堤集中加固19处,累计长度68.2公里,铺设泥石路面82.4公里,东堤内坡防冲砌护11.4公里。与其同时,充分利用沿渠有利地形和现有建筑物,先后建成镇北堡节制闸、平吉堡桥节制闸,宁化桥节制闸、玉泉营桥节制闸、邵里桥节制闸和镇北堡双功能滞洪区等项较大工程,用较少的钱办了较多的事,使干渠安全程度和抗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1961~1982年干渠被洪水冲断9次,东堤累计决口219处;1983~1997年,干渠被洪水冲断1次,东堤决口2处,发生在1984年8月1日,详情后述。

记得20世纪90年代,一位银川市主要领导在与山洪打了多年交道后,深有感触地说:汛期、贺兰山山洪水像一口神奇的巨大水盆,时刻威胁着银西地区的安宁。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形象地道出了贺兰山洪水灾害的突发性和灾害的严重性,1984年“8·1”洪灾就是典型一例。

1984年8月1日,山下晴日朗朗,山中却悄无声息地突降暴雨,小口子和苏峪口雨量分别为194.7毫米和124.8毫米。几小时后,洪水直入干渠(当时镇北堡滞洪区尚未修建),造成东堤两处决口,贺兰山农牧场、郊区芦花乡1.5万亩农田受淹,经济损失达1000余万元。另外,洪水下山途中,掀翻一辆汽车,死亡6人。

1998年“5·20”洪灾发生于干渠东堤加固、“5·6·1”调控工程完成和干渠西滞洪区不断加固之后。干渠东堤为什么还是不堪一击、洪灾还是照旧发生呢?

纵观西干渠建成通水48年来,由于洪水侵袭,干渠被冲断11次,东堤累计决口235处。笔者认为目前西干渠防洪运行中存在着两大不安全因素:一是洪水在时空分布和数量上的不确定;二是作为贺兰山“导、蓄、泄”防洪体系的核心工程——干渠西滞洪区自身安全保障的不肯定。如文中提及的损失惨重、社会影响大的3次大洪灾,其中2次(1970年“8·17”和1998年“5·20”洪灾)都是由于干渠西滞洪区失事致使干渠东堤连锁破坏造成的。干渠西滞洪区现有大小滞洪区15座,容量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近千万立方米。安全运行情况下,起到了滞纳洪水、化猛洪为细流的保安作用,一旦失事,却成了制造灾难的“罪魁祸首”。

离1998年“5·20”又过去了10年,干渠西滞洪区建设又加强了许多。但是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洪水超标的潜伏危机仍旧存在。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保护区的安全保障益发重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作为与此责相关的人们应该十分清楚:西干渠西滞洪区(含洪水超标的预防)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维护、运行诸多环节工作中的任何缺失和疏漏都可能导致“爆炸型”灾难的发生啊!

(作者单位系宁夏老科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