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阜宁农业迈向市场

阜宁农业迈向市场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讯]“让农业大踏步地走向市场”,这是阜宁县委、县政府从单一计划种植的思维定势中醒悟出的一条成功经验。阜宁县是苏北农业大县,农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限死和生产资料价格的逆向增长,粮食丰收和收入减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阜宁农业迈向市场

[本报讯]“让农业大踏步地走向市场”,这是阜宁县委、县政府从单一计划种植的思维定势中醒悟出的一条成功经验。经过两年实践,该县农业的产出总算摆脱了低效运转格局,仅以水稻生产为例,1991年按市场需求扩种12万亩市场走俏的优质粳稻,当年增粮五千多万公斤,人均增收18元。

阜宁县是苏北农业大县,农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限死和生产资料价格的逆向增长,粮食丰收和收入减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1989年底,该县领导针对这一新情况,大胆地运用市场经济这根杠杆,调节农业生产结构,先后举办52期农业干部培训班,有2500名农业干部接受了市场学、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除此,该县在沈阳、海南、上海等地设立了12个农业新技术栽培点和信息测报站,并与省农科院等二十多个科研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通过他们反馈农业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从而打破硬性规定的计划种植旧框框,使全县农村形成了围绕市场办农业的新格局。

在稳定粮棉生产的条件下,只要市场需要的、走俏的、能赚大钱的,县里就鼓励农民种植,从不限什么调子。两年来、该县从宏观上掌握市场行情,在六个特色的经济区域,调节大田面积11万亩,利用“十边地”8.5万亩,开发废荒地七万亩,大力发展市场价格高的药材、银杏、河蟹、苹果、大蒜、蚕桑等经济作物,每年比种植常规稻、麦和其他农作物多增收1.5亿元,每亩平均纯收比粮食田增三至五倍。罗桥、公兴两个乡巧用“土资源”,建立乳黄瓜、胡萝卜、大蒜、莴苣、浅水藕等五个创汇农业基地,经过深度加工,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50万元,户平均增收165元。

这个县还通过内建市场的途径,加快本地农产品分流、增值,引导农业高效发展。今年1至5月份,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的12个专业市场,吸引了山东、河南、内蒙等14个省市的客商,外销玉米七亿公斤,大蒜1800万公斤,果品180万公斤,药材一万公斤,水产品150万公斤,五项销售额高达4.5亿元,其中净赚地区性差价1.8亿元,同时,县里年初获悉菜籽走俏华北、东北、西北三地区信息后,一次性扩大种植面积12万亩,总产达24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0%,到6月2日已被订购85%。

载1992年8月29日《新华日报》、《中国农民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