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废人种种

残废人种种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对于残废人的照顾,可以说是相沿成习。黄线所划之处,成了残废人的“圈地”。在马路口,除了对车辆的红绿灯,还有对行人的红绿灯,显示不能行走与可以行走字样。这里有残废人学校,它自然和其他国家一样,有不同的设施,不同的教育。这里对残废人学校,是用优于普通学校的条件去供给。

这个国家尊重和照顾残废人,表现于日常生活中,表现于所举办的各种事业中。人民对于残废人的照顾,可以说是相沿成习。

举一些常见的事例。不管大小停车场,总留有专供残废人停车的地方,在地上用黄线标出,并插有专供残疾者用的牌子。西方国家,停车场往往成为大问题,在此亦不例外。这里的停车场很多,到处可见。即使在国立大学校园,也有多处停车场。可是,停车场照样不足,成为问题。在车辆拥挤的时候,来来去去,在许多停车场都找不到一个空位。在不能停车的地方停车,要罚款,执行极严。停车场再多,总不能适应车辆的需要,于是作出了各种限制。有的地方就限定只能停一定时间,如一小时,半小时;在某些地方,甚至于只能停十五分钟,过了时间不开走,就得罚款。到澳洲的第一天,在悉尼市内,朋友的晚辈驾车在一个很大的室内停车场兜了无数圈子,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插足的地方。我当时很感奇怪。现在逐渐了解了这个问题。堪培拉算是人烟稀少之地,停车场也多,照样成为问题。我随人乘车,对此已有了多次体会。有时眼看约会时间已到,还在兜圈子等空当下不了车,也真够急人的了。可是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用黄线划出留给残废人停车的地方,却谁也不准去使用,也无人会去使用。

这种留给残废人的地方,总是停车场最好的位置,最靠近出入口的地方,停起来和开出去都最方便。黄线所划之处,成了残废人的“圈地”。这种性质的“圈地”,却是需要的。国立大学的孟席斯Menzise图书馆,是我常去的地方。它的门前有一个小小的停车场,停车场进口之处,就有两个用黄线划出的位置,给我以很深的印象。而不管这个停车场和周围的停车场都已停满了车,情形是如何的拥挤,也并无残废人停车在此,这个地方总是空着的,没有一辆找不到空当的车会拦腰插入。这给了我更深刻的印象。

同在这个图书馆,入门有几级台阶,台阶的旁边,另有砌成平地的出入口,专供残废人乘手摇车进入图书馆。这种措施,在他处亦有。

澳洲电梯都已采用自动。梯内自动揿钮,原来都装在上端。现在有些地方分别进行改装,把揿钮往下移,以便残废人坐在手摇车内伸手可着。这种改装工程很费事,也费钱。我在国立图书馆的电梯里,就用了这种放在下部的揿钮,它对于正常人用起来不如放在上端方便,可是有利于残废人,这种措施是必要的,哪怕残废人是少数。

堪培拉街道常常是空旷少人,但是,汽车很多,过马路也得当心,这里的车祸并不少,尽管多是车与车撞,行人遇上车祸是少见的。在马路口,除了对车辆的红绿灯,还有对行人的红绿灯,显示不能行走与可以行走字样。路口柱上都装有电钮,行人按电钮使红绿灯转换,红绿灯也可以自动转换。在红绿灯转换时,电钮内发出不同的声音,盲人听到这种声音,就能判别是否可穿过马路了。这种设施,在这里,近年才从日本等国家学来,方便了盲人。

举此数端,可概其余。尊重和照顾残废人,表现了一种关心。光是采取措施并不行,应该做到全社会都自觉执行。

这里有残废人学校,它自然和其他国家一样,有不同的设施,不同的教育。这里对残废人学校,是用优于普通学校的条件去供给。我在一个区,看见一个小学和残废人的学校相距不远,残废人学校不只是建筑好过小学,而且表现出特殊的形状,吸引着残废儿童,让他们感到高兴和愉快。回想四十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在我那个破旧的大学宿舍隔壁,有一个聋哑学校,它的破旧和受人歧视远非现在所能想象。这自然是已成过去,我们现在又成立了照顾和关心残废人的组织,但求其实效,还有待于全社会努力做到更好地尊重和照顾残废人。至少,公共汽车上老弱病残专座,先要不使它成为徒具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