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少“错事”

年少“错事”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年少错事,很多是应该打上引号的。我的不端行为很快就被父亲发现了,一次,他铁青着脸问我是不是偷吃了煎豆腐,就像威严有加的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我偷吃煎豆腐,自然不对,姐姐也正在长身体,父亲工作辛苦,他们同样需要营养,我有什么理由多吃多占呢?如果当年我偷吃煎豆腐一定有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那个经济十分落后、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了。

年少“错事”

对与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然而,世上很多事情又绝非仅仅用对与错就能够认识、评判与处理的,比如爱情,就通常被认为同对与错无关,人们由此产生许多困惑与迷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热播的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谁来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那时,咱们中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才刚刚开始,世事纷杂,瞬息万变,人们对很多事情更加困惑重重,无法判断,难以选择,也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小孩来说,由于年少不懂道理,不谙世事,是非不分,对错难辨,言谈举止往往不合常规,违背事理,因而被大人轻则疏导、纠正,重则呵斥、打骂。其实,所谓对与错,都是大人们的标准,不一定正确,小孩们也不一定明白,更不一定从心里接受。所谓年少错事,很多是应该打上引号的。

我小时候就做过很多“错事”,其中有两件至今记忆犹新。

七岁时正值“文革”,做中学教师的父亲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被揪斗,然后下放到一个村子被监督劳动。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到外婆家避难。时隔不久,舅父特地请铁匠为我打了一把左手用的柴刀(我是左撇子)。他递给我时沉默不语,面无表情,但潜台词我倒明白几分:不能白吃饭,要干活啊。我瞧了那把柴刀一眼,刀身很是厚实,刀锋磨得锃亮锋利。母亲慌忙劝我快点接过那柴刀,我却没有去接。舅父见此情景,面露愠色,“啪”的一声把刀放在饭桌上,拂袖而去。母亲很是恼怒,呵斥说:“干吗不接过柴刀啊?你想做公子哥儿不成?”说罢威严地命令我赶快拿起柴刀跟随外公和表哥去砍柴。我“哇”的一声哭了,却依然不动,内心充满着反抗。母亲见状也伤心地哭泣起来。我不愿意去砍柴的理由很简单,我胆子小。一想到那深山老林,树密草深,不见天日,时刻都可能有野兽出没,甚至有鬼怪现身,我心里恐惧极了,似乎身上每根汗毛都竖立起来,脊背上生起阵阵凉风、股股寒意。当然,最终我还是屈服于大人的吩咐与命运的安排,逐渐打磨成为一个地道的小樵夫。如今回想起来,当年我不愿意上山砍柴,自然不能算对,但又错在哪里?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子,难道不能与同伴去游戏玩耍,甚至不能在父母亲面前撒娇吗?当然,舅父也没有错,错的是当时的政治路线与历史背景。

几年之后,我家境况开始好转起来,父亲结束了下放劳动的艰难日子,回到那所山区中学教书,不久便把刚刚小学毕业的姐姐和我接去读初中,而母亲也被外公家那个大队聘为民办教师。跟随父亲读书的那些日子,生活仍然艰苦。那个年代,物质本来就极其匮乏,什么都凭票供应。父亲工资低,一家人分居两地,家底又薄得不能再薄,即便有好东西卖,我们也买不起。我和姐姐都正值长身体的时候,粮证上的定量供应无法填饱肚子,父亲便千方百计从黑市买回薯丝,让我们吃饱,但菜很单一,分量也少。父亲常常一次买回好几个南瓜或冬瓜,放在床底下,一连十多天,餐餐不是南瓜就是冬瓜。只有到星期六,父亲才凭票买回白豆腐,用油煎好,撒上食盐,作为星期日加餐的美食佳肴。我的肚子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黑洞难以填满,往往刚放下饭碗不久就会感到空空如也。因此,每当父亲煎好豆腐之后,我心中的饥饿就像魔鬼一样,难以抵挡那香味的诱惑,忍不住要偷吃几块。我的不端行为很快就被父亲发现了,一次,他铁青着脸问我是不是偷吃了煎豆腐,就像威严有加的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那时,我在后悔和羞愧之余,感觉到父亲离我很远很远,很是陌生。我偷吃煎豆腐,自然不对,姐姐也正在长身体,父亲工作辛苦,他们同样需要营养,我有什么理由多吃多占呢?但话说回来,那又有多大的错呢?现在的孩子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很多都营养过剩,患上了肥胖症。如果当年我偷吃煎豆腐一定有错,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那个经济十分落后、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了。

2009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