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观楼”长联的一幅成功仿作

“大观楼”长联的一幅成功仿作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众多异彩纷呈的楹联中,昆明大观楼的著名长联,超群拔类,别有生面,驰誉中外,脍炙人口,是深受人们赞赏的绝妙佳作。比较起来,已故百岁棋王谢侠逊,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次尝试,不失为是一幅相当成功的上乘作品。以后,继续在大后方各地义弈筹赈,辗转奔波,为我国神圣的抗日救亡大业作出贡献。在昆明《朝报》刊登后,国内外许多报刊竞相转载,传诵一时,叹为观止,赞为仿作最为成功的第一人。

“大观楼”长联的一幅成功仿作

楹联是我国古典文学宝树上一束奇葩,它和书法有机结合,笔走龙蛇,俊采星驰,形词并茂地用作春联、贺联、挽联和各种门联、柱联等等。

神州大地,特别是许多历史风景名城,楹联有如汗牛充栋,灿若繁星,它们风韵雅切,出神入化,点缀绚丽的水光山色;烘托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周围的奇观胜迹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珠联璧合,互相辉映,使游人驻足体味,流连忘返。

在众多异彩纷呈的楹联中,昆明大观楼的著名长联,超群拔类,别有生面,驰誉中外,脍炙人口,是深受人们赞赏的绝妙佳作。它是我国诸旅游胜地中最长的一幅联体,共180个字,气势磅礴,内涵丰赡,峻拔清澈,文采飞扬,给人以浓郁的美的艺术享受。古往今来,为了慕名和钟爱,骚客墨士纷纷对它进行仿作,惜成功的凤毛麟角,鲜能传世。比较起来,已故百岁棋王谢侠逊,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次尝试,不失为是一幅相当成功的上乘作品。

谢侠逊(1888-1987),浙江省平阳县人,名宣,才华俊逸,博闻强记,能文善诗,精湛联对,名记者谷苇曾撰文称他是“诗人”、“能作一手绝妙的旧体诗词”。

他不但以诗咏棋,还善于借棋指事,以棋喻志。前杭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专家吴熊和博导,曾在《中国体育报》上撰文,除了赞赏他在诗、联方面的出众造诣,还画龙点睛地写道:“人们在追忆这位负有重名的国手之余,还得以重睹他为诗棋联姻的独特风采。”

难能可贵的是,他弈棋不忘爱国,爱国寓于博弈,长期来将弈棋和爱国紧密结合,坚持以棋为戈,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把自己的爱国赤诚全部倾注舞象活动中。无论是撰写文章,编著棋书,还是创制残局,举行棋赛,常联系时局,赋以爱国内容,驱车走马见丹心!

1937年抗战军兴,他请缨救亡,出任巡回大使,先经香港、澳门,再赴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地,假枰场之车马,作救国之呼吁,通过“义赛”形式,在广大爱国侨胞中宣传抗日救亡,劝募捐款,历时一年半,备尝艰辛,返抵云南昆明,身体还未康复,即在青年会公开表演三日,后又参加慰劳前方将士的象棋募捐赛,昆明《朝报》报导:“观众数千,同声赞美”。以后,继续在大后方各地义弈筹赈,辗转奔波,为我国神圣的抗日救亡大业作出贡献。

在昆明,他会见了辛亥革命老人,前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和前江西督军李烈钧,分别合影留念。游览大观楼时,他触景生情,感时抚事,凭仗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渊博学识,匠心独运,妙笔生花,仿大观楼著名联体,写成一幅也是180个字的长联。左联是“三十二棋子,分列眼前。登坛作战,觉一时严重非凡。看士马奔腾,将兵汹涌,炮车直迫,相象斜飞,龙争虎斗,无妨入手占先。趁白日青天,堪举办劳军竞赛。就炎疆瘴域,也可作抗敌宣传。莫辜负谢安弈墅,王质烂柯,古代武功,中朝文化。”右联是“五百兆华胄,尽归枰底。尝胆卧薪,望九世深仇早雪。溯台湾割让,高丽并吞,辽吉沉沦,热绥失陷,豕突狼奔,已到关头最后。凭枪林弹雨,应使他匿迹销声。奋碧血丹心,即乘此兴邦建国。且听那晋西偷营,鲁东劫寨,湘南捷电,楚北佳音”。

左右两联,界定清晰,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左联谈象棋,三十二个棋子,将士象车马炮卒,争斗角逐,生动逼真。重点联系其地其事,含情脉脉,对在昆明举行义弈筹赈的抗日救亡活动,寄予厚望,并非常切合地寓古喻今,用东晋淝水之战,谢安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匡扶晋室的帅墅弈棋事例,策励国人风雨同舟,共抒国难。

右联谈抗日,痛斥日本军国主义豺狼成性,贪得无厌,在鲸吞朝台,强占东北,入侵冀察热之后,进而挑起卢沟桥战火。华夏神州蒙受巨大屈辱,濒临灭亡边缘,创巨痛深,危如累卵。呼吁举国上下,五亿军民,效勾践卧薪尝胆,毋忘国耻,为克敌制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献身!

长联的主题鲜明突出,是宣传抗日救亡,激励报效祖国,气势恢宏,清思悠远,以史为镜,不忘殷鉴,将弈棋和爱国,历史和现实非常巧妙地黏合在一起,大处落墨,旁征博引,纵横舒展,酣畅淋漓。拳拳爱国丹心,跃然纸上,充分显示出一位“爱国象棋家”(周恩来语)无限热爱祖国,和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的赤子之忱。在昆明《朝报》刊登后,国内外许多报刊竞相转载,传诵一时,叹为观止,赞为仿作最为成功的第一人。

物换星移,风雨沧桑,一代棋王谢侠逊早已不在人世。今年是他这幅爱国仿作问世七十周年,我满怀追思和仰慕之情,特为介绍,以飨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