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地表达

自由地表达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地处郊区,不必“螺蛳壳里做道场”,寺院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轩敞,设计上别具特色。所以,我建议周立波还是到民间去充电,继续研读社会大学这本活书,而不是闭门读书;即使闭门读书,也得精选自由书写的活书来读。你有讲空话套话的自由,我就有打瞌睡的自由。值得庆幸的是,社会毕竟在进步,上纲上线、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那一套,慢慢过时了;那么,人民自由表达的日子也就可望又可即了。

自由地表达

上上个周末,去郊游。看了寺院,逛了古镇。古镇,是慕名而去的,可到那儿才发现,媒体宣传中很老、很幽雅的古镇,其实很假很脏乱。不说也罢。说说寺院吧。不,说说寺院里的年轻住持吧。

是一座扩建中的古寺。因地处郊区,不必“螺蛳壳里做道场”,寺院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轩敞,设计上别具特色。住持出来欢迎我们,并介绍情况。

30来岁的住持,一直低着头,念一份稿子。稿子里充满了空话套话,念得我等昏昏欲睡。总算念完了,住持带领参观,一路继续介绍。没有稿子,他的话渐渐多了,讲着讲着就鲜活起来,尤其是讲到某个他精心设计的细节,我看见他的双眸泛出自信的光泽。后来,住持陪同吃素斋,我坐在他右首,有了交流的机会。听他津津乐道如何严把工程关、追求高品质还省了不少钱,如何以制度管理寺院,我暗忖:如此谈吐,才与其年龄、身份相称嘛!

出得寺院,议论起住持何以前后判若两人。有朋友说,开始他紧张,念稿子不会出错呀。我说,要是他念完稿子就告辞,我们对这个寺院的印象就坏掉了。还好有后面的节目,大家才见识了正常的住持。又检讨:是否我们有什么不对劲让人紧张了?是否对方认为我们要听的就是稿子里的话?

忽然想起一位领导,面对面交流时总是妙语连珠的,我忍不住问他,怎么传来的新闻稿里你总是大讲空话?没想到他回答,你看我像讲空话的人吗?稿子里那些话是按你们媒体发表的要求另写的。

最近有个热门话题:周立波为什么这样红?

注意到一些文化人对“周立波现象”的解读,我认可赵长天先生的说法:口语最完整地保存了方言中的精华,民间智慧、民间幽默最直接地被口语吸收,最大限度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海派清口”的一大优势,与作家使用的“失真”的书面语白话体相比,“高保真”的口语作品理应受到人们的喜爱。

即使没去剧院感受《笑侃三十年》和《笑侃大上海》,但从各路媒体的争相报道中,我多少也琢磨出了“海派清口”异军突起的原因:周立波自由,只说自己想说的话。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晚就被他拿来在台上说事。140分钟的演出,观众笑了680次,这是个性语言的成功。

有趣的是,周立波一红,就有专家学者出来替他担忧人生积累快用完了,指点他去充电、去规划长远的未来,希望他担负起“海派文化形象代言人”的重任……我倒是担忧,不恰当的充电、规划,会不会使“高保真”很快“失真”,最终把数万上海观众带离周立波?“生于草根,死于庙堂”之忧,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所以,我建议周立波还是到民间去充电,继续研读社会大学这本活书,而不是闭门读书;即使闭门读书,也得精选自由书写的活书来读。人生苦短,不值得为那么多的死书虚掷了光阴,还白白赔上自己的灵气。

看到网上传布聂卫平录制央视节目时大打瞌睡的照片,为聂老抱屈。尽管聂老此举有失礼貌,但我们怎能要求一位疲于赶场的名人一整天泡在无聊的谈话节目里还精神抖擞?即使像我这样的非名人,采访中遭遇空话套话还打瞌睡呢!你有讲空话套话的自由,我就有打瞌睡的自由。

问题在于,“正确的废话”还要让我们忍受多久?

值得庆幸的是,社会毕竟在进步,上纲上线、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那一套,慢慢过时了;那么,人民自由表达的日子也就可望又可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