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球兰种及品种

球兰种及品种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介绍了92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的球兰属植物,包含国内市场上大部分常见的球兰种类,以及一些珍稀或最近才开始栽培的球兰种类。这些种类及种下分类单元都已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种植,并已开花。文献出处 Brittonia 2: 328.1937.6.4 澳洲球兰 Hoya australis R.Br.ex J.Traill种 加 词 “australis”意为“南方”或“澳洲”,因而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南方球兰”。
球兰种及品种_球兰

本章介绍了92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的球兰属植物,包含国内市场上大部分常见的球兰种类,以及一些珍稀或最近才开始栽培的球兰种类。这些种类及种下分类单元都已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种植,并已开花。

上海辰山植物园园艺部温室中心对栽培成功的球兰类的叶和花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本章中的数据都来自对不同的植株或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直接测量,力求准确反映本种植株的形态与生长特征,而花期则是综合这些种类的栽培植株3年多(2013—2016年)在温室环境下开花情况的记录。然而,由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温室位于亚热带,而栽培环境(温度、湿度、栽培介质、光照长短等)的不同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及物候,如叶的大小、叶色、花期。因此,本章中的一些数据或描述可能会不同于其他文献的记载。

在种类介绍中,所配的图片都是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拍摄,主要展示植株全株、叶片、花序、花(正面观和侧面观)等,以加深读者对球兰的种和品种形态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名称存在一定的误区,存在很多学名拼写错误或不规范现象,还有很多中文名的命名不准确。本章对介绍的种类进行了学名和中文名的考证,对市场流通的名字也进行了记载,力求忠实于原种;对市场流通中一些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情况在备注中予以说明,以期为球兰的应用和交流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帮助。

6.1 尖叶球兰 Hoya acuta Haw.

种 加 词 “acuta”意为“尖锐的”或“尖的”。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5~2.5 cm,叶长11~13 cm,叶宽3~4 cm,先端锐形,基部楔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42~56朵;花反折,直径约1.2 cm;花冠浅绿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5~6月。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本种学名与寄生球兰(H.parasitica)和轮伞球兰(H.verticillata)较易混淆。虽然寄生球兰最早于1814年就已发表,但当时以Ascleipias parasitica发表,而且是裸名,所以无效;尖叶球兰发表于1821年,有描述,因而被接受;轮伞球兰直到1837年才发表,最晚。从资料考证来看,本种变化大,叶长4~20 cm,花色变化多,有白色、绿色、粉色等。

文献出处 Revisiones Plantarum Succulentarum 4.1821.

6.2 环冠球兰 Hoya anulata Schltr.

种 加 词 “anulata”意为“环状的”或“有环的”。种中文名取自花冠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浅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 cm,叶长7~9 cm,叶宽3.5~5 cm,叶片全光照时会变成红色。伞形花序,顶端平,着生花8~12朵,冠幅3.5~4 cm;花平展,直径约1.2 cm;花冠白色,被毛;副花冠粉红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7月。花有椰子的香味。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文献出处 Die Flora der Deutschen Schutzgebiete in der Südsee 362.1905.

6.3 大花球兰 Hoya arch boldiana C.Norman

种 加 词 “archboldiana”来源于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探险家、慈善家和飞行员Richard Archbold(1907—1976)的姓氏,本种为纪念他而命名。种中文名取自本种花大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披针形,柄长1.5~2.5 cm,叶长11~16 cm,叶宽3~4 cm,先端凸尖,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8~12朵;花杯状,直径约4.0 cm;花冠奶白色,副花冠红色。花期9~10月。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

备 注 本种一般需栽培2年以上才能开花;花型漂亮,钟形、杯状,是球兰属中花较大的类型。喜温暖、湿润和充足的光线,但不能全光照。

文献出处 Brittonia 2: 328.1937.

6.4 澳洲球兰 Hoya australis R.Br.ex J.Traill

种 加 词 “australis”意为“南方”或“澳洲”,因而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南方球兰”。种中文名取自其分布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浅绿色;叶椭圆形,柄长2~3 cm,叶长6~8 cm,叶宽4~6 cm,先端凸尖,基部心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4~20朵,冠幅7~8 cm;花平展,直径约2.8 cm;花冠奶白色,中央红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7 cm。花有香味,夜晚尤其强烈。花期1~2、4~6、9~12月。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斐济、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瓦努阿图等。

备 注 澳洲球兰植株紧凑,叶片漂亮,花期长,而且适应性强,繁殖比较容易,值得推荐给初学者。本种花色丰富,亚种和品种也较多,有欧白澳洲球兰(H.australis subsp.oramicola)、岩栖澳洲球兰(H.australis subsp.rupicola)、早苗欧洲球兰(H.australis subsp.sanae)、细柄澳洲球兰(H.australis subsp.tenuipes)、澳洲球兰[内锦] (H.australis [Variegated in])、澳洲球兰[外锦] (H.australis [Variegated out])等。

文献出处 Transactions of the Horticultural Society of London 7(1): 28.1828.

6.5 贝拉球兰 Hoya bella Hook.

异 名 Hoya lanceolata subsp.bella (Hook.) D.H.Kent

种 加 词 “bella”意为“漂亮的”或“优美的”。种中文名取自加词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5 cm,叶长3~4 cm,宽1~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波状。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6~8朵,冠幅3~4 cm;花平展,直径约1.4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粉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5~6、8~11月。花有香味。花梗在开花后掉落。

地理分布 缅甸、印度、泰国。

备 注 贝拉球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栽培和繁殖相对容易。不过,要在养护中要注意水分控制,因为它属于需水但又不能太湿的类型。土壤积水太多容易烂根,处理办法只有重新扦插繁殖。本种品种丰富,包括‘金叶’贝拉球兰(H.bella‘Luis Buis’)、‘银边’贝拉球兰(H.bella‘Albo-marginata’)。

文献出处 Botanical Magazine 74: t.4402.1848.

6.6 宿雾球兰 Hoya  beni totanii Klop penb.

种 加 词 “benitotanii”来源于新加坡植物园标本馆原负责人Benito Tan的名字。种中文名取自本种原产地,即菲律宾的宿雾。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浅绿色;叶卵形,柄长1~2 cm,叶长10~13 cm,叶宽5~6 cm,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20~30朵,冠幅4~5 cm;花反卷,被毛,直径约0.8 cm;花冠黄色,被绒毛;副花冠淡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5~8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宿雾球兰是David Bicknell 在菲律宾的宿雾采集到,于2010年正式发表。本种在资料中也被称为“丹尼塔球兰”,并在市场上常与巨坦球兰(H.gigantangensis)混淆,且多以巨坦球兰名义销售

文献出处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 61(2): 330 (-332; figs.3-4).2010.

6.7 布拉斯球兰 Hoya  blash ernaezii Kloppenb.

种 加 词 “blashernaezii”来源于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卡坦端内斯省发现本种的菲律宾植物收集者Blas Hernaez的姓名。美国球兰专家Dale Kloppenburg为纪念收集者的发现,就用他的姓名来命名。种中文名是收集者姓氏的音译。因音译不同,本种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布拉轩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薄革质,浅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8~1 cm,叶长7~8 cm,叶宽3~4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网状脉。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6~24朵,冠幅4.5~5.5 cm;花杯状,直径约0.9 cm,花冠浅黄色;副花冠浅黄色,直径约0.5 cm。花期1~2、5~6、9~11月。花有清新的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布拉斯球兰栽培较容易,喜欢光线充足和高湿度的环境,但不要放全光照。

文献出处 Fraterna 12(1): 9.1999.

6.8 卡加延球兰 Hoya  cagayanensis C.M.Burton

种 加 词 “cagayanensis”是“cagayan”和“-ensis”的组合。当种加词源于地理名时,通常以“ensis”来结尾(即学名中以“ensis”结尾的加词是指源于地名),而“Cagayan”是菲律宾的卡加延地区。本种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卡噶焰球兰”,而资料中的H.cagayanensis Schltr.ex Elmer (1938) 经考证为无效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6~0.8 cm,叶长7~10 cm,叶宽2.5~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9~17朵,冠幅3.5~5 cm;花反折,直径约1.2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6 cm。花期5~6、8、10~11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卡加延球兰至今仍被误称为皮氏球兰(H.pimenteliana),但皮氏球兰在叶色、叶片大小及副花冠的颜色上与本种有一定区别。本种花期长,扦插也容易生根。

文献出处 Hoyan 8(4.2): b (-c; figs.).1987.

6.9 淡味球兰 Hoya callistophylla T.Green

种 加 词 “callistophylla”意为“漂亮的叶子”。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5~0.8 cm,叶长11~15 cm,叶宽4~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深绿色。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5朵,冠幅3~4 cm;花反折,直径约1.1 cm;花冠黄色,边缘紫红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7 cm。花期2、5~6月。花有轻微的气味。

地理分布 加里曼丹岛。

备 注 本种叶片形似西瓜皮,很是漂亮。

文献出处 Fraterna 13(4): 2.2000.

