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比人长寿

书比人长寿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别,我递上笔记本,请辛笛老人题句话,老人提笔想了一下,写了“书比人长寿”五个字,笔力遒劲完全不像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这部书叫《智慧是用水写成的——辛笛传》。再次见到辛笛先生是2003年的11月下旬。仪式结束后,我打算再去看望一下上海的几位文学老人,当然也包括辛笛夫妇。告别仪式后的第二天,我参加了辛笛、文绮的合葬仪式。

书比人长寿

刘 屏

与辛笛先生的最初相识可以追溯到1987年,只不过不是面对面,而是在书上。那年我在整理登记巴金先生捐赠给文学馆的藏书中,发现了一本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版的《九叶集》和一本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版的《八叶集》,使我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九叶诗派”。记得我还据此写了一篇短文,介绍这两本书,登在了当年的《博览群书》杂志上。《九叶集》中收入了辛笛先生的二十一首诗,是九位诗人中最多的一个,读他的诗就像欣赏一幅法国印象派绘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2年9月下旬,上海图书馆等为辛笛先生举办了“创作生涯展览”,我在《文学报》上看到了他的女儿王圣思写的文章,整整一版,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辛笛先生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的部分手稿、书信和作品集等,使我很受震动。近年来,我在现代文学馆一直做着征集工作,这篇文章让我有种职业的失落感。其实,这些年来文学馆也曾几次派人拜访过辛笛先生,但起码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深入,不够扎实,不够执着。

真正见到辛笛先生已是2003年的8月下旬,这是上海最闷热的季节,一动一身汗,不动也是汗一身。那天,我和同事梦晨按事先约好的时间登门拜访辛笛先生,没想到老人夫妇早已先于我们端坐在排满书柜的客厅里等待多时了。看到我们,王圣思夫妇赶快为我们沏茶让座。那天和老人谈得很融洽,主要的话题是文学馆,也谈到了巴金。辛笛是巴金的挚友,自然便对文学馆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初步答应将把自己的藏书和手稿等捐赠给文学馆,并立即叫女儿拿来几本他签过名的作品集和一本夫人徐文绮翻译的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尼古拉斯·尼可尔贝》送给文学馆。正在我喜出望外的时候,辛笛夫人在旁边说:“你把我的东西送人,还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呢。”她的话让大家都愣了一下,尔后又都笑了起来。辛笛老人忙说:“忘了,忘了。”女儿也立刻把书拿到母亲面前,轻轻翻开封面,让老人一笔一划在扉页上写下:“赠中国现代文学馆文绮”的字样,老人签上日期,女婿又拿来印章,端端正正钤在几本书上。

两位老人虽都已是疾病缠身,但幽默、风趣、乐观的情绪仍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起辛笛那首写给妻子的《蝴蝶、蜜蜂和常青树》中的诗句:“年华如逝水,但总是润泽芳馨”,一起生活了60多年的知己体己,至今仍是心心念念一往情深。

临别,我递上笔记本,请辛笛老人题句话,老人提笔想了一下,写了“书比人长寿”五个字,笔力遒劲完全不像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落好款儿,他又让女婿盖上一枚“辛笛”的朱文印痕。

后来,我在王圣思老师回忆父亲的文章里看到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女儿写了一部父亲的传记,书出来后,她曾悉心地读给父亲听,父亲听罢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把我这个平凡的人写得不平凡了。”这部书叫《智慧是用水写成的——辛笛传》。古人曰:“抽刀断水水更流”,辛笛先生自视平凡若水,而水正是他智慧的源泉。女儿说,父亲的人生准则是“做人第一,写诗第二”。第一次与两位老人相识,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再次见到辛笛先生是2003年的11月下旬。当时我正在广东拜访作家,忽然听到施蛰存先生仙逝的消息,事情办完后我立即回京,第二天又匆匆飞赴上海,代表文学馆参加施先生的告别仪式。仪式结束后,我打算再去看望一下上海的几位文学老人,当然也包括辛笛夫妇。我打电话联系时间,王圣思老师对我说:她母亲9月30日去世了,父亲心情很不好,一天天不说话。也希望我能去看看他,陪他老人家说说话。

