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仪上标注的唯一的人类建筑物

地球仪上标注的唯一的人类建筑物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已然视万里长城为中华文化之象征。1919年,时年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2400多公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师应伊斯梅尔·卡达莱,可以说是截至目前最后一个书写长城的国外作家。在现代中国,有两个人对长城的评价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地球仪上标注的唯一的人类建筑物_在承德滦平遇见 最美金山岭长城

长城是一种记忆,记忆着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正是农牧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盘结成古中国历史的主动脉,柔弱的农耕文化不断融合游牧文化的洗礼与渗透,也不断强盛起来。

而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亦是自长城而始。折服于长城文化的强大美学魅力,那些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作家、史学家、旅行家将长城作为代表中国的一个符号反复描述和解读。

文史学家记载的长城

葡萄牙历史学家巴洛斯是西方最早介绍中国长城的外国人,他在1563年编写的《每十年史》中写道:“关于这座长城,以前就有所听闻,以为它并不连续,它是行进在中国人与鞑靼人的土地中间,依山脉而成的通路。而据这幅地图看,则它是全部连接的,不由极为惊奇。”其实巴洛斯从来都没有到过中国,他的惊叹来自于世界地图上标注的长城“小像”。

《每十年史》载“中国长城略图”

1780年,朝鲜文学家朴趾源随朝鲜政府贺乾隆帝七十寿诞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日记》中这样感叹:“不见万里长城,不识中国之大;不见山海关,不识中国之制度;不见关外将台,不识将帅之威尊矣。”已然视万里长城为中华文化之象征。

1793年9月,英国马甘尼爵士以英王乔治三世使节的身份来中国谒见住在热河(现河北承德)夏季行宫(避暑山庄)的清乾隆皇帝,他们一行是从古北口金山岭一带越过长城,此行见到的长城被英国艺术家汤玛士·阿罗姆做成铜版画《中国景观》。该作品描绘了沿着山脊蜿蜒而行的长城,前景是两个坐轿官吏,一队侍从和迎候他们的当地人,后景是长城,正是这幅铜版画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对长城的认识。马甘尼在日记中写道:“假如整座长城都跟我看见的一样,这无疑是人类双手所建造出来的最巨大建筑物。我想,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石造的要塞和防寨全部集中起来,也比不上中国的长城。修筑长城的古老中国,不只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更是一个既聪明而又深具道德的民族。至少,中华民族很有远见,又相当关心自己的后代,才会决定必须建造防壁以保护子孙,避免将来受到外敌的侵略,甚至愿意预先投下庞大的劳力和财富,避免后代子孙陷于不安的局面。”

国外研究者的长城情结

在新的科学启蒙时代,马甘尼的秘书约翰·巴罗除了对长城表示敬意外,还留下了大量关于长城的计算数据,这些数据在世界各地被无数次地引用。他曾假定长城的长度为2400公里,那么它的大小总体积,将比“英格兰和苏格兰所有住宅使用的材料总计”还要大。而在这项计算中还不包括长城上面所建造的防寨(指敌楼、烽火台等建筑物),至于光是用在建造防寨方面的石头和砖块,“就相当于伦敦所有的住宅”。他还换算道:“这座庞大惊人的建造物,若换成高1.8米,宽0.6米的墙壁,将可以环绕地球足足两圈有余。”

德国的大考古学家希里曼,在1863年发表的《我到长城的旅行》中热烈地赞美长城:“长城不可争辩地是人类双手所创造的最奇伟的作品,它是过去的伟大所留的纪念碑。”虽然希里曼到长城进行了考察,但是希里曼对中国长城的建筑史还是没有搞明白,把见到的明代长城说成了秦长城。而也正是这篇文章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欧洲人到中国必登长城的热潮。

不论是马甘尼还是希里曼,在20世纪之前,外国人看到的只是长城的一小部分,而所有的长度都是推测。真正第一个全程游历长城的外国人是美国人威廉·盖洛,1908年,他以旅行家和作家的好奇心开始游历长城。从东部的渤海之滨到西北的戈壁沙漠,从山海关到青藏高原,盖洛率领的考察队利用镜头和文字,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有关长城的传说和沿线的风土人情,书写了他的经典之作《中国长城》,向全世界真实地展示中国长城的原始风貌。

70多年后,另一个威廉——英国学者威廉·林赛把威廉·盖洛途中拍摄的大量照片和两百多本珍贵日记再次带到中国。林赛1987年完成了独自步行考察长城全线,从嘉峪关到山海关长城全长6700公里,他徒步行程共计2470公里,从此定居中国。他在书中写道:“……在我们眼中,长城总是一面改变着形状,一面跳舞。有时把身体蜷成旋状,有时把身体伸得长长的,接着又把身体变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各种几何图形。”