6.10 大萼球兰 Hoya calycina Schltr.

种 加 词 “calycina”意为“萼片显著”。种中文名取自种花萼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淡绿色,被绒毛;叶卵形,柄长1.3~1.8 cm,叶长9~11 cm,叶宽6~7.5 cm,先端凸尖,基部心形,全缘;中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2朵;花杯状,直径约1.7 cm;花冠白色,中央红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7 cm。花期4~5、7、10月。花有强烈的香味。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文献出处 Botanische Jahrbücher für Systematik 50(1): 125.1913.

6.11 樟叶球兰 Hoya camphorifolia Warb.

种 加 词 “camphorifolia”意为“像樟树的叶”。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1.5 cm,叶长8~11 cm,叶宽3~4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羽状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8~26朵,冠幅约3 cm;花平展,直径约0.7 cm;花冠淡紫红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3 cm。花期5~6月。花有淡的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吕宋岛)。

备 注 本种是德国植物学家Otto Warburg于1906年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发现。本种特殊之处是花朝开暮闭,而且一般仅开1~2天。

文献出处 Fragmenta Florae Philippinae 1: 129.1904.

6.12 心状球兰 Hoya cardiophylla Merr.

种 加 词 “cardiophylla”意为“心形的叶”,指本种叶片基部为心形。种中文名取自叶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卵形,柄长1.2~1.5 cm,叶长6~9 cm,叶宽4~6 cm,先端微凸尖,基部心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4~28朵,直径3~6 cm;花反折,直径约1.1 cm;花冠淡米黄色,尖端黄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6 cm。花期8~9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文献出处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17: 310.1921.

6.13 球兰 Hoya carnosa (Linn.f.) R.Br.

异 名 Asclepias carnosa Linn.f.

种 加 词 “carnosa”意为“肉质的”。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有光泽的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8~2 cm,叶长8.5~10 cm,叶宽4~5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网状,深绿色。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0~26朵,冠幅7~9 cm;花平展,直径约1.7 cm;花冠粉色,被绒毛;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9 cm。花期4~6、8~11月。花有强烈的香味。

地理分布 亚热带常见种类,从印度北部、中国南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到日本的九州都有分布。

备 注 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绿叶球兰”。本种是球兰属中栽培最广的一种,最先传遍全世界。适应性强,充足的光线会促进其开花;花期几乎长达半年。园艺栽培的品种也非常丰富,有‘巴西’球兰(H.carnosa‘Brazil’)、‘银斑’球兰(H.carnosa‘Silver Dust’)、‘三色’球兰(H.carnosa‘Tricolor’)等。

文献出处 Prodromus Florae Novae Hollandiae 460.1810.

6.14 尾状球兰 Hoya caudata Hook.f.

种 加 词 “caudata”意为“尾状的”。本种的特别之处在于,花冠裂片有尾状尖端,花柱也显著凸出。种中文名取自花冠裂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硬,深绿色,有银色的斑纹;叶椭圆形,柄长0.5~2 cm,叶长8~12 cm,叶宽3~6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显。伞形花序,直径4~6 cm,顶端凹,着生花8~10朵;花平展,直径约1.6 cm;花冠白色,被长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1、5月。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

备 注 尾状球兰的美丽叶片几乎让花显得多余,但长着白毛的花也让人惊叹(下右图由高俊杰提供)。本种容易生根和栽培,但从插穗到长成可以开花的植株需要较长时间。本种可推荐给初学者,因其外形壮观且相对容易开花。本种还有很多园艺品种,包括‘泰国’尾状球兰(H.caudata ‘Thailand’)、‘苏门答腊’尾状球兰(H.caudata‘Sumatra’)、‘婆罗洲’尾状球兰(H.caudata‘Borneo’)等。

文献出处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4(10): 60.1883.

6.15 景洪球兰 Hoya chinghungensis (Tsiang & P.T.Li) M.G.Gilbert, P.T.Li & W.D.Stevens

异 名 Dischidia chinghungensis Tsiang & P.T.Li

种 加 词 “chinghungensis”表示来自景洪地区。它是“chinghung”和“-ensis”的组合,其中以“ensis”结尾表示源于地名,而“chinghung”指云南的景洪。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肉质,绿色,被毛;叶卵形,柄长0.3~0.4 cm,叶长1~1.5 cm,叶宽0.9~1.2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4~7朵;花平展,直径约1.1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粉色。花期6月。

地理分布 中国(云南)、缅甸。

备 注 景洪球兰叶片秀丽,花类似贝拉球兰,为较好的室内观赏植物。

文献出处 Novon 5(1): 9.1995.

6.16 绿花球兰 Hoya chlorantha Rech.

种 加 词 “chlorantha”意为“绿色的花”。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5~1 cm,叶长6~10 cm,叶宽2~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12~16朵;花平展,直径约1.5 cm;花冠苹果绿色,边缘被绒毛;副花冠黄绿色。花期4月。

地理分布 萨摩亚。

备 注 本种易栽培,而苹果绿为植物中少见的花色,观赏价值高,推荐给初学者。

文献出处 Repertorium Specierum Novarum Regni Vegetabilis 5: 131.1908.

6.17 椰味球兰 Hoya chuniana P.T.Li

异 名 H.chunii P.T.Li

种 加 词 “chuniana”是“chun”和“iana”的组合,“chun”是德国动物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Carl Chun(1852—1914)的姓氏,“iana”是“纪念”的意思。种中文名是因本种花具有椰子香味而得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5~2 cm,叶长10~13 cm,叶宽6~7.5 cm,先端尾尖,基部心形,叶缘略呈波浪状;主侧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40~56朵,冠幅3.5~6 cm;花反折,被毛,直径约2.0 cm;花冠肉色或桃色;副花冠淡粉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5月。花有椰子的香味。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

备 注 H.chuniana是本种的正确学名。H.chunii后缀的“-ii”通常表达是人名的概念,此处种加词是P.T.Li为纪念Carl Chun先生,因此用“-iana”更贴切。本种生长紧凑。

文献出处 Bulletin of Botanical Laboratory of North-Eastern Forestry Institute 4(1): 121.1984.

6.18 卷叶球兰 Hoya  compacta C.M.Burton

种 加 词 “compacta”意为“紧凑的”。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革质,绿色,翻转扭曲;叶椭圆形,柄长0.8~1 cm,叶长4~5 cm,叶宽1.5~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40~48朵,冠幅6~7 cm;花平展,直径约2.2 cm;花冠粉色,被绒毛;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1.8 cm。花期4~5月。

地理分布 中国(南部地区)。

备 注 卷叶球兰与球兰在叶形、花序、花形上都很像,主要区别是本种叶片翻转扭曲。园艺上用其柔嫩的枝条做成不同形状的装饰进行销售。本种栽培广泛,是很好的室内盆栽植物,但容易生粉介。本种的定名目前还有一定争议,H.compacta被多数人知道,也是销售的名称,但还不被学者接受。美国球兰专家C.M.Burton 把它作为球兰的变种(H.carnosa var.compacta)处理,但这个学名似乎也不被学界所接受。本种容易栽培,观赏价值高,值得推荐给初学者。

文献出处 Hoyan 12(2:2): 2.1990.

6.19 卡明球兰 Hoya cumingiana Decaisne

种 加 词 “cumingiana”是法国植物学家Joseph Decaisne(1807—1882)为纪念本种的发现者、英国植物学家Hugh Cuming(1791—1865)而命名。种中文名是发现者姓氏的音译。本种在国内市场上的流通用名“孜然球兰”是取种加词中“cumin”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薄革质,绿色;叶椭圆形至倒卵形,柄长0.4~0.8 cm,叶长2.5~3 cm,叶宽1.8~2.2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有花10~14朵,冠幅4~5 cm;花反折,直径约1.4 cm;花冠黄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7月。花有轻柔的柑橘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卡明球兰的习性和花的特征很像密叶球兰(H.densifolia),但在叶形和大小上区分明显。本种扦插繁殖比较容易,但需经常修剪来促进分枝,以便开更多的花。

文献出处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8: 636.1844.

6.20 银斑球兰 Hoya curtisii King & Gamble

种 加 词 “curtisii”来源于柯蒂斯(Curtis)。种中文名是因其叶片有银斑而得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肉质,深绿色,有银斑;叶近圆形,柄长0.6~0.7 cm,叶长1~2 cm,叶宽1~1.5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主侧脉不明显。伞形花序,直立,腋生,着生花10~14朵,直径5~7 cm;花反折,直径约2.2 cm;花冠青绿色,被毛;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1月。花有强烈香味。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

备 注 银斑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章鱼”。本种容易栽培,尤其在温暖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根。即便它的枝条碰到有湿度的土壤,节上也容易生出不定根。叶片具有银斑,未开花时也别具观赏价值。本种唯一的不足是从小苗到开花需要较长的时间。

文献出处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Part 2.Natural History 74(2): 563.1908.