文绮老师的去世令我震惊,整天忙忙碌碌竟然一无所知。8月份看望两位老人时的情景又映现在我的眼前,这才隔了两个多月啊。

这次见到辛笛先生,我明显感觉到他的憔悴和失落,那天他始终是沉默不语的,面对依偎在高背藤椅中的辛笛老人和旁边书柜前文绮老人慈祥的大幅照片,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劝慰他,更不知道如何完成圣思老师交待的任务。我只能一遍遍地对老人说:“您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施蛰存先生在世时,我们去看望他,他也曾向我们倾诉过失去老伴后的孤寂心境,这种心境是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替代的。看到辛笛老人的女儿女婿竭尽全力想使老人从失去生命另一半的痛苦旋涡中解脱出来,我很感动,我没有说,但我已经感觉到他们很难做到。因为老人心中的那只美丽蝴蝶,已经带着他的灵魂飞向了另一个玫瑰盛开的世界,谁也挽留不住。不信,你可以去读读辛笛1983年写的那首《一个人的墓志铭》。

我有点悟到了几个月前老人为我写就的那五个字“书比人长寿”的涵义了。

第三次见到辛笛老人时,他正静静地睡在万年青环绕的花丛中。耳边回响的是节奏徐缓的舒伯特的“小夜曲”,身边走过的是恋恋不舍脚步轻轻的热爱他怀念他的人流。这是我见到的最平静、最温馨、最浪漫的告别仪式。每一位前来送行的人都得到了老人最后的馈赠——心香两瓣:诗集《印象·花束》和散文集《梦馀随笔》。

头一天下午,我去辛笛先生家吊唁老人时,他的几个子女都在家里。圣思老师告诉我,她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一张纸片从父亲的笔记本中飘然而落,上面竟是父亲一首从未见到过的不知写于何时的诗作。这就是后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和印在“辛笛生平简介”折页上面的那首《听着小夜曲离去》:“走了,在我似乎并不可怕/卧在花丛里/静静地听着小夜曲睡去/但是,我对于生命还是/有过多的爱恋/一切于我都是那么可亲/可念/人间的哀乐都是那么可怀/为此,我就终于舍不开离去。”我看出老人原稿上的字迹已有些颤抖和变形,远不如给我写那几个字时的气韵。但你依然能够感觉到一股火热的生命之泉在流淌。

告别仪式后的第二天,我参加了辛笛、文绮的合葬仪式。那天的参加者都是家里人,惟独我一个外人。不过我想:中国现代文学馆是每一位作家的家,当然也是辛笛、文绮老人的家,而我也就理所当然是家里人了。

老人落葬仪式的地点是青浦福寿园里一处幽静肃穆的墓地,9时10分,仪式开始。天下着绵绵冬雨为诗人送行。多年前,诗人艾青离世时也是在霏霏细雨之中。在雨中,辛笛老人的儿女们依着传统的形式祭奠着父亲,我则在雨中不停地拍照,力争完整地留下这一幕场景。归途中,细细的冬雨变成了好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打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我想起辛笛老人那首《雪意》来,谁是那一天两次来访的绿衣人?给两位老人送去热,送去光,送去亲朋好友的暖意和问候。

2004年6月我又一次去上海。这次的任务是带着馆里的几个同志前去接收辛笛先生的文物及藏书。在捐赠的四千多册藏书中,有一千三百多册是外文版本。辛笛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到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研习英国文学,1939年回国时带回了不少的英文书籍,后来又在国内买了很多。其中许多书都是二十世纪初期出版的珍稀版本。辛笛先生去世后的几个月里,圣思老师夫妇为了实现父亲的捐赠夙愿,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努力。圣思老师的身体不好,她一本本挑选着赠书,然后由金效祖老师一本本地盖上辛笛藏书章,再装上箱。我们去接收的那几天,几个人一起清点、登记、打包、装箱还累得腰酸腿疼的,他们两个人付出了多少辛劳就可想而知了。

接收工作差不多完成了后,我们又去了趟福寿园看望辛笛和文绮老人。

这回,我有了充裕的时间从容地拜谒了诗人的墓碑——一块平卧于翠柏绿松中的厚重素雅的花岗岩——一部打开的大书。碑基正面镂刻着辛笛《航》里的诗句:“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诗人的墓栖身在普通人的墓群之中,远离名人园的奢华和名利场的喧嚣,守着一份宁静和温馨。诗人的墓碑上没有冗长的碑文,打开的大书上只写着:父诗人王辛笛、母教师徐文绮,还有他们留给世人的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的名字。墓碑的落款是他们的四家子女。我看到立碑的时间是2002年的清明节。当时两位老人都还健在,他们很满意自己日后的长眠之地,辛笛老人还为此做过一首“声音自草中来”的挽歌——《永远和时间同在》,抒发他们的心境。

那天,我在辛笛先生那本打开的“大书”前默立了许久,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现出那五个大字:书比人长寿。

如今,辛笛先生的文库已在文学馆里正式建立了起来,每一个热爱诗人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藏书中与诗人神交。我想,这不正是辛笛先生憧憬的时间和生命的永恒吗?

2004年岁尾于北京干杨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