中外文豪笔下的长城

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们更多地用数据和图片来向世界展现长城,而更多的文学家们则用想象来赋予长城更多的意义,即使他们从未来过中国,从未踏上过长城。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笔记簿上写下了《万里长城建造时》,在他的想象中,万里长城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庞大的工程,无数人无数代的努力,唯一与之相比的就是《圣经》传说中的巴别塔,但建造巴别塔却失败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后现代主义奠基人博尔赫斯很喜欢卡夫卡这篇小说,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他的遗孀玛丽亚·儿玉曾对媒体透露:博尔赫斯曾经告诉她,“希望死之前去摸一摸长城的砖。”

英国作家毛姆可能是罕有的登上过长城的外国文学大师。1919年,时年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2400多公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在长城面前,这位以毒舌著称的作家似乎也只能用排比句了——“长城是孤独的,它默默无言地爬上一座座山峰又滑入深深的谷底。长城是威严的,每隔一段距离就耸立着一座坚固的方形烽火台,镇守着边关。长城是无情的,为修建它,数百万的生命葬身于此,每一块巨大的灰色砖石上都沾满了囚犯和流放者的血泪,长城在逶迤而崎岖的群山间开辟出一条黑黝黝的通道来。”

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师应伊斯梅尔·卡达莱,可以说是截至目前最后一个书写长城的国外作家。在卡达莱的笔下,长城就是一种象征,它是文明和野蛮的分野,也透露着不同地区之间更复杂的敌对与交流。

在我们自己的国度里,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历时千载传诵不绝。

在现代中国,有两个人对长城的评价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其一是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万里长城是“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

另一个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他专门写过一篇短文《长城》,说道:“伟大的长城!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绘在各类地图上的长城“小像”

长城既不是政区标志,又不属于严格意义的地形,但当我们翻阅历史书籍,看到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写的《中国分省新图》,第一幅《政治区域图》和第二幅《地形总图》都专门标注出了长城;在随后的《交通总图》《重要矿产分布图》也都标有长城。这种无论什么图上都标长城的做法,在今天更是屡见不鲜。

作为中国人,我们看自己国家的地图,看到北方蜿蜒长城的“小像”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作为一个人类建筑,长城成为中国地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图标,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一、由于长城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地理表征,又是人类历史遗迹,它绵延甚远,跨越巨大空间,地理表现直观而强烈,绘制地图的人几乎无法回避它,这可能是地图上出现长城的基本原因。

二、从地图的技术角度说,长城的走向比山脉清晰,比河流稳定,是难得的地理坐标。

三、由于长城文化既有浓烈的民族特性,又深深植根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共性厚土之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历史常常把各种人类的创造物,在它们的使用功能丧失之后,转入文化的范围。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时代,人们发现长城蜿蜒的身躯与起伏的山脉结合得如此完美,这样一个穷极视野尚不能尽收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在地图上不表现出来将是一个缺点。

由此看来,将长城列入中国地图的“底图”,其文化地理意义是最重要的。如今,美国人编制的中国地图,以及世界地图和各国编制的地图,都习惯性地画上中国长城的“小像”,长城在世界各类地图上有着稳固的位置,恰恰说明了长城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永恒的地位。

关于长城的编年史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让许多人以为长城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的。其实,历史上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王朝都修筑过长城,倘若把各代长城累计加起来,共有5万多公里。

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到战国时期,有魏国西河长城、赵国漳水长城、中山国西部长城、燕国易水长城和齐国泰山长城。战国北方的长城,以秦、赵、燕三国兴建的规模较大。秦、赵、燕利用山川形势险要修筑长城,在山口与平原地区都建筑高大的城墙,长城沿线内外制高点还建有烽火台、障、城等配套建筑,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既阻滞了北方游牧人的袭击和掳掠,也加速了古代中国的统一进程。

秦汉时期,为抵抗北方匈奴的侵犯而修建的长城,分布在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一线。秦将蒙恬占领黄河河套地区后,连接起燕赵旧长城,加上秦长城,形成一条西起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长达5000多公里的坚固防线,称之为“万里长城”。西汉在居延至敦煌又新筑一条长城,称为“河西长城”。汉武帝还在蒙古高原增修了一条长城,秦汉长城规模至此完备。

秦汉时期的长城以土筑和石筑为主,沙漠和平原上为土长城,山岭上为石长城,配备有报警烽燧、瞭望亭候和屯田边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还修筑了大量“重城”,从而加强了长城的防御能力。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西迄祁连山麓,总长约6350公里,由城堡、城墙、城台、烟墩等部分组成,比历代长城更为坚固,更为完善。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保存最完好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修建。

* * *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内外是故乡”。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中国人,对长城有着一种崇高的向往和肃然的敬畏,这就是连绵不断的长城情怀、家国情怀。

今天,作为国家名片,长城已升华为我们国家的文化符号和民族的精神图腾,成为世界各国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