6.21 丹浓球兰 Hoya danu mensis Rodda & Nyhuus

种 加 词 “danumensis”是“danum”和“ensis”的组合,表示本种的原产地为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丹浓谷。种中文名取自于产地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薄纸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5~1 cm,叶长8~13 cm,叶宽3~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6~10朵,冠幅6~10 cm;花杯状,直径约2.7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1.2 cm。花期9月。花有温和的香味。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沙巴州丹浓谷)。

备 注 丹浓球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被当作瓦氏球兰(H.wallichii)销售。瓦氏球兰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1834年曾作为Physostelma wallichiii发表,而C.M.Burton在1996年将其移入Hoya属。

文献出处 Webbia 64(2): 164 ( - 165; fig.1 ).2009.

6.22 蚁球 Hoya darwinii Loher

种 加 词 “darwinii”来源于Charles Darwin的姓氏。中文名取自其本种叶片反卷形成蚁巢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有时簇生,形成类似球形的蚁巢;叶卵形,柄长1~1.5 cm,叶长8~9 cm,叶宽2~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直立,腋生,着生花6~24朵,冠幅5~7 cm;花反折,直径约2.4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紫红色,直径约1.1 cm。花期2、5~6、8~9、11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马来西亚。

备 注 蚁球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多温球兰”。本种是一种奇特的观赏植物,叶片反卷,形如蚁巢,但不同于卷叶球兰的翻转扭曲。本种的花序是球兰属中少有的直立伞形花序,花期较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文献出处 The Gardeners’ Chronicle & Agricultural Gazette 47: 66.1910.

6.23 厚花球兰 Hoya dasyantha Tsiang

种 加 词 “dasyantha”意为“花有毛”。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1.5 cm,叶长11~16 cm,叶宽5~7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主侧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8~14朵,冠幅6~7 cm;花平展,被毛,直径约2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1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中国(海南)。

文献出处 Sunyatsenia 3(2-3): 174-175.1936.

6.24 戴维球兰 Hoya davidcummingii Kloppenb.

种 加 词 “davidcummingii”来源于球兰栽培者David Cumming的姓氏名。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约0.5 cm,叶长4~6 cm,叶宽1.5~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6朵,冠幅3~4 cm;花平展,被柔毛,直径约1.2 cm;花冠玫瑰红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4~5月。花有奶油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文献出处 Fraterna (2): 10-11.1995.

6.25 丹尼斯球兰 Hoya denni sii P.I.Forster & D.Liddle

种 加 词 “dennisii”来源于人名Geoff Dennis。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7~1 cm,叶长4.5~6.5 cm,叶宽1.8~2 cm,先端锐形,基部截形;主侧脉明显,羽状脉。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约7朵;花平展,直径约1.5 cm;花冠粉红色,被毛;副花冠紫色。花期12月。

地理分布 所罗门群岛。

文献出处 Austrobaileya 4(1): 51-53.1993.

6.26 密叶球兰 Hoya densifolia Turcz.

种 加 词 “densifolia”意为“浓密的叶子”。种中文名取自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叶对生,纸质,绿色;叶卵形,柄长0.3~0.4 cm,叶长6~8 cm,叶宽2~3 cm,先端尖,基部耳形,全缘;羽状脉。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2~16朵,冠幅3~4 cm;花反折,直径约1.5 cm;花冠黄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1~2、5~8、10~11月。有香味。花梗在开花后脱落。

地理分布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备 注 密叶球兰直立性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花期长,易扦插繁殖,可推荐给初学者。

文献出处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Impériale des Naturalistes de Moscou 21(1): 261.1848.

6.27 戴克球兰 Hoya deykeae T.Green

种 加 词 “deykeae”用于纪念荷兰园艺工作者Deyke van Donkelaar。商品交易时,有人也用H.deykei,但这是由于语法问题而给的错误学名。种中文名是人名Deyke的音译,在网络上也被译为“德克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淡绿色;叶倒卵形,柄长0.8~1.2 cm,叶长6~9 cm,叶宽4~5 cm,先端缺刻,基部楔形;叶脉明显,深绿色。球状伞形花序,着生花25~35朵;花反折,直径约0.8 cm;花冠淡黄色,副花冠白色。花期9月。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文献出处 Fraterna 13(1): 15.2000.(as“Hoya deykei”)

6.28 二翼球兰 Hoya diptera Seem

种 加 词 “diptera”意为“两翅的”。种中文名取自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淡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 cm,叶长5~8 cm,叶宽3~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端平,有花12~16朵;花平展,直径约1.5 cm;花冠黄色;副花冠黄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5月。香味弱或无。

地理分布 斐济。

备 注 二翼球兰生长快,株型紧凑,较易生根。本种有一些栽培变异,主要在花与叶的大小和颜色上有变化。本种叶形小巧、漂亮,可推荐给初学者,但要几年才能第一次开花。

文献出处 Bonplandia 9: 257, nomen.1861 ; Fl.Vit.163.

6.29 椭圆球兰 Hoya elliptica Hook.f.

种 加 词 “elliptica”意为“椭圆形”。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5~1 cm,叶长7~10 cm,叶宽2~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网状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2~36朵,冠幅2~4 cm;花平展,直径约1.4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2、6~7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

备 注 本种栽培较难,对水分敏感。建议用水草种植,不能全阳,定期浇水和施肥。

文献出处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4(10): 58.1883.

6.30 恩格勒球兰 Hoya engleriana Hosseus

种 加 词 “engleriana”来源于20世纪德国植物学家Heinrich G.A.Engler的姓氏。种中文名取自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被毛,深绿色,柄长0.3~0.5 cm,叶长2~2.5 cm,叶宽0.6~1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有花6~8朵,冠幅3~3.5 cm;花平展,直径约1.5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泰国。

备 注 恩格勒球兰为小型种类,花与贝拉球兰相似。本种栽培较难,对水分敏感。建议用疏松的介质,最好是兰花栽培介质,使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文献出处 Notizblatt des Botanischen Gartens und Museums zu Berlin-Dahlem 4: 315.1907.

6.31 珊瑚红球兰 Hoya erythrina Rintz

种 加 词 “erythrina”意为“红色”,是指花冠的背面颜色。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薄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1.2 cm,叶长8~11 cm,叶宽3~4.5 cm,先端尖,基部耳形,全缘;基出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5~8朵,冠幅2.4~3 cm;花平展,直径约1.3 cm;花冠黄色,被毛,背面红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2、4~5、10月。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

文献出处 Malayan Nature Journal 30 (3-4): 501.1978.

6.32 红副冠球兰 Hoya erythrostemma Kerr

种 加 词 “erythrostemma”意为“红色的副花冠”。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浅绿色,有银斑;叶椭圆形,柄长1~2 cm,叶长8~10 cm,宽3~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脉显著。球状伞形花序,着生花18~24朵,冠幅4~5 cm;花反折,直径约1.1 cm;花冠白色,被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9月。花香味轻柔。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

备 注 红副冠球兰有与棉德岛球兰(H.mindorensis)类似的奇异花朵,两种还曾经混淆。本种株型紧凑,扦插易生根,但开花较难。本种园艺品种也较多,有‘黄色型’红副冠球兰(H.erythrostemma ‘Gelbe Form’)、‘玫瑰型’红副冠球兰(H.erythrostemma‘Rosa Form’)、‘紫色型’红副冠球兰(H.erythrostemma ‘Purpur Form’)等。

文献出处 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Kew 1939: 460.1939.

6.33 凹副球兰 Hoya excavata Teijsm.& Binn.

种 加 词 “excavata”意为“凹陷的”。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厚肉质,绿色;叶椭圆形至倒卵形,柄长1.5~2.5 cm,长9~13 cm,叶宽6~7 cm。球状伞形花序,着生花16~22朵,冠幅5~6 cm;花反折,直径约1.5 cm;花冠粉色,被毛;副花冠紫红色,直径0.6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部分)、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和苏拉威西岛)。

备 注 本种叶厚,多汁,花美丽,观赏价值高,而且容易栽培,推荐给初学者。

文献出处 Natuurkundig Tijdschrift voor Nederlandsch-Indië 25: 406.1863.

6.34 芬利森球兰 Hoya fi nlaysonii Wight

种 加 词 “fi nlaysonii”来源于苏格兰博物学家George Finlayson(1790—1823)的姓氏。苏格兰外科医生和植物学家Robert Wight(1796—1872)为纪念他发现本种而命名。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斐赖迅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浅绿色;叶披针形,柄长1.4~1.5 cm,长12~16 cm,宽5~7 cm,先端锐尖,基部锐形,叶缘波状;主侧脉明显,羽状脉。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6~40朵,直径4~5.2 cm;花反折,直径约1.2 cm;花冠蜡黄色,带有红色尖端;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6 cm。花期5~6、9~10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

备 注 芬利森球兰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被首次发现。本种不仅花漂亮,有香味,而且叶片也很具观赏价值。栽培难度适中,不适宜全光照,也不耐受4℃以下的低温。

文献出处 Contributions to the Botany of India 38.1834.

6.35 菲奇球兰 Hoya fi tchii Kloppenb.

种 加 词 “fi tchii”来源于本种的发现者、美国著名摄影师Charles M.Fitch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但有资料将本种译为“费氏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7~1 cm,叶长5.5~8.5 cm,叶宽3~4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网状脉,清晰。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8~30朵,冠幅3.8~4.2 cm;花反折,直径约1.2 cm;花冠肉色,微红;副花冠粉红色,直径约0.6 cm。花期5~6、10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吕宋岛)。

备 注 菲奇球兰于1986年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被首次发现。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本种也曾被鉴定为H.bordenii Schlechter和H.cagayanensis Burton。

文献出处 Fraterna 22(4): 16.2009.

6.36 鞭花球兰 Hoya fl agellata Kerr.

种 加 词 “fl agellate”意为“像鞭子的”。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椭圆形,深绿色,有红斑,柄长0.5~0.6 cm,叶长2~3 cm,叶宽1.5~2 cm,先端渐见,基部楔形;叶脉不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着生花10~12朵,冠幅3.8~4.2 cm;花平展,直径约1.8 cm;花冠白色,裂片尾尖,被长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泰国。

文献出处 Hooker's Icones Plantarum 35: t.3407.1940.

6.37 香水球兰 Hoya frat erna Blume

种 加 词 “fraterna”意为“兄弟的”或“亲密的”,此处是指它的大革质叶与革叶球兰(H.coriacea)的革质叶片相似。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薄革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2.2 cm,叶长11~17.5 cm,叶宽5~7.5 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羽状脉,主侧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35~46朵,冠幅8~9.5 cm;花反折,被毛,直径约1.2 cm;花冠黄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7 cm。花期3~5、8~9月。花有花蜜和香味。

地理分布 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香水球兰于1849年最先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被发现,由Karl L.Blume(1796—1862)首次描述,但资料不全,于1993年在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又被发现。本种花与美丽球兰相似,曾被认为是后者的亚种(H.melifl ua subsp.fraterna),但并不被植物学家接受。本种栽培较容易,弱光线下生长良好,生长期需水较多,但不宜太湿,冬天要严格控水。

文献出处 Contributions to the Botany of India: 38.1834.

6.38 护耳草 Hoya fungii Merr.

种 加 词 “fungii”是纪念中国的植物学家冯钦(H.Fung)而命名。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8~3 cm,叶长9~14 cm,宽6~8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清晰。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40~58朵,冠幅8~9.5 cm;花平展,被毛,直径约1.9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1.0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

备 注 护耳草的花与球兰近似,区别在于本种每个花序的花朵数量多,几乎是球兰的两倍,花也比球兰大。本种容易栽培,生长较快,但要留足够的空间,并在冬季控水控肥。

文献出处 Lingnan Science Journal 13(1): 68-69.1934.

6.39 球芯球兰 Hoya globulifera Blume

种 加 词 “globulifera”意为“球形的”。种中文名取自花序的球形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4~0.5 cm,叶长7.5~8.5 cm,叶宽2~2.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0~30朵,冠幅7~8 cm;花平展,被毛,直径约1.8 cm;花冠红褐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8 cm。花期5~6、9月。

地理分布 新几内亚岛。

文献出处 Museum Botanicum 1: 44.1850.

6.40 纤细球兰 Hoya gracilis Schltr.

种 加 词 “gracilis”意为“优雅的”或“纤细的”。种中文名取其叶片纤细的特征而命名的,而资料上也称其为“格蕾丝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硬革质,绿色,有洒金斑纹;叶椭圆形,柄长0.6~1 cm,叶长5~6 cm,叶宽1.8~2.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不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30~36朵,冠幅6~7 cm;花反卷,被毛,直径约1.0 cm;花冠红褐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1~2、4~5、9~12月。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

文献出处 Botanische Jahrbücher für Systematik, Pflanzengeschichte und Pflanzengeographie 40(Beibl.92): 14-15.1908.

6.41 烈味球兰 Hoya graveolens Kerr

种 加 词 “graveolens”意为“不愉悦且很浓的味道”。种中文名取自花强烈的味道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7~1 cm,叶长7~10 cm,叶宽2~3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4朵,冠幅3~4 cm;花平展,直径约1.6 cm;花冠白色;副花冠淡紫色,中央紫褐色,直径约0.6 cm。花期5、7~8月。花有难闻的味道。

地理分布 泰国(曼谷)。

文献出处 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Kew 1939: 461.1939.

6.42 格林球兰 Hoya greenii Kloppenb.

种 加 词 “greenii”来源于南非著名的植物爱好者Dave Green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叶披针形,柄长1~1.6 cm,叶长8~10 cm,叶宽1~2.5 cm,先端锐形,基部楔形;中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约30朵;花反折,直径约1.7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间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7~8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文献出处 Fraterna (2): 12.1995.

6.43 阿尔孔球兰 Hoya halconensis Kloppenb.

种 加 词 “halconenesis”由“halcon”和“ensis”组成,其中“halcon”指菲律宾的阿尔孔山。种中文名取自地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纸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1.5 cm,叶长7~12 cm,叶宽2~4 cm,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心形;叶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8朵,直径5~6 cm;花平展,直径约2 cm;花冠浅黄色,被毛;副花冠粉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9 cm。花期9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阿尔孔球兰常以H.buotii的学名出售,后者是错误的学名。本种生长快速,并且能形成紧凑而美丽的植株。它的薄叶片表明需要在比较遮阴的地方生长,但多一些光照能促进开花。植株需经常浇水,在湿度高的环境下很容易生根,但是偶尔遇到干旱也能生存。

文献出处 Fraterna 1(3), Philipp.Hoya Sp.Suppl.: III.1990.

6.44 休斯科尔球兰 Hoya heuschkeliana Kloppenb.

种 加 词 “heuschkeliana”来源于本种最初的收集者Dexter Heuschkel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收集者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5~0.8 cm,叶长3~5.5 cm,叶宽1.5~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5~8朵,冠幅1.4~2 cm;花坛状,直径约0.6 cm;花冠粉色;副花冠粉色,直径约0.5 cm。花期1~2、4~5、8~12月。有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休斯科尔球兰为小型种类,而且拥有球兰属中仅有的坛状花。本种除粉色花外,还有黄色花。易栽培,几乎全年开花。

文献出处 Hoyan 11(1:2): 1 1989.

6.45 心叶龟壳 球兰 Hoya imbricata Callery ex Decne.var.basisubcordata Koord.

种 加 词 种加词“imbricata”意为“覆盖”或“重叠”,而变种名“basisubcordata”意为“叶片基部为亚心形”。变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有银斑;叶近圆形,柄长约0.5 cm,叶长6~7 cm,叶宽6~8 cm,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腋生,顶端凹,着生花18~24朵,冠幅4.5~5.5 cm;花反卷,直径约1.2 cm;花冠淡绿色;副花冠肉色,直径约0.7 cm。花期2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资料中原种也被称为“覆叶球兰”。原种及变种的叶片都紧贴在附生物(如大树树皮等)生长,如果无附生物,则蜷卷闭合;花柱突出,与其他球兰种类不同。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叶基部形状和叶片表面是否有银斑。本变种栽培较难,生长缓慢,很难开花。

原种文献出处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8: 637.1844.

6.46 帝王球兰 Hoya imperialis Lindley

种 加 词 “imperialis”意为“帝王”,因其花大,且直径达到7 cm,故得名。种中文名取自其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6~2 cm,叶长14~16 cm,叶宽4.5~5.5 cm,先端锐形,基部楔形,全缘,微波状;主脉下陷。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7朵,冠幅14~17 cm;花杯状,直径约7 cm;花冠暗红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2.1 cm。花期2、5~6、10~12月。

地理分布 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

备 注 帝王球兰是球兰属中少数能在温室环境下结种荚的种类之一。一般情况下都是随采随播,半个月就可以发芽。本种是球兰属中花型较大的一种,观赏价值较高。园艺品种有‘红色婆罗洲’帝王球兰(H.imperialis‘Red Borneo’)、‘巴拉望’帝王球兰(H.imperialis‘Palawan’)、‘蒲葵扇’帝王球兰(H.imperialis‘Punka’)等。

文献出处 Edwards's Botanical Register 33: sub t.68.1847.

6.47 厚冠球兰 Hoya incrassata Warb.

种 加 词 “incrassata”意为“增厚的”。种中文名取自其花冠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卵形,柄长2~3 cm,叶长10~14 cm,叶宽5.5~6.5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全缘。球形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6朵,冠幅3~4 cm;花反折,直径约0.8 cm;花冠黄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5月。花有强烈的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厚冠球兰可在温室环境下结实。一般情况下在11月或12月收集种子,随采随播,一周就能发芽。

文献出处 Fragmenta Florae Philippinae 1: 130.1904.

6.48 ‘詹尼弗’球兰 Hoya ‘Jennifer’

H.‘Jennifer’是厚冠球兰和芬利森球兰的杂交品种,由Michael Miyashiro于1995年在夏威夷培育成功。品种中文名是品种名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 cm,叶长12~19 cm,叶宽5~7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可见。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32~42朵,冠幅6~8 cm;花反折,直径约1.6 cm;花冠白色,裂片顶端红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9 cm。花期5月。花有香味。

备 注 ‘詹尼弗’球兰遗传了父母本的香味,但没有厚冠球兰那样强烈,而叶脉和花明显遗传了芬利森球兰的特征。栽培和繁殖较容易。

6.49 肯亚库玛利球兰 Hoya kanyakumariana A.N.Henry & Swamin.

种 加 词 “kanyakumariana”来源于本种最初被发现的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的肯亚库玛利(Kanyakumari)。种中文名是其产地的音译,而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堪雅酷玛瑞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浅绿色;叶倒卵形或心形;柄长约0.5 cm,叶长2~3 cm,叶宽1~2 cm,先端凹,基部楔形,边缘波状。伞形花序,着生花8~16朵,冠幅3~4 cm;花平展,被柔毛,直径约1.1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紫色,直径约0.5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印度(肯亚库玛利及周边地区)。

备 注 肯亚库玛利球兰植株小而紧凑,适宜家庭盆栽,养护较容易。

文献出处 Journal of the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75(2): 462.1978.

6.50 肯特球兰 Hoya kent iana C.M.Burton

种 加 词 “kentiana”来源于20世纪英国植物学家Douglas H.Kent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6~1 cm,叶长10~12 cm,叶宽0.6~1.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0~30朵,冠幅4~5 cm;花反卷,直径约0.7 cm;花冠红色,被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2、8~9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肯特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冰糖球兰”。本种经常与瓦耶球兰(H.wayetii)混淆,但后者叶较宽,且叶缘深色。本种生长迅速,株型紧凑,插穗容易生根,也容易开花,但花数不多。

文献出处 Hoyan 12(3-2): 4.1991.

6.51 凹叶球兰 Hoya kerrii Craib

异 名 Hoya obovata Decaisne var.kerrii (Craib) Costantin.

种 加 词 “kerrii”来源于20世纪的泰国植物学家Arthur F.G.Kerr。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心形,柄长2~2.5 cm,叶长8~11 cm,叶宽7~8 cm,先端微缺,基部楔形,全缘。球形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0~26朵,冠幅4~5 cm;花反卷,直径约1.0 cm;花冠粉色,被短柔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5~6、10月。

地理分布 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

备 注 凹叶球兰最适宜全光照环境,这样叶片生长良好,株型紧凑,但在遮阴条件下也能开花,并有丰富的花蜜。因其叶形奇特,受大众喜欢,是极佳的家庭盆栽植物。园艺品种丰富,有‘加内特优选’凹叶球兰(H.kerrii‘Chanrit's Choice’)、‘花叶’凹叶球兰(H.kerrii‘Variegata’)、‘银边’凹叶球兰(H.kerrii‘Albo-marginata’)等。

文献出处 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Kew 1911(10): 418–419.1911.

6.52‘雪杯’裂瓣球兰 Hoya lacunosa Blume ‘Snow Caps’

异 名 Otostemma lacunosum (Blume) Blume.

种 加 词 “lacunose”意为“有洞的”。原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革质,绿色,有银斑;叶卵形,柄长0.4~0.6 cm,叶长3~5 cm,叶宽1.6~2 cm,先端锐尖,基部钝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18~24朵,冠幅2.5~3.5 cm;花反卷,有毛,直径约0.6 cm;花冠白色,被毛;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5 cm。花期3~4月。花有强烈的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裂瓣球兰有丰富的变化,是栽培中和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本品种虽然植株小,但有大量悬挂的茎和漂亮的叶片。生长不需太充足的光线。可以推荐给初学者。变种和园艺品种也丰富,有苍白花裂瓣球兰(H.lacunosa var.pallidifl ora)、‘同花顺’裂瓣球兰(H.lacunosa‘Royal Flush’)、‘红宝石苏’裂瓣球兰(H.lacunosa ‘Ruby Sue’)、‘托弗’裂瓣球兰(H.lacunosa‘Tove’)等。

原种文献出处 Bijdragen tot de flora van Nederlandsch Indië 16: 1063.1826.

6.53 棉毛球兰 Hoya lasiantha Korthals ex Blume

种 加 词 “lasiantha”意为“花有毛”。种中文名取自其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卵形,柄长1.8~2.8 cm,叶长12~15 cm,叶宽5.5~6.5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2朵,冠幅5~6 cm;花反折,直径约1.4 cm;花冠橙色,有毛;副花冠奶黄色,直径约0.7 cm。花期4~6月。花有微弱香味。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棉毛球兰与猴王球兰(Hoya praetorii)类似,但本种花更大,副花冠奶黄色,而猴王球兰副花冠是红色。本种栽培较难。

文献出处 Rumphia 4: 30.1849.

6.54 线叶球兰 Hoya linearis Wallich ex D.Don

种 加 词 “linearis”意为“线形的”。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也是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线形,反卷,被柔毛,叶长4~6 cm,叶宽4~5 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脉不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着生花12~15朵;花平展,直径0.7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粉色。花期9月前后。花有柠檬香味。

地理分布 中国(海拔1 500~2 000米处)、印度、尼泊尔和缅甸。

备 注 线叶球兰叶形奇特,花美丽,是很好的家庭植物。由于不容易栽培,因而不适合推荐给初学者。本种喜半阴并有一定湿度的环境,栽培时一般采用兰花栽培基质并避免过多浇水。本种照片由葛斌杰提供。

文献出处 Prodromus Florae Nepal 130.1825.

6.55 洛布球兰 Hoya lobb ii Hook.f.

种 加 词 “lobbii”来源于本种的发现者、植物学家Thomas Lobb的姓氏。英国植物学家Joseph D.Hooker(1817—1911)为纪念他的发现而以此命名。种中文名是姓氏Lobb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罗比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6~1 cm,叶长10~13 cm,叶宽3.5~5.5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约9~16朵,直径6.5~7.5 cm;花反折,直径约1.7 cm;花冠红色;副花冠红褐色,直径约1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印度、缅甸、泰国。

备 注 洛布球兰难以栽培,条件不适宜时容易烂叶或掉叶,因而不宜推荐给初学者。插穗生根需要土壤有较高的温度。由于本种花仅开在新枝上,栽培时需通过修剪来促进分枝。

文献出处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4(10): 54.1883.

6.56 洛尔球兰 Hoya   lohe ri Kloppenb.

种 加 词 “loheri”来源于本种的发现者A.Loher的姓氏。种中文名是发现者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洛黑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倒披针形,柄长约0.6 cm,叶长4.5~6.5 cm,叶宽1~1.5 cm,先端微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5~30朵,冠幅3~6.5 cm;花反卷,直径约0.5 cm,花冠红褐色;副花冠红褐色,缘略带黄色,直径约0.4 cm。花期5~6、8~9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洛尔球兰有特别的卷叶,常向上直立生长;花小而优美,是适宜的家庭盆栽植物。栽培时需充足的光照,主要在夏季开花。

文献出处 Fraterna 1991(3), Philipp.Hoya Sp.Suppl.: 3.1991.

6.57 麦吉利弗雷球兰 Hoya macgillivrayi F.M.Bailey

种 加 词 “macgillivrayi”是英国情报官员Frederick M.Bailey(1882—1967)为纪念本种的发现者、澳大利亚博物学家、医生和鸟类学家William D.K.Macgillivray(1867—1933)而命名的。种中文名取自本种发现者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麦季理斐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2~4 cm,叶长9~16 cm,叶宽4~7 cm,先端凸尖形,基部心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8~16朵,直径3~5 cm;花平展,直径约9.5 cm;花冠红色,基部联合,副花冠红色,直径约2.2 cm。花期3~6月。

地理分布 澳大利亚。

备 注 麦吉利弗雷球兰是球兰属中大型的种类,要多年才开花。本种最大的特点是有球兰属中最大的花。本种也有很多园艺品种,如‘凯利郎河昆士兰’麦吉利弗雷球兰(H.macgillivrayi ‘Langkelly Creek Qld’)、‘露兜河昆士兰’麦吉利弗雷球兰(H.macgillivrayi‘Pandanus Creek Qld’)、‘雨林’麦吉利弗雷球兰(H.archblodiana ‘Rain Forest’)。

文献出处 Queensland Agricultural Journal 1: 190.1914.

6.58 红花球兰 Hoya megalaster Warb.

种 加 词 “megalaster”意为“大的星形”。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茎。叶对生,肉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5~3 cm,叶长13~16 cm,叶宽7~8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5~8朵,直径6~8 cm;花杯状,直径约2.5 cm;花冠红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1.1 cm。花期11月。

地理分布 新几内亚岛。

备 注 红花球兰有带光泽的大型叶片和鲜艳的红色花朵,比较引人注目。本种易生根和栽培。

文献出处 Repert.Spec.Nov.Regni Veg.3: 343.1907.

6.59 美丽球兰 Hoya melifl ua Merr.

异 名 Stapelia melifl ua Blanco

种 加 词 “melifl ua”意为“花蜜”。种中文名取自种加词的音译,同时本种的花也特别漂亮。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椭圆形,柄长1~1.5 cm,叶长10~12 cm,叶宽4~6 cm,全缘。球状伞形花序,着生花20~32朵,冠幅5~6 cm;花反卷,直径约1.7 cm;花冠粉色,被毛;副花冠浅粉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8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美丽球兰的茎较粗,在种植过程中需慢慢引导,避免折断。本种叶片厚、多汁,开花有规律但不频繁。

文献出处 Species Blancoanae 318.1918.

6.60 小花球兰 Hoya micrantha Hook.f.

种 加 词 “micratha”意为“小花”。种中文名取自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硬革质,绿色,被毛;叶椭圆形,柄长1~1.5 cm,叶长7~9 cm,叶宽3~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不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花28~34朵,冠幅4~6 cm;花反卷,被毛,直径约1.0 cm;花冠淡粉红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4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缅甸(丹那沙林和丹老地区)。

文献出处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4(10): 55.1883.

6.61 僧帽球兰 Hoya mitrata Kerr

种 加 词 “mitrata”意为“戴头巾的”“包头巾的”,是指本种的花奇特,花瓣反折后就像僧人头上戴的帽子。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硬,深绿色,有银色斑纹;叶椭圆形,有点反折,柄长0.5~1 cm,叶长7~8 cm,叶宽3~4 cm,先端凸尖,基部圆形。伞形花序,顶端平,直立,着生花8~12朵,直径5~7 cm;花反折,直径约2.2 cm;花冠白色,先端黄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1 cm。花期6月。

地理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文献出处 Hooker's Icon.Pl.35: t.3406.1940.

6.62 棉德岛球兰 Hoya mindorensis Schltr.

种 加 词 “mindorensis”意为本种最初发现于菲律宾中部的mindoro(民都洛岛,旧称棉德岛)。种中文名取自地名的中文旧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5~2.5 cm,叶长11~15 cm,叶宽4~5 cm,先端锐形,基部楔形,全缘;网状脉。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50~64朵,冠幅6~7 cm;花反折,有毛,直径约2 cm;花冠红色;副花冠红色,中央白色,直径约0.9 cm。花期2、7、9月。花有温和的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棉德岛球兰有让人惊艳的花朵,是很好的家庭盆栽植物。繁殖和栽培较易,适宜种植在温暖的环境里。本种与红副冠球兰有相似之处,但叶和花明显不同,而且棉德岛球兰开花更容易。本种园艺品种较多,如‘杏黄’棉德岛球兰(H.mindorensis‘Abricot’)、‘淡黄’棉德岛球兰(H.mindorensis‘Lite Yellow’)、‘和平’棉德岛球兰(H.mindorensis ‘Peache’)、‘紫星’棉德岛球兰(H.mindorensis ‘Purple Star’)等。

文献出处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1(Suppl.): 303.1906.

6.63‘迷你贝拉’球兰 Hoya ‘Minibelle’

Hoya ‘Minibelle’是舍菲尔德球兰(H.shepherdii)和球兰的杂交品种。品种名‘Minibelle’由首位栽培者以他的妻子Minibelle Hummel的名来命名,而中文名取自他妻子名的音译。它还有一个姊妹品种‘Shepherdell’。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深绿色,有斑点;叶线形,柄长0.8~1 cm,叶长9~11 cm,叶宽1~2 cm,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4~18朵,冠幅4~5.5 cm;花平展,直径约1.7 cm;花冠粉色,被毛;副花冠白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8 cm。花期5、7、11月。花有弱香味。

备 注 ‘迷你贝拉’球兰是栽培杂交品种,花遗传了球兰的特性,而叶片遗传了舍菲尔德球兰的特性。本品种容易栽培,是极佳的家庭盆栽植物。

6.64 蜂出巢 Hoya multifl ora Blume

异 名 Centrostemma multifl ora (Blume) Decaisne;C.platypetalum Merrill.

种 加 词 “multiflora”由“multi-”和“flora”组成,意为“多花的”。种中文名称来自Flora of China。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纸质,深绿色;叶披针形,柄长1.5~2.5 cm,叶长10~14 cm,叶宽4~7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8~32朵,冠幅10~12 cm;花反折,直径约0.6 cm;花冠浅黄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5 cm。花期1~2、5~7、10~11月。花有强烈香味,并有花蜜。

地理分布 中国(广西和云南)、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蜂出巢在资料中也被称为“流星球兰”“彗星球兰”“多花球兰”。本种在分类上还有争议,有人建议单独建蜂出巢属(Centrostemma),因其与球兰属其他物种有明显的区别,但此处仍将其归入球兰属。本种是一种美丽的盆栽植物,直立性强,易栽培,全年开花,扦插繁殖也容易,可推荐给初学者。如果种植在半遮阴的环境下,需要经常修剪以促进分枝,进而促进开花。

文献出处 Catalogus Gewassen Buitenzorg 49.1823.

6.65 诺曼球兰 Hoya naumannii Schltr.

种 加 词 “naumannii”来源于发现者Carl F.Naumann。本种是Naumann于1873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岛发现的,德国植物学家Rudolf Schlechter于1908年为纪念他的发现而命名。种中文名是发现者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瑙珉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倒卵形,柄长1.7~2.7 cm,叶长11~13 cm,叶宽6~7 cm,先端凸尖,基部心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8~12朵,冠幅6~7 cm;花平展,直径约2.1 cm;花冠白色,中央粉红色;副花冠白色,中央淡粉红色,直径约0.9 cm。花期3~5月。

地理分布 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岛)。

文献出处 Botanische Jahrbücher für Systematik, Pflanzengeschichte und Pflanzengeographie 40(Beibl.92): 15.1908.

6.66 新赫布里底球兰 Hoya neoebudica Guillaumin

种 加 词 “neoebudica”意为“新赫布里底(New Hebrides)的”,为该地名的拉丁化形容词形式,指该种模式标本产于新赫布里底群岛(即今瓦努阿图)。种中文名取自命名时的地名,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新波迪卡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浅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 cm,叶长6~11 cm,叶宽2~4 cm,先端渐尖,基部锐形,脉显著。球状伞形花序,花8~12朵,冠幅4~5 cm;花反折,直径1.4 cm,花冠杏黄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粉色,直径1.2 cm。花期5~6月。

地理分布 瓦努阿图。

文献出处 Bull.Mus.Natl.Hist.Nat.1937, Ser.II.ix.294.

6.67 尼克尔森球兰 Hoya nicholsoniae F.Muell.

种 加 词 “nicholsoniae”来源于19世纪英国的男爵夫人Carol Nicholson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男爵夫人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茎。叶对生,硬,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5~1.5 cm,叶长7~10 cm,叶宽4~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有花16~20朵,直径4~6 cm;花反折,直径约1.3 cm;花冠黄绿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6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澳大利亚。

备 注 尼克尔森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秋水仙球兰”。对于本种一直存在争议,因其在销售时常作为铁草鞋(H.pottsii)的异名,但也有人认为两者不是同一个种。铁草鞋是中国原产种,除花冠外无毛,花冠白色,副花冠中央红色,但尼克尔森球兰明显与上述描述不同。

文献出处 Fragmenta Phytographiae Australiae (Mueller) 5(38): 159.1866.

6.68 钱叶球兰 Hoya nummularioides Constantin

种 加 词 “nummularioides”意思是“像盘座壳属(nummularia)一样”,是指本种小而圆的叶片像货币一样。种中文名取自叶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被短柔毛,绿色;叶卵形,柄长0.3~0.5 cm,叶长3~4 cm,叶宽2~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有花10~18朵,直径2~4 cm;花平展,被柔毛,直径约0.7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4 cm。花期11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老挝、柬埔寨。

文献出处 Fl.Indo-Chine [P.H.Lecomte et al.] 4: 129.1912.

6.69 镜叶球兰 Hoya obovata Decne.

种 加 词 “obovata”意为“相反”或“倒转”。种中文名取自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厚肉质,浅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5~2 cm,叶长6.5~9 cm,叶宽6~8.5 cm,先端凹形,基部楔形,全缘。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8~24朵,冠幅5~6 cm;花反折,直径约1.6 cm;花冠白色,被绒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7 cm。花期5~6、8、11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

备 注 镜叶球兰叶厚、多汁,花非常漂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种开花频繁,生长迅速,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供其生长,并在早期进行引导。扦插繁殖较容易。本种与凹叶球兰有点相似,区别主要在叶形和花上:本种的叶为椭圆形,不是心形,花也不像凹叶球兰那样产生花蜜。

文献出处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8: 635.1844.

6.70 暗昧球兰 Hoya obsc ura Elmer ex C.M.Burton

种 加 词 “obscura”意为“模糊的”。种中文名取种加词的意思,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抽象球兰”或“小棉球”。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1.8 cm,叶长8~9 cm,叶宽3~5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28~34朵,冠幅4~5 cm;花反卷,被毛,直径约0.8 cm;花冠粉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5 cm。花期4~5月。香味似蜂蜜、柠檬和薰衣草的混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本种由A.D.Elmer于1916年在菲律宾吕宋岛发现。本种易栽培,生长也较快。

文献出处 Hoyan 8(1): 15.1986.

6.71 卵叶球兰 Hoya ovalifolia Wight & Arn.

异 名 海南球兰(H.hainanensis Merr.in Philip.Journ.Sci.23: 263.1923).

种 加 词 “ovalifolia”意为“卵形的”。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取自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卵形至椭圆形,柄长0.5~1.5 cm,叶长8~12 cm,叶宽3~6 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楔形;叶脉显著。球状伞形花序,有花5~12朵;花平展,被毛,直径约1.2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直径0.8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中国(云南)、印度、尼泊尔、缅甸。

文献出处 Contributions to the Botany of India 37.1834.

6.72 粗蔓球兰 Hoya pac hyclada Kerr

种 加 词 “pachyclada”意为“粗的枝条”。种中文名取自该种的茎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茎粗大。叶对生,肉质,深绿色;叶倒卵形,柄长1~2 cm,长6.5~9 cm,叶宽4~6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三出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8~32朵,冠幅5~6 cm;花反折,直径约1.1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8 cm。花期4~5、7~8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缅甸、泰国。

备 注 粗蔓球兰叶厚,肉质,开花繁密;适应性强,扦插繁殖容易,养护也简单,可推荐给初学者。本种园艺品种有‘阿波达杰斯’粗蔓球兰(H.pachyclada ‘Apodagis’)、‘红副冠’粗蔓球兰(H.pachyclada‘Red Corona’)、粗蔓寄生球兰杂交种 [EPC-141](H.pachyclada×H.parasitica [EPC-141])。

文献出处 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Kew 1939: 462.1939.

6.73 巴东球兰 Hoya padangensis Schltr.

异 名 H.uncinta Teijsmann & Binnendijk

种 加 词 “padangensis”意为本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西苏门答腊省首府巴东。种中文名取自地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1.5 cm,长8~11 cm,宽3~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6~20朵,冠幅4~5 cm;花平展,反卷,直径约1.4 cm;花冠粉色,先端棕色;副花冠浅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6~7月。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

文献出处 Beihefte zum Botanischen Centralblatt 34(2): 15.1916.

6.74 琴叶球兰 Hoya pandurata Tsiang

种 加 词 “pandurata”意为“提琴形的”,是指本种的叶片有点像提琴。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也是取自叶形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叶对生,厚纸质,绿色;叶提琴形或长圆形,柄长0.5~1 cm,叶长8~11 cm,宽2~3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8~12朵,直径3~5 cm;花反折,直径约1.4 cm;花冠黄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8月。

地理分布 中国(云南)。

文献出处 Sunyatsenia 4: 125.1939.

6.75 寄生球兰 Hoya parasitica Wall.ex Wight

种 加 词 “parasitica”意为“寄生的”。种中文名取自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9~1.2 cm,叶长7~8 cm,宽6~7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网状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6~24朵,冠幅3.5~5 cm;花反折,直径约1.3 cm;花冠白色,边缘淡绿色;副花冠白色,中央粉色,直径约0.7 cm。花期5月。花有香味,夜间更强烈。

地理分布 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备 注 寄生球兰园艺品种比较多,有‘花叶’寄生球兰(H.parasitica ‘Variegata’)、‘银边’寄生球兰(H.parasitica ‘Albo-marginata’)、‘巴真’寄生球兰[AP1153](H.parasitica‘Prachinburi’[AP1153])、‘昌谷’寄生球兰(H.parasitica ‘Koh Chang’)、寄生球兰[绿色](H.parasitica [Green])、寄生球兰[粉色1141](H.parasitica [Pink 1141])、寄生球兰 [老挝 AP1154](H.parasitica [Laos AP1154])等。本种易栽培,适合初学者。

文献出处 Contributions to the Botany of India 37.1834.

6.76 毛花球兰 Hoya parvifl ora Wight

种 加 词 “parvifl ora”意为“小花的”。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硬,绿色,带银色斑纹;叶披针形,柄长0.6~1 cm,叶长3.5~6.5 cm,宽1~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28~36朵,直径4~7 cm;花反卷,直径约0.6 cm;花冠淡粉色,被白色长柔毛;副花冠粉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3 cm。花期1月。花香味强烈。

地理分布 缅甸、泰国。

备 注 毛花球兰叶形和花都很漂亮,是较好的家庭盆栽植物,容易扦插和栽培。

文献出处 Contributions to the Botany of India 37.1834.

6.77 碗花球兰 Hoya patella Schltr.

种 加 词 “patella”意为“盘状的”或“碗状的”,指本种的花形状像碗或盘。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绿色,有疏毛;叶椭圆形,柄长0.5~1 cm,叶长7~10 cm,宽2~4 cm,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不明显。着生花1~2朵,腋生;花杯状,直径约3.5 cm;花冠粉色,副花冠红色。花期9月。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文献出处 Bot.Jahrb.Syst.50(1): 132.1913.

6.78 帕兹球兰 Hoya paziae Kloppenb.

种 加 词 “paziae”来源于本种命名人Dale Kloppenburg的妻子Paz Kloppenburg,命名人以此来纪念她。种中文名是她的名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巴兹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硬,绿色;叶椭圆形,柄长1~2 cm,叶长5~8 cm,叶宽2~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新叶红色。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6~10朵,冠幅5~8 cm;花平展,直径约2 cm;花冠白色,被柔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5 cm。花期1、7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文献出处 Fraterna 1(3), Philipp.Hoya Sp.Suppl.: VI.1990.

6.79 多脉球兰 Hoya polyneura Hook.f.

种 加 词 “polyneura”意为“多脉的”。种中文名来自Flora of China,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卵形,柄长约0.4 cm,叶长8~10 cm,叶宽3~5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羽状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8~12朵,冠幅4~5 cm;花反折,直径约1.6 cm;花冠粉色;副花冠红褐色,直径约0.7 cm。花期5~6月。

地理分布 中国(云南和西藏)、印度、缅甸。

文献出处 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 4(10): 54.1883.

6.80 猴王球兰Hoya praetorii Miq.

种 加 词 “praetorii”来源于植物收集者Christiaan F.E.Praetorius(1799—1846)的姓氏,荷兰植物学家Friedrich A.W.Miquel(1811—1871)为纪念他的发现而命名。种中文名因其花冠被毛似猴脸而得名。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型。叶对生,革质,深绿色;叶椭圆形,柄长0.8~1 cm,叶长9~12 cm,叶宽4~5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羽状脉。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8~12朵,冠幅5~6.5 cm;花反折,被毛,直径约2.2 cm;花冠橙色,被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0.8 cm。花期5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备 注 猴王球兰与棉毛球兰形态相似,也较难栽培,喜更多水分和营养。

文献出处 Flora van Nederlandsch Indië 2: 526.1857.

6.81 假滨海球兰Hoya pseudolittoralis C.Norman

种 加 词 “pseudolittoralis”是“pseudo”和“littoralis”的组合,其中“pseudo”是“假”或“伪”之意,“littoralis”意为“滨海的”。种中文名取种加词的意思,但在资料中也被误写为“卫滨海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边缘红色;叶椭圆形,柄长0.6~0.8 cm,叶长7~10 cm,叶宽3~5 cm,先端凸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5~7朵,冠幅3~4.5 cm;花平展,被毛,直径约1.2 cm;花冠白色;副花冠淡粉色,中央粉色,直径约0.6 cm。花期4~5月。

地理分布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文献出处 Brittonia 2: 328.1937.

6.82 多毛球兰Hoya pubera Blume

种 加 词 “pubera”意为“多毛的”。种中文名取自本种多毛的特征,但在资料中也被音译为“浦北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叶对生,肉质,绿色;叶卵形,柄长0.4~0.6 cm,叶长2~3 cm,叶宽1~1.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0~16朵,冠幅1~2 cm;花反卷,被毛,直径约0.6 cm;花冠黄色;副花冠黄色,中央红色,直径约0.3 cm。花期5月。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文献出处 Bijdragen tot de Flora van Nederlandsch Indie 16: 1065.1826-1827.

6.83 ‘红巴顿’毛萼球兰 Hoya pubicalyx Merr.‘Red Button’

种 加 词 “pubicalyx”意为“花萼多毛”。种中文名取自花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略有白斑;叶披针形,柄长1.5~2.5 cm,叶长11~16 cm,叶宽3~4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28~44朵,冠幅7~9 cm;花平展,直径约2.1 cm;花冠红褐色,被毛;副花冠红色,直径约1.1 cm。花期5~6、9~11月。花有香味。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毛萼球兰的园艺品种丰富,有‘丛林花园’毛萼球兰(H.pubicalyx ‘Jungle Garden’)、‘粉红银’毛萼球兰(H.pubicalyx‘Pink Silver’)、‘皇家夏威夷紫色’毛萼球兰(H.pubicalyx ‘Royal Hawaiian Purple’)、‘银光’毛萼球兰(H.pubicalyx ‘Silver Sheen’)、‘黑龙’毛萼球兰(H.pubicalyx ‘Black Dragon’)等。本品种花美丽,繁殖和栽培较容易。

文献出处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13: 331.1918.

6.84 紫花球兰Hoya purpureo-fusca Hook.

异 名 H.cinnamomifolia Hook.var.purpureofusca (Hook.) Kloppenb.Fraterna 14(1): 12.2001.

种 加 词 “purpureo-fusca”意为“紫褐色”。种中文名取自种加词的意思。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2~3 cm,叶长10~14 cm,叶宽4~6 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基出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2~16朵,冠幅4~5 cm;花反折,直径约1.5 cm;花冠紫色;副花冠深紫色,直径约1.0 cm。花期5~6、10月。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备 注 紫花球兰植株比较高大,生长迅速,容易栽培和扦插,但所需空间较大。

文献出处 Botanical Magazine t.4520.1850.

6.85 五脉球兰Hoya quinquenervia Warb.

种 加 词 “quinquenervia”意为“五脉的”。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椭圆形,柄长2~3 cm,叶长8~13 cm,宽5~7 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五出脉,明显。球状伞形花序,着生花18~32朵,花序直径3~5 cm;花平展,直径约1.2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5 cm。花期7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文献出处 Fragmenta Florae Philippinae 1: 132.1904.

6.86 断叶球兰Hoya retusa Dalzell

种 加 词 “retusa”意为“有凹口的圆形叶顶端”。种中文名取自叶片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簇生,绿色;叶线形至披针形,叶长约5 cm,宽约0.5 cm,先端缺刻,基部楔形。花常1朵,偶2朵;花平展,直径约1.3 cm;花冠白色,副花冠紫红色。花期10~12月。

地理分布 印度。

备 注 断叶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赤血”。它是球兰属中一个奇特的种类,叶片几乎都生长在一起,花序上花较少,通常1朵。容易栽培和养护。本种开花图片由黄尔峰提供。

文献出处 Hooker's J.Bot.Kew Gard.Misc.4: 294.1852.

6.87 假叶球兰Hoya ruscifolia Decne.

种 加 词 “ruscifolia”意为“类似假叶树属(Ruscus)的叶片”。种中文名取自加词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缘略带紫色;叶椭圆形,柄长0.2~0.4 cm,叶长2~3 cm,叶宽1~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20~34朵,冠幅4~6 m;花反卷,直径约0.5 cm;花冠红色;副花冠红色,直径0.3 cm。花期2、5~6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假叶球兰为小型球兰属植物,生长健壮,易栽培和结实。

文献出处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 8: 639.1844.

6.88 斑印球兰Hoya sigillatis T.Green

种 加 词 “sigillatis”意为“小的银色斑点”。种中文名取自叶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肉质,红褐色,有银斑;叶披针形,柄长0.6~1 cm,叶长6~8 cm,叶宽1~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10~14朵,冠幅3.5~4.5 cm;花反卷,直径约0.9 cm;花冠杏黄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6 cm。花期4~5、8月。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沙巴州)。

备 注 斑印球兰株型小而紧凑,无花时也可以欣赏叶片,栽培较容易。

文献出处 Fraterna 17(3): 2 (-4; figs.).2004.

6.89 棒叶球兰 Hoya spartioides (Benth.) Kloppenb.

种 加 词 “spartioides”由“spartium”和“oides”组合而成,其中Spartium是鹰爪豆属的属名,“oides”意为“像……一样”,表示本种绿色的花梗类似于鹰爪豆属的茎干。种中文名取自花梗的特征。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直立。叶长约2 cm,宽约1 cm,但叶片存在时间很短,很难被人看到。伞形花序,着生花3朵;花平展,边缘被毛,直径约1 cm;花冠橙色;副花冠白色,直径约0.4 cm。花期6~7月。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部分)。

备 注 棒叶球兰的花梗与球兰属的其他种类不同,曾被考虑放在滑藤属(Absolmsia)下。本种所表现的绿色茎干其实是花梗,叶片仅在幼苗才有,很多人都没见过叶片,而且花开仅1夜。栽培较难,适宜小盆且高湿和半阴的环境。插条生根需很长时间和一定的土壤温度,介质的渗水性要好,建议采用兰花栽培介质的混合物。

文献出处 Fraterna 14(2): 8.2001.

6.90 曾氏球兰Hoya tsangii C.M.Burton

种 加 词 “tsangii”来源于澳大利亚植物收集家Peter Tsang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悬垂型。叶对生,革质,绿色;叶披针形,柄长1~2 cm,叶长5~12 cm,宽1~2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脉不明显。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10~15朵,冠幅4~6 cm;花反卷,直径约0.7 cm;花冠黄色;副花冠黄色,直径约0.5 cm,能产生花蜜。花期1、11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曾氏球兰在资料中也被称为“砂糖球兰”“潵球兰”。本种以前被称为H.odetteae,最初由Odette Cumming和David Cumming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发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所谓H.tsangii与本种不同,叶片更小,花红色,应是Hoya sp.DS-70(球兰属内尚未被正式命名、只有收藏者的收藏编号的种类)。本种非常美丽,株型紧凑,能耐受变化的环境,容易生根和栽培。

文献出处 Hoyan 9(4: 2):1.1988.

6.91 瓦耶球兰Hoya wayetii Kloppenb.

种 加 词 “wayetii”来源于本种的模式标本采集者、菲律宾人Maximo Wayet的姓氏,命名人以此来纪念他。种中文名取自该采集者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威特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多汁,内卷,绿色,边缘深绿色;叶披针形,柄长0.5~1.5 cm,叶长5~15 cm,叶宽1~3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端平,腋生,着生花18~24朵;花反卷,直径约0.9 cm;花冠深红色,被毛;副花冠红色,有花蜜。花期6~7月。

地理分布 菲律宾。

备 注 瓦耶球兰经常与肯特球兰混淆,但本种叶片深翻卷,而且花更大。本种植株小,叶片漂亮,两色,无花时也非常吸引人,而深红色的花朵可在夏天频繁开放。插条需一些时间才能生根,在养护时要避免过湿的环境。

文献出处 Fraterna 1993(2): 10.

6.92 韦曼球兰Hoya waymaniae Kloppenb.

种 加 词 “waymaniae”来源于球兰培育者Ann Wayman的姓氏。种中文名是该姓氏的音译,但在资料中也被称为“威曼尼球兰”。

主要特征 常绿肉质藤本,攀缘型。叶对生,革质,绿色,有红色斑块,叶缘波状;叶椭圆形,柄长2~3 cm,叶长6~12 cm,叶宽2~7 cm,先端钝形,基部楔形;主侧脉明显。伞形花序,腋生,着生花12~20朵;花反卷,直径约0.9 cm,被毛;花冠橘黄色,副花冠红褐色。花期5月。花有橘子的气味。

地理分布 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部分)。

备 注 韦曼球兰最明显的特点是总花梗非常长,最长纪录达30 cm。本种扦插易生根,但开花不频繁。如果在全阳下生长,它的叶片颜色会更红,因而更漂亮。

文献出处 Fraterna 1995(2): 8-9